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对试用期有什么限制
法律对试用期有以下几方面限制:
其一,试用期期限限制。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其二,试用期次数限制。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即便劳动者离职后再次入职该用人单位,也不得再次约定试用期。
其三,试用期工资限制。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其四,试用期约定合同类型限制。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不得约定试用期。这些限制旨在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稳定。
二、试用期期间可以走吗
试用期期间劳动者可以离职。具体分析如下: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享有辞职权。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这里的通知,既可以是书面形式,也可以是口头形式,但为避免后续纠纷,建议尽量采用书面形式。
通知用人单位后,劳动者需按照用人单位的相关规定,完成工作交接等手续。在试用期内,劳动者有权自主决定是否继续在该单位工作,如果觉得工作不适合自己或者有其他合理原因,都可以依法提出离职申请。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劳动者有离职的权利,但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不得擅自离岗,给用人单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若因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三、试用期能随意定吗
试用期不能随意定,相关规定有明确限制:
一是期限限制。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二是次数限制。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即便劳动者离职后再次入职该用人单位,也不得再次约定试用期。
三是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不能单独签订试用期合同,若只约定试用期,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
用人单位若违反试用期相关规定,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比如支付赔偿金等。因此,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应严格遵循法律规定来约定试用期。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法律对试用期有什么限制规定
●法律对试用期的规定有哪些
●法律关于试用期期限是如何规定的
●国家法律对试用期的限制
●法律规定试用期是多长时间
●试用期 法律
●法律试用期最长不超过几个月
●法律对试用期的规定有哪些
●试用期的法律意义
●法律对试用期的规定
●试用期期间可以走吗?
●试用期内可以走吗
●试用期期间可以直接走吗
●试用期能走人吗
●试用期内是不是随时可以走
●试用期期间可以随意走人么
●试用期可不可以直接走
●试用期能直接走吗
●试用期能不能直接走人
●试用期员工可以走吗
来源:中国法院网-试用期能随意定吗,试用期可以随便辞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