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怎么生法律效益,劳动合同过期多久起诉无效

合同纠纷 编辑:潘俊

一、劳动合同怎么生法律效益

劳动合同产生法律效力需满足以下条件:

一是主体合法。即签订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必须具备法定的主体资格。用人单位必须是依法注册登记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或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劳动者必须达到法定就业年龄,具备劳动能力和就业资格。

二是内容合法。劳动合同的各项条款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违反国家强制性规定。例如,劳动报酬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安排应符合法律要求等。

三是形式合法。劳动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非全日制用工可以订立口头协议,但也需符合相关规定。

四是意思表示真实。签订劳动合同必须是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的体现,不存在欺诈、胁迫、乘人之危等情形。

只有同时满足上述条件,劳动合同才具有法律效力,对双方当事人均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各自的义务。

二、劳动合同过期多久起诉无效

劳动合同过期后,若涉及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一般不是直接起诉,而是先经过劳动仲裁程序,对仲裁裁决不服的,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常见情况:

一是如果劳动合同到期后,用人单位未续签且继续用工,劳动者主张双倍工资等权益的,应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一年内申请仲裁。例如用人单位一直未与劳动者签订新合同,从第二个月起劳动者就应知晓其权利受侵害,此时开始计算时效。

二是如果因劳动合同到期终止产生经济补偿等争议,同样适用一年仲裁时效。比如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经济补偿却未支付,劳动者应及时主张权利。

需注意,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一年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三、可否申请劳动合同无效

可以申请劳动合同无效,但需要满足法定情形。

一是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例如,劳动者提供虚假学历证明骗取用人单位录用,或者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劳动者签订明显不公平的合同条款。

二是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比如,在合同中约定劳动者发生工伤,用人单位不承担任何赔偿责任,此类条款无效。

三是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像约定的工作时间严重超过法定标准,或者约定的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等。

申请确认劳动合同无效,可通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进行。一般需要提供相关证据来证明存在上述无效情形。一旦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自始就没有法律约束力,双方应按照法律规定处理相关权益问题,如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支付相应报酬。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劳动合同怎么才具有法律效力

劳动合同怎样才有法律效益

劳动合同怎么有效

劳动合同如何才能生效

劳动合同怎样的才合法

劳动合同怎样签才具有法律效应

劳动合同如何才有效

劳动合同怎样才有法律效益

劳动合同怎么合法

劳动合同如何

劳动合同过期多久起诉无效呢

劳动合同到期多久不能起诉

劳动合同过期多久有赔偿

劳动合同到期后多久不续签可以起诉

劳动合同过期多久需要续签

劳动合同 过期

劳动合同过期了还有用吗

劳动合同到期后还有法律效果吗

劳动合同期限过了 合法吗?

劳动合同超期怎么办

来源:中国法院网-可否申请劳动合同无效,劳动合同无效可以直接起诉吗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