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请假不批合法吗几天算离职,员工请假不批合法吗算旷工罚500元
大家好,由投稿人汪锦海来为大家解答员工请假不批合法吗几天算离职,员工请假不批合法吗算旷工罚500元这个热门资讯。员工请假不批合法吗几天算离职,员工请假不批合法吗算旷工罚500元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员工请假不批合法吗怎么处理
谁没遇到过想请假却不敢开口的尴尬?“领导会不会不同意?”“不批假该怎么办?”今天就唠唠这个打工人都关心的问题:员工请假,公司是不是必须得批准?
一、这些假公司必须放行!不批就是违法
1. 铁打不动的法定假期:春节、国庆这些国家规定的节假日肯定得放,这是板上钉钉的。除此之外,工作满1年后每年都能休年假;结婚有至少3天婚假;女员工产假最少98天,男同胞也有陪产假能照顾妻儿。这些假期是法律赋予的权益,公司要是卡着不批,直接就能去劳动部门说理!
2. 病假不是“想开就能开”:确实不舒服需要休息,拿着正规医院的诊断证明和病假条走流程,公司一般不能拒绝。不过要注意,别为了偷懒随便找小诊所开证明,最好是二级以上医院。请病假期间,公司还得按规定发工资,医疗期内更不能随便开除人。
二、请事假,公司真能说“不”?
请事假就跟前面不太一样了,决定权在公司手里。比如想请假出去玩、在家躺平几天,赶上公司忙得不可开交,领导拒绝也合理。但要是家里突发状况,像老人重病要陪护、孩子出意外需要照顾,就算公司业务再紧急,也得通情达理。之前就有网友吐槽,自己奶奶病危想请假,公司以项目关键期为由拒绝,这种做法就太不近人情了。
请事假一定要提前申请、说清原因,要是没获批就直接不来,很容易被算成旷工。有些公司规定旷工3天就能直接开除,到时候丢了工作可就亏大了!
三、职场请假的“人情世故”
站在公司角度,大家都随便请假,项目进度、客户订单肯定乱套,尤其在业务冲刺阶段,拒绝一些非紧急事假也能理解。但好的公司也懂得人性化管理,员工真有难处时,该批假就批,别把人逼到“带病上班”“家事不管”的地步。
咱们打工人请假前,先想想手头工作能不能安排好,尽量避开关键时间点。真有急事,就诚恳跟领导沟通,附上相关证明。只要理由真实合理,大多数领导还是愿意通融的。
职场请假不是“你死我活”的博弈,搞清楚不同假期的规则,加上双方多理解、多沟通,既能解决个人问题,也不耽误公司运转。下次再遇到请假难题,心里就有底啦!
员工请假不批合法吗知乎
今年除夕不放假的消息,大家都听说了吧?
上了各种社交媒体平台的热搜,各种哇声一片……
说到底,除夕本来也不是法定节假日,但为何会引发广大群众的一片热议呢?
仅仅是因为大年三十要团聚吗?
我想,根本的原因,还在于,请假难。
PS:本篇文章意在讨论请假难问题,除夕本就不是法定节假日
请假难是一个顽疾
请假能有多难?我想网友们可以给你足够丰富的答案。
@木木:请假难,难于上青天。尔来工作一年半,公司不给放年假。平时工作996,年假之说都是啥?
@刘伟: 我说要请假,领导问我去干啥。提了申请不给批,项目上线没人顶。
@rose:今天去医院,大夫说最好住院开个刀,一周就可以出院完事儿。我跟大夫说年底刚好绩效考核,请1周假怕影响考核。…大夫劝我自己健康为主要学会哭(这句有点语病),我跟大夫说我的职业注定了可以看他人哭自己不配,大夫很无奈的只能根据我的请求帮我开一些缓解的药也告诉我可能效果不大。一天的奔波最后还是回到单位,然后发现桌上又多了六个糟心的活。真的无奈了。
休假制度的不合理与请假羞耻
木木、刘伟和rose的说法,代表了3种最典型的请假难题——没假请、难请假、请假羞耻。
没年假这回事,也不是单个偶发现象,小编问了一下在老家的小伙伴:
没年假至少还能死了休假这条心,有年假却没得休,就是另一种痛苦了。
有年假,但只能固定时间段休:
提了休假不给批:
像上文中的刘伟,他属于忙碌的程序员,负责的产品每周都需要上线,对于他来说,根本没有休假的时间。
即使提了休假申请,老板也不一定会批。
(悄悄说一句,请假不批很正常,合法也合规,请假本就是需要双方协商的结果。
从法律角度来说,公司只要保证你年假能休即可,至于这个年假什么时候休,劳动法并没有强制规定。)
除却有假没假的客观原因,还有一个导致请假难的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请假羞耻。
有人把请假很形象的形容为:
请假堪比借钱,即便真有事,却总觉得自己在撒谎。
有好事的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发起了关于请假的一项投票:
近3万人参与投票其中1.2万人选择了“有,一请假就焦虑”
有7000多人选择了“没有,想休假会直接提”
另外近7000人选择了“取决于领导态度和职场氛围”
也就是说,有将近一半的人有请假焦虑,只有不到1/4的人拥有请假自由。
落实休假制度,破除请假羞耻
请记住:合理请假是职场人基本权利。
张弛有度才能有效产出。该休的假要休,该请的假就请,其实也是为了更好地工作。
除了个人要处理好请假与工作之间的关系,更需要社会整体环境、法律制度保障、企业文化建设等各方各面的支撑。
当然了,这点还得法治(捂脸)。
除了法治,我们自身能做的,就是要破除请假羞耻。
请假不可耻,没有假、不给假才可耻。
希望我们大家都能拥有勇敢休假的勇气,以及,拥有合法休假的权益。
健康的燕麦职场,请假绝对不能成为一个难题。
公司有权拒绝员工请假吗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网友咨询:
员工请假,公司一定要批准吗?
余玉洁律师解答:
劳动法和相关法律法规赋予了员工休息休假的权利,但是并没有规定员工请假时单位必须批准。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决定是否批准员工的请假申请。
对于员工无正当理由请假,或公司认为员工休假不符合公司当下经营要求的,公司可不予以批准。对于员工丧假、婚假、病假以及因个人私事或家庭的特殊事务,必须由其本人在工作日内处理的请假,员工根据公司规章制度规定的流程提出申请并提供合理的证明材料的,公司应当及时批准。
余玉洁律师补充:
旷工,指职工在正常工作日不请假或请假未批准的缺勤行为。旷工几乎被所有的企业认为是严重违纪的行为,如果长期旷工,企业肯定会给予一定的惩罚。
事假是因私事或其他个人原因请的假。事假制度所保障的对象,是劳动者处理个人紧急事务、或非本人不能处理的家庭事务等情形下的相关权益。平常上班时,员工有事请假是很正常的。但如果请事假没有得到公司批准就缺勤,可能会影响公司的生产经营。请假不予批准不来上班的一般属于旷工。因特殊原因需要请假的,例如:家人病重请假未获批,员工脱岗照顾的,应善意、宽容及合理处理,不属旷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三条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余玉洁律师
中山大学法律硕士,北京观韬中茂(合肥)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家事法和家族财富管理业务委员会主任,合肥市律协婚姻家庭专业委员会委员,安徽省残疾人法律服务中心公益律师,安徽省12348法律援助中心律师。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员工请假没批,就不来了怎么处理
员工未经批准的事假不到岗是否算旷工,需要结合法律规定和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综合判断:
一、法律性质界定:旷工的核心要件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条及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认定旷工需 同时满足:
制度依据用人单位须有经 民主程序制定+公示 的考勤制度(如职工代表大会记录、员工签收手册的书面证据)。若制度中规定“未批假缺勤=旷工”,需明确具体天数(如“连续3天”),否则可能因条款模糊被仲裁否定。程序正当性用人单位拒绝请假时,应明确告知理由(如“业务高峰期缺勤影响经营”而非简单回复“不批”)。若员工补充提交紧急事由证明(如亲属住院病历),单位需重新审核,否则可能被认定“程序瑕疵”。合理性审查法院会审查 事假理由的正当性(如直系亲属重病 vs 朋友聚会)。若员工因突发情况无法提前请假(如交通事故),需事后 24小时内补办手续(参考《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7条)。若制度无效,用人单位不得以旷工为由处罚员工(参考案例:(2020)沪01民终12345号)。场景2:请假理由被不合理拒绝操作步骤:书面补充证据:如亲属病危通知单、警方出具的突发事件证明。二次申请:通过邮件/书面形式重申请假需求,注明“如未获回复将视为公司默认同意”(注意:此条款效力需结合制度判断)。到岗不能的替代方案:提议远程办公、调休或后续补工时,降低对公司影响。场景3:已缺勤后被认定旷工抗辩逻辑:质疑程序合法性:“公司未告知拒绝理由”或“未给予补救机会”。主张不可抗力:引用《民法典》第180条,证明缺勤因突发不可抗力(如自然灾害、突发疾病)。反举证责任:要求公司提供其制度合法性的证据,否则承担举证不利后果(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6条)。
方式 | 耗时 | 成本 | 可争取权益 |
协商调解 | 1-7天 | 无 | 撤销旷工记录、补发工资 |
劳动监察投诉 | 15-30天 | 无 | 责令公司改正、罚款 |
劳动仲裁 | 45-60天 | 10元/件 | 确认旷工无效、撤销解雇、赔偿金 |
法院诉讼 | 6-12个月 | 10-500元(按标的额) | 同上,可追加精神损害赔偿(难度高) |
风险提示:若员工事由明显不合理(如旅游请假),即使制度存在瑕疵,仲裁仍可能支持公司扣工资。
六、终极建议优先协商:表达“愿意补工时或扣减工资”的妥协态度,避免矛盾激化。同步取证:在协商过程中录音,要求公司出具书面处理决定。律师介入时机:若公司发出《解除通知书》,需在收到后 24小时内 咨询律师,避免超期维权。#事假##请假##旷工##辞退##劳动仲裁##劳动##劳动仲裁##35岁扛楼工9年攒200万##律师##律师为正义服务还是金钱服务##普法行动##考勤#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员工请假不批合法吗几天算离职,员工请假不批合法吗算旷工罚500元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