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的危害性,计划生育的危害不可逆转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明研

计划生育的危害性,计划生育的危害不可逆转

大家好,由投稿人明研来为大家解答计划生育的危害性,计划生育的危害不可逆转这个热门资讯。计划生育的危害性,计划生育的危害不可逆转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计划生育的危害终于体现出来了

我国自1971年提出计划生育政策,到2016年放开二孩政策一共经历了四十五年。2021年更是允许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孩子。那么计划生育政策到底是利是弊呢?

计划生育实行的目的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但是也带来了太多的弊端。


计划生育的危害

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超低生育率会导致未来严重的养老危机,失独家庭将因独子死亡而老无所依。

二:独生子女政策将给社会增添大量的光棍,胎儿性别鉴定带来严重的性别比失衡,特别农村地区重男轻女思想严重。选择胎儿性别,导致多次打胎、引产,子宫受到伤害,生出来的孩子不健康。带来的后果就是年轻人口断层,男多女少,越来越多的年轻男性注定孤独终老。


三:计划生育政策导致城乡家庭“少子化”现象严重,造成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以家庭养老为主要模式的农村家庭,由于现行的养老金偏低,不能满足养老需求,特别是一些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形势更为严峻。

四: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加快了我国人口的迅速老龄化。与许多发达国家不同的是,发达国家是先富后老,而我国是未富先老。人口老龄化趋势使国家与企业、社会和家庭的负担日益加重,社会保障与福利费用支出不断加大。

计划生育的实行确实一定程度的能使人民快速脱贫,提高国民素质。但是持续的时间太长了,直接导致近两代人的男女比例失调。事实上即使不控制,人口也不会出现爆发式增长。因为随着时代的进步,各种避孕措施的出现,人们的优生意识也在不断加强。


计划生育的实行总体来看是一项失败的政策。即使现在全面放开生育政策,人口出生率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增长。越富的越不想多生育,想生育的却讨不到老婆。人口只会越来越少。至于这种现象会持续多久,我们不得而知。但中国的几千万光棍们注定成为这个时代的产物!

计划生育的危害有哪些

计划生育,即"一胎化"政策,是中国政府在1979年推出的一项政策措施,旨在控制人口增长,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它对中国社会和经济产生了许多影响,包括:

人口控制:计划生育政策在限制家庭生育数量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助于减少人口增长率。


经济增长:由于人口增长控制,计划生育政策有助于提高人均收入,改善生活水平,促进经济发展。

女性解放:计划生育政策促进了女性参与劳动力市场,提高了女性地位,有助于女性解放。

性别比例失衡: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人们选择性堕胎,导致男女性别比例失衡,成为当前中国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

老龄化问题:随着人口增长率的下降和寿命的延长,中国正面临着老龄化问题,这是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的人口结构变化。

家庭结构变化:计划生育政策导致家庭结构的变化,一些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导致孤独感增加。

社会负担:由于老龄化社会的影响,社会对养老院和医疗设施的需求增加,这对政府和社会造成了负担。

文化传统:计划生育政策打破了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导致了文化传统的改变。

虽然计划生育政策产生了许多影响,但是它在控制人口增长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现在,中国政府正在努力解决由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问题,例如,放宽生育政策以提高人口增长率。总的来说,计划生育政策对中国社会和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它的影响将在未来几十年内持续。


什么叫计划生育

当年的计划生育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我国人口的增长,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弊端。现在,这些问题和弊端已经开始显露出来,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解决。

首先,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了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的出生率大幅度下降,导致了人口结构的变化。现在,我国的老年人口数量越来越多,而劳动力和生育年龄人口数量却在减少,这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其次,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了男女比例失衡。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家庭更倾向于生育男孩,而忽视了女孩的价值和重要性。这样导致了男女比例失衡,一些地区的男女比例已经达到了严重失衡的程度。这不仅影响了社会稳定,也对女性的权益造成了损害。

最后,计划生育政策也给一些家庭带来了心理和经济上的压力。由于政策的限制,许多家庭只能生育一个孩子,这对于一些家庭来说是很难承受的。一些家庭为了生育男孩,甚至不惜进行人工流产和堕胎,这对于身体和心理健康都有很大的危害。

综上所述,当年的计划生育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人口增长,但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和弊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为我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生育计划

来源:杭州日报

“从这个片子可以清楚地看到你的半月板已经撕裂了。”宁波市第一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任甜甜指着磁共振片子向患者孙女士说明。

孙女士深深叹了口气,后悔不迭。过去的3个月,她为了能在夏天前找回腹肌和马甲线,每天跳绳5000个,结果生生“磨坏”了半月板...

为了拥有马甲线

她每天跳绳5000

孙女士今年32岁,是个二孩妈妈。和很多年轻女士一样,瘦一点,再瘦一点,是她孜孜不倦的追求。

身高160厘米的她,体重52千克,实在算不上胖。可是,由于生育过两个孩子的关系,孙女士肚子上还是有游泳圈,肉也是松松的不够紧实。她迫切希望,今年夏天能够重新拥有腹肌和马甲线。这样,穿短装上衣的视觉效果也更好。

今年上半年,由于疫情关系,健身房关关停停。她选择了简单易操作的塑身方式——跳绳。

2月份,她启动了跳绳计划。年过30岁,平时又缺乏运动,一开始,连续跳绳100个也难以做到。很快,她开始刷新自己的记录:500个、1000个、2000个……对美的追求,支撑着孙女士一再挑战自己的上限。很快,她完成了曾经完全不可能的事——每天跳绳5000个,分成2-3组高效完成。

膝盖频繁疼痛,一查半月板严重损伤

最终不得不接受手术

跳了近两个月后,孙女士喜忧参半。喜的是,体型开始有了可喜的变化,朝着自己满意的方向发展,肚子上的肉开始变得紧实。她觉得,熠熠生辉的马甲线和傲人的腹肌正冲自己招手。

忧的是,膝盖开始疼。有时候跳到2000个左右,膝盖开始酸痛。

“没有轻松的减肥,坚持就是胜利。”孙女士给自己打气,要继续坚持。后来,膝盖疼痛发作得越发频繁。有时候,不得不一天跳两三千个就收工。

到了5月,情况越发严重。不说跳绳,就连上下楼梯的时候,也觉得膝盖疼痛。她被家人搀扶着走进了骨科诊室。

患者右膝半月板因为高强度跳绳而损伤

任甜甜指着磁共振片子向孙女士解释,半月板是膝关节中的纤维软骨,就像是缓冲器,对膝关节的稳定和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3个多的高强度跳绳训练,让孙女士的半月板已经彻底“过劳损”。从程度上看,这已经是3度损伤,也是最严重的损伤,有了明确的手术指征。

任甜甜告诉孙女士,针对半月板撕裂,她有两个选择。一是保守治疗。前提是一定要减少剧烈运动,彻底告别跳绳、跑步等运动。另外,可以口服药物,做一些膝盖相关的抗阻训练。二是手术治疗。

考虑到自己年纪还很轻,孙女士最后决定接受半月板缝合手术。

这两年来

这类受伤病人猛增

“有个感受很明显,自从2020年疫情以来,骨科门诊中因为跳绳受伤的患者越来越多,几乎每次门诊都有跳绳受伤的患者。”任甜甜说,患者损伤类型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和孙女士一样膝关节损伤;一类是跟腱损伤。此外,也有一小部分患者由于跳绳导致足底筋膜炎、崴脚等。

任甜甜说,跳绳导致受伤,很少由动作不正确导致,基本都是强度过大导致。为了快速瘦身等目的,在很多社交平台上,每天跳绳3000个、5000个的经验之谈比比皆是。

任甜甜医生向一位跳绳导致半月板受伤的病人讲解病情

“我也有关注到,网上很多博主会图文记录自己每天跳绳几千个,两三个月的身材变化很明显。”任甜甜说,从幸存者效应看,这只是少部分人的变化,同样的经验很难复制到普通人群中。从骨科医生的角度看,这样的跳绳强度,无疑是在透支自己的身体。像刘女士的半月板,本来可以满足一辈子的正常运动,现在却被3个月超强度的运动损耗殆尽了。

跳绳还需量力而行

热身和拉伸不能少

跳绳作为锻炼和减肥的运动方式,对场地、技术要求都不高,很受欢迎。那么,怎么科学跳绳能做到锻炼和健康两全呢?任甜甜建议:

跳绳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热身动作,特别是在温度低的时候。热身形式不重要,慢走,原地小跑等都可以,时间一定要做够10分钟,以身体微微出汗为标准跳绳后,要及时做好拉伸,让肌肉放松开,这也是避免小腿越跳越粗的关键。

在跳绳过程中,目标不要定得太高。对大多数人来说,每天一两千个已经足够,3000个以上的负荷已经有些高了。更重要的是,要分组跳。以当天训练1000个跳绳为例,可以分成3-5组,每组之间休息3-5分钟。

最后要提醒大家的是,不管任何运动,切记四个字:量力而行!

来源:综合宁波晚报、甬上客户端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计划生育的危害性,计划生育的危害不可逆转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