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请求履行房屋买卖合同是否有时效
请求履行房屋买卖合同存在时效限制。具体分析如下:
从诉讼时效角度来看,一般适用三年的普通诉讼时效规定。根据相关法律,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在房屋买卖合同中,如果一方未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如未按时交房、未办理产权过户等,另一方知道或应当知道该违约行为发生时,就开始起算诉讼时效。
不过,存在诉讼时效中断、中止等特殊情形。例如,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等情况会导致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而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等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此外,从除斥期间角度,可能存在撤销权等形成权的除斥期间,与请求履行合同的时效问题也需结合具体情况考量。
二、哪些情形会导致房地产买卖合同无效
房地产买卖合同无效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例如卖方故意隐瞒房屋已抵押的事实,欺骗买方签订购买合同,且该行为损害了国家利益时,合同无效。
(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比如买卖双方为逃避债务,恶意串通签订虚假的房屋买卖合同,将房屋过户以转移财产,损害债权人利益,此合同无效。
(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例如表面是房屋买卖,实际是为了非法转移资金等非法目的而签订的合同。
(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如在一些特定区域,为了公共利益限制房屋买卖,违反规定签订的合同无效。
(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例如,未取得预售许可的开发商销售商品房签订的买卖合同无效。
总之,在房地产交易中,买卖双方应确保合同的签订符合法律规定,避免出现合同无效的情形。
三、签二手房买卖合同需要带什么证件
签订二手房买卖合同,买卖双方所需携带的证件有所不同:
卖方需携带以下证件:
1. 身份证件。若卖方为自然人,需提供身份证;若为法人或其他组织,需提供营业执照副本、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等。
2. 房屋产权证书。这是证明房屋所有权的重要凭证,用以确认卖方对房屋的合法处分权。
3. 婚姻状况证明。已婚的需提供结婚证,离异的需提供离婚证或法院判决书等,以确定房屋产权是否存在共有情况。
买方需携带的证件主要有:
1. 身份证件。与卖方要求类似,自然人提供身份证,法人或其他组织提供相应证照及身份证明。
2. 购房资格证明。部分地区实行限购政策,买方需提供符合当地购房政策的相关证明材料,如社保缴纳证明、纳税证明等。
此外,若有委托代理人代为签订合同的情况,还需提供经过公证的授权委托书及代理人的身份证件。签订合同前,应确保证件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以保障交易的顺利进行。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房屋买卖合同诉讼请求
●请求继续履行购房合同
●要求继续履行房屋买卖合同的诉状
●请求对方履行合同
●请求履行合同的诉讼如何计算
●请求确认房屋买卖协议无效诉状
●请求履行合同义务
●请求继续履行购房合同
●请求履行协议案由
●房屋买卖合同强制履行
●哪些情形会导致房地产买卖合同无效呢
●什么情况房屋买卖合同无效
●房地产买卖合同无效的情形及处理原则
●房地产合同无效的情形
●房地产纠纷无效买卖合同的处理
●房屋买卖合同怎样会导致无效
●什么情况下房产合同无效
●哪些房屋买卖合同无效案例
●什么样房屋买卖合同无效
●什么情况购房合同无效
来源:头条-签二手房买卖合同需要带什么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