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伤的定义和范围认定条件
工伤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或者与职业活动有关的活动时所遭受的不良因素的伤害和职业病伤害。
工伤范围认定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这是最常见的情况,例如在工作过程中操作机器受伤等。
2. 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比如上班前准备工作设备或者下班后清理工作场地时受伤。
3.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像保安在制止不法行为时遭受伤害。
4. 患职业病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经法定机构认定为职业病的属于工伤。
5. 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二、非工伤脑出血可以得到赔偿吗
非工伤脑出血是否能得到赔偿,需要分情况来看。
(一)如果存在侵权行为导致脑出血,可获得赔偿。
1. 例如他人的故意伤害行为造成脑出血,伤害者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护理费、误工费、残疾赔偿金(如果造成残疾)、精神损害抚慰金等相关费用。
2. 若因交通事故等意外事件中他人过错导致脑出血,由事故责任方承担赔偿责任。
(二)自身疾病但有医疗保险等情况。
1. 如果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符合医保报销范围的医疗费用可以通过医保报销一部分,减轻医疗负担。
2. 如果购买了商业医疗保险,根据保险合同条款,可能会对治疗脑出血的费用进行赔付。
(三)没有上述情况,单纯自身突发疾病且无其他责任方时,无法从侵权赔偿角度得到赔偿,只能自行承担医疗费用等相关支出。
三、工伤鉴定完后还要多久赔偿能下来
工伤鉴定完成后,赔偿下来的时间没有一个固定的统一标准,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一)如果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缴纳了工伤保险
1. 一般情况下,在工伤鉴定结果出来后的15天到60天内,工伤保险经办机构会完成赔偿款的审核与支付。这期间需要用人单位提交相关的材料,例如工伤认定决定书、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书等,如果材料齐全且符合要求,流程会相对较快。
2. 但如果存在对鉴定结果有争议、材料不完整或者需要进一步调查核实等特殊情况,这个时间就会延长。例如,对劳动能力鉴定结论有异议,可能需要进行复查鉴定,这就会导致赔偿时间往后推迟。
(二)如果用人单位未为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
1. 赔偿责任由用人单位自行承担,这时候赔偿时间取决于用人单位的态度和财务状况。有些用人单位可能会积极协商赔偿,在较短时间内(可能一个月左右)与劳动者达成赔偿协议并支付赔偿款;但也有些用人单位可能会拖延、推诿,劳动者可能需要通过劳动仲裁或者诉讼途径来索要赔偿,这样整个赔偿过程可能需要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工伤的定义和范围认定条件是什么
●1—10级伤残鉴定标准
●不能认定工伤八种情形
●什么情况下才算工伤
●工伤的定义和范围认定条件有哪些
●工伤的定义标准是什么
●工伤的认定标准
●1—10级伤残鉴定标准
●工伤范围及如何界定的
●工伤认定范围与标准
●非工伤脑出血可以得到赔偿吗,给公司带来麻烦怎么算
●非工伤脑出血可以得到赔偿吗多少钱
●非工伤脑出血可以得到赔偿吗知乎
●脑出血一旦清醒就意味着什么
●脑出血保守后21天就走了
●突发脑出血老板有责任吗
●脑出血一般赔偿多少
●非工伤脑溢血单位赔偿
●非工作时间脑溢血算工伤吗?
●非工作期间脑溢血赔偿
来源:临律-工伤鉴定完后还要多久赔偿能下来,10级伤残赔偿价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