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伤医疗期可以辞职吗
工伤医疗期内,职工可以辞职,但需谨慎考虑相关后果。
一方面,从法律规定看,职工享有辞职的权利。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即便处于工伤医疗期,该权利也并未被剥夺,职工若确实有辞职意愿,可依法定程序提出辞职申请。
另一方面,辞职可能带来不利影响。在工伤医疗期内,职工可享受停工留薪期工资福利待遇、工伤医疗待遇等一系列权益。若此时辞职,后续可能面临一些风险。比如,部分工伤待遇可能需要用人单位配合申领,辞职后与单位关系解除,可能在待遇申领等方面遇到阻碍;并且辞职后若未找到新的工作,可能会影响自身的经济收入和生活保障。
因此,工伤医疗期内职工虽可辞职,但应综合权衡自身情况和利弊后再做决定。
二、工伤不可以恢复离职怎么赔偿
工伤后无法恢复且离职的情况,赔偿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其一,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根据劳动能力鉴定确定的伤残等级,按照相应的月数乘以本人工资来计算。比如一级伤残为27个月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等。
其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职工因工伤离职时,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具体标准由各省级人民政府规定,通常会根据伤残等级和当地平均工资等因素确定支付月数。
其三,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也是依据伤残等级和当地规定来确定支付标准。一般而言,伤残等级越高,支付月数越多。
此外,如果工伤职工还需要生活护理,根据生活自理障碍程度,按照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由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若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则相关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三、因工伤主动辞职还能领失业金吗
因工伤主动辞职不能领取失业金。失业金的领取需要满足一定的法定条件。
其一,按照规定参加失业保险,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照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这是领取失业金的基本前提条件之一,确保失业人员在失业前有一定的失业保险缴费积累。
其二,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比如劳动合同期满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包括用人单位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等法定情形;被用人单位辞退、除名、开除等。而主动辞职显然不符合“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这一条件。
其三,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失业人员需要到相关部门进行失业登记,表明自己有重新就业的意愿和需求。
因工伤主动辞职属于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关系,不满足领取失业金的法定条件,所以不能领取失业金。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工伤医疗期可以辞职吗
●工伤医疗期可以辞职吗怎么办
●工伤医疗期结束单位可辞退员工吗
●工伤医疗期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吗
●工伤医疗期间
●工伤医疗期能解除合同吗
●工伤医疗期内
●工伤医疗期可以辞职吗怎么办
●工伤医疗期内上班能补工资吗
●工伤医疗期后仍不能上班
●工伤还没完全恢复,可以拒绝上班吗
●工伤后,没恢复可以再休吗
●工伤后不能正常工作,公司能辞退吗
●工伤之后上班,但没有恢复好,可以要求调岗吗
●工伤不能继续工作怎么办
●员工工伤痊愈不回单位工作怎么办
●工伤没恢复好能做伤残鉴定吗
●工伤一直恢复不好
●工伤后不能正常工作怎么办
●工伤后不能工作怎么赔偿
来源:临律-因工伤主动辞职还能领失业金吗,工伤后主动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