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劳务合同后能不能申请工伤,员工试用期出现工伤如何规避责任

劳动纠纷 编辑:舒安依

一、签订劳务合同后能不能申请工伤

签订劳务合同后能否申请工伤,需分情况看待。

若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的是劳务关系,而非劳动关系,一般不能申请工伤认定。工伤认定的前提通常是存在劳动关系,由劳动行政部门依据劳动关系相关规定进行认定。劳务关系中,劳动者因工作受伤,不适用工伤认定程序。

但如果虽签订的是劳务合同,但经审查,实际双方符合劳动关系的特征,如劳动者接受用人单位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工作、工作内容属于用人单位业务组成部分等,这种情况下可认定存在事实劳动关系。此时劳动者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就可以依法申请工伤认定,按工伤程序主张相应权益。

所以,签订劳务合同后不能简单判定能否申请工伤,关键在于确定双方实际法律关系的性质。

二、员工试用期出现工伤如何规避责任

企业无法规避员工试用期工伤的责任。按照法律规定,只要员工与用人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无论是否处于试用期,用人单位都需承担相应责任。

首先,用人单位有义务在事故发生后及时送员工就医,并向相关部门报告工伤情况。这不仅关乎员工的生命健康,也是法定要求。

其次,用人单位需承担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范围之外的费用。例如,停工留薪期的工资福利待遇应按正常出勤标准支付;若构成伤残,还需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

再者,依法为员工缴纳工伤保险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若未缴纳,原本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费用将全部由用人单位承担。

企业应重视员工权益保障,依法履行义务,积极应对工伤事故,而非寻求规避责任。这既能保障员工权益,也有助于维护企业的正常运营和社会形象。违法规避责任的行为,不仅会面临法律制裁,还可能引发劳动纠纷,给企业带来更大损失。

三、工伤调岗后不适应能申请换岗吗

工伤职工调岗后不适应,通常是可以申请换岗的。

从法律角度看,用人单位有义务保障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工伤职工因身体原因导致对新岗位不适应,这是合理情形。根据相关劳动法律法规,用人单位应根据职工的身体状况合理安排工作岗位。

一方面,职工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换岗申请。职工应及时、明确地向用人单位说明自身因工伤导致无法适应当前岗位的具体情况,如身体机能受限无法完成岗位的特定任务等,并以书面形式提出换岗诉求,同时留存相关凭证。

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在接到申请后,有责任进行审查和处理。若职工的情况属实,用人单位应结合单位实际岗位设置,考虑为职工再次调整到合适的岗位。若用人单位拒绝合理换岗申请,职工可通过劳动监察投诉、劳动仲裁等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劳动仲裁机构或法院会综合考量职工工伤情况、岗位要求等因素,判定用人单位是否应进行换岗调整。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签订劳务合同后能不能申请工伤认定

签订劳务合同后能不能申请工伤赔偿

签订劳务合同可以申请工伤吗

签订劳务合同后能不能申请工伤保险

签劳务合同出了工伤都有哪些赔偿?

劳务合同能申请工伤吗

签订了劳务合同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吗

签订劳务合同后能不能申请工伤赔偿

签订劳务协议后发生工伤

签订劳务合同可以认定工伤吗

员工试用期出现工伤如何规避责任呢

员工试用期出现工伤怎么办

试用期员工工伤需要担责吗

员工试用期内工伤赔偿

试用期间工伤如何解决

试用期期间发生工伤

员工试用期发生工伤怎么赔偿

员工试用期内发生工伤,公司怎么赔偿

员工试用期发生工伤

员工试用期内出现工伤

来源:临律-工伤调岗后不适应能申请换岗吗,因工伤调岗位还享受以前待遇吗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