一、工伤鉴定下来怎么赔偿的
工伤鉴定下来后,赔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医疗费,按照实际发生的医疗费用进行赔偿,包括挂号费、诊疗费、药费、住院费等。其次是停工留薪期工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再者是伤残津贴,如果评定为伤残等级,根据伤残等级按月发放相应的伤残津贴。还有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按照伤残等级对应的标准一次性支付。如果因工死亡,其近亲属可获得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具体的赔偿金额需根据工伤职工的实际情况和当地的相关标准来确定。
二、工伤鉴定需要去哪个部门
工伤鉴定通常需要前往当地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该委员会负责组织和实施工伤职工的劳动能力鉴定工作,以确定工伤职工的伤残程度等相关事宜。一般来说,各地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都设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下属的相关部门或机构。在进行工伤鉴定时,需要按照规定的程序提交相关的申请材料,包括工伤认定决定书、病历资料、影像学检查报告等。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会根据这些材料以及对工伤职工的现场检查等,进行综合评定,最终出具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申请人应按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要求,配合完成鉴定工作的各个环节,以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三、工伤怎么申请工伤赔偿
申请工伤赔偿需以下步骤:首先,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如果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其次,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收到工伤认定申请后,会在15日内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出具《认定工伤决定书》或者《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
最后,职工认定为工伤后,需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以确定伤残等级。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根据鉴定结果,按照相关规定计算工伤赔偿数额,向用人单位或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赔偿。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工伤鉴定下来怎么赔偿的啊
●工伤鉴定下来以后如何赔偿
●工伤鉴定结果下来后,怎么申请赔偿
●工伤鉴定后怎么赔钱
●工伤鉴定下来了怎么样才能拿到赔偿款
●工伤鉴定后应该怎么赔付
●工伤鉴定出来后,赔偿流程
●工伤鉴定下来以后如何赔偿
●工伤鉴定下来之后应该怎么办?
●工伤鉴定后能拿到哪些赔偿金
●工伤鉴定需要去哪个部门申请
●工伤鉴定去哪个部门申请是自己住址还是事发地
●工伤鉴定去哪个部门认定?需要什么材料
●工伤鉴定去哪个部门预约呢
●工伤鉴定需要去什么部门
●做工伤鉴定去哪个部门哪个工作单位
●工伤鉴定要到什么地方去鉴定
●工伤鉴定找哪
●工伤鉴定需要找哪些部门
●工伤鉴定需要到哪个部门申请
来源:中国法院网-工伤怎么申请工伤赔偿,工伤怎样申请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