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小林石油大学,吴小林的诗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华奕

吴小林石油大学,吴小林的诗

大家好,由投稿人华奕来为大家解答吴小林石油大学,吴小林的诗这个热门资讯。吴小林石油大学,吴小林的诗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吴小林 校长 报告

新京报快讯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2月4日,教育部人事司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宣布了教育部党组的任免决定,吴小林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长、党委副书记,张来斌不再担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长。教育部人事司、北京市委教育工委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吴小林,女,1963年7月生,1985年4月入党,1988年6月参加工作,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在职博士研究生毕业,教授。2003年3月任石油大学(北京)党委副书记,2005年1月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党委副书记,2011年4月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党委常委、副校长。

编辑 赵熹

来源:教育部网站

吴小林安徽省担保集团

2月4日,教育部人事司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宣布了教育部党组的任免决定,吴小林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长、党委副书记,张来斌不再担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长。教育部人事司、北京市委教育工委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吴小林,女,1963年7月生,1985年4月入党,1988年6月参加工作,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在职博士研究生毕业,教授。2003年3月任石油大学(北京)党委副书记,2005年1月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党委副书记,2011年4月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党委常委、副校长。

来源 教育部网站

编辑:高珊珊

流程编辑 吴越

吴小林简历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读创诵读”

—————————▼—————————

朗诵:赵玉(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主播)

http://image.netwin.cn/cms/2024/12/10-14-00-526036.mp3

点击小三角收听

是谁无事种芭蕉

作者:吴小林

亲,深夜十二点了,你还在写日记吗?写日记是你的习惯,不管一天多忙,多累,你总要写日记的。以前这个时候,我看到你的头像还亮着就问你,这么晚了不睡觉,在忙什么呢?你总是说,在写日记。我说,早点休息吧,不要熬夜,熬夜的人容易老,你这么漂亮的女人要保养哦。然后你就发两个表情符号过来,一个是害羞,一个是拥抱。

看到这两个表情符号,我总能踏实地睡觉。这样的夜晚很美。

有时几天不见你上线,我就打电话过来问你怎么不上网。那边传来银铃般的笑声,你说,太忙了,很忙啊。

你的声音很好听,我喜欢。我说。

你说,当然,这是中国好声音。

认识你很偶然。那天,我在一个网页看到一篇文章,很美,有点伤感,后面有你的QQ号码。于是,我加了你。

开始,我们都很客气,心有戒备,总是简单的几句问候。后来,我们熟悉了,变得无拘无束。你写了文章,第一时间发给我,让我提意见。我看到有趣的事,好笑的事,总是第一时间发给你,让你分享。

你告诉我,你离婚好几年了,现在与儿子相依相伴。

我说,我也离婚了,三年前就离了,现在与女儿一起生活。

我们惺惺相惜,两颗受过伤的心慢慢地靠拢。我们聊文学,聊家庭。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通过网络呈现出来。我知道你一天的忙碌,你也知道我一天的行踪。

我们视频吧。那天我说。

我很丑。你说。

我说,丑媳妇终要见公婆,你就掀开你神秘的面纱吧。

我点开了视频,你终于接了。

你比我想象的还要美,长发,戴着眼镜,丰满的身体。

自从见了你,我的心开始恋恋不舍。我认定你是上帝派到我身边来的天使,或者曾经你是我身上的一根肋骨。

你说你是一家快递公司的经理。由于人手不够,有时还要你亲自去送单。冬天雪雨交加,寒风刺骨。夏天高温酷暑,太阳像火一样的烧。

我说,你到我这里来吧,这是一个没有雪的城市,一年四季阳光灿烂,鲜花盛开。

你说,不敢。

我问你怕什么呢?你回答我的只是一个呲牙的表情符号。

有一天,你告诉我你从电动单车上摔了下来把脚摔伤了。我很心痛。我不在你身边,不能给你分担痛苦,只能在电话中安慰和问候。我恨摔伤的是你而不是我。

有一次,你问我,我们是什么关系。我说是情人,你说不是,我们最多是知己。我问,做我一生的情人好吗?你说,这很难。

我再也不能承受这无穷无尽的相思了。2012年的冬天,我一张火车票就来到了你的城市。由于火车晚点,你在车站出口等了好几个小时。

这个城市的寒冷超出了我的想象。我打了一个寒颤,你问,冷吗?我说,不冷,看到你我就温暖。

或许是感动,也许是你等了几个小时觉得受了委屈,你像一个孩子伏在我怀里。我看到了你无声的泪。

然而,这次旅行是失败的。你注定是我生命中的过客。你的父母不同意我们在一起,你的儿子也不愿意。因为我们相隔太远,无论是性格还是饮食习惯都不能融合在一起。“或许他就是一个骗子,在网上认识的人,你能信吗?”你的父亲说。

送我上车的时候,你递给我一把伞。你说,带着它,或许你能用得着。

我傻傻地想,虽然你的父母不同意,但只要我俩真心相爱,没有什么力量能阻止我们在一起。但我回来后的第二天收到你的信息:“我们不适合在一起,不要彼此打扰了,以后不再联系,祝你幸福。”

我赶紧打电话过去,你已经关机。我上网,你不在线。

我用手机发信息,在QQ上留言,你一概不回。一连几天都是这样。

我觉得我的人生已经到了慢长的黑夜,吃不香,睡不安。

一直到现在,我再也联系不上你。我想来看你,但我想了想还是作罢。因为如果我们真的缘分已尽,我再强求又有何用。

你QQ最后一条说说是:“是谁无事种芭蕉,朝也潇潇,晚也潇潇。”

我常常对着这条说说发呆。究竟是谁乱了你的情感世界?是我吗?亲。

【作者简介】吴小林,湖南邵阳人,邵阳市作协会员,深圳市作协会员,现居深圳龙华区。有作品在《工人日报》《农民日报》《长沙晚报》《长江日报》《诗词报》《佛山文艺》《三角洲》《湛江文学》《中国教育》《海外文摘》等报刊发表。

吴小林 湖南科技学院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读创诵读”

—————————▼—————————

朗诵:赵玉

点击小三角收听

三家塘的涟漪,我荡漾不尽的乡愁

作者:吴小林

家乡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第二年,父亲就把我家分到山岭上的那一分田改成了池塘。这分田离溪水远,灌溉靠雨水和柴油机抽水。父亲说为了一分田经常抬柴油机抽水,劳心劳力,不合算,干脆改成池塘算了。

春天,池塘里蓄满了水,父亲买了一些鱼苗放了下去,又栽了一些莲藕。傍晚收工的时候,我们一家人顺手割一把鱼草。鱼儿慢慢地长大。六七月,荷花盛开,鱼都躲在荷叶下面。客人来了,我们只要到荷叶下面去摸,就能摸到几条鱼。自己池塘里的鱼好吃,味道鲜美。有时,左邻右舍要我们卖一条鱼给他们,父亲说不卖,要吃鱼去我们那口大塘里去捞。

其实,我们还有一口大塘的。这口塘叫三家塘,以前不知是哪三家合伙开的,后来归了公。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口塘分给了我家和吴明堂、刘长春三家,是名副其实的三家塘。

这口塘有一亩多。岸边有两棵桃树,桃子成熟的时候,孩子们拿一根棍子爬到树上打桃子。桃子一个一个地往水里掉,打得差不多了,孩子们一个一个地往水里跳。他们在水里一阵摸索,然后钻出来,把头一甩,手高高地举起来,大声地喊:“我捡到了,我捡到了。”

女孩子们想吃桃子,但她们不敢爬树,也不敢去水里。有时,她们会狡黠地吓唬男孩们:“如果你们不给我们吃桃子,我们就回去告诉你们的爸爸妈妈,你们今天在池塘里洗澡。”

男孩子们的父母不希望他们的儿子整天泡在池塘里,一则怕他们在水里出事,另外怕他们忘记了去山上砍柴放牛。有时,孩子们贪玩,整天泡在水里。父母来到池塘边,抓一把泥巴往孩子们头上扔。孩子们一个扎猛子沉入水底,远远地从另一边上了岸。

夏天是最好的季节了。我们从田地里劳作回来,带着一身泥土。我们衣服也不脱,直接跳到池塘里。一股清凉漫过全身,我们忘记了疲劳,也洗去了衣服上的泥土。有时,我们围着池塘摸一圈田螺,回去的时候就有一顿美味佳肴。

每年快过年的时候,我们就把池塘挖一个口子,把水放出去。放得差不多了,我们就下去摸鱼。有时,地上还有残雪,我们也不怕冷。我们在池塘里摸鱼,岸上有人在指指点点,一会儿说这里有一条,一会儿又说那里有一条。我们刚碰上鱼,鱼“哗”地一声又从旁边溜走了。有时,一不小心,我们摔倒了,站在岸上的人哈哈大笑。我们那里有一句俗语:“捉鱼的没有看鱼的味。”这句话蕴含了深刻的哲理,除了说当事者迷旁观者清外,应该还有更深层次的内容。

从池塘里上来,我们烧一把稻草,据说稻草火能散寒。或者烧一锅开水,把脚慢慢地烫热。这时,有人来问鱼的价格。我们三个合伙人先把鱼分了,愿意卖的就卖,不愿意卖的就留给自己吃。

有一年涨大水,池塘里的鱼都走了。母亲整天唠叨,说要我们三家把塘坝加高一点,加宽一点,大家就是不听。父亲安慰母亲说,没关系的,不就是每家放了两百块钱的鱼吗?年底,我们每家还是能分得到两百块钱的鱼。母亲说,如果到时候没有鱼,我再骂你。

年底了,父亲到池塘里转了几圈,感到确实是没有鱼了。为了不挨骂,父亲拿两百块钱给吴存长,要吴存长对我母亲说,今年捞鱼就不要我一家动手了,两百块钱包给他了。吴存长照我父亲的话说了,我母亲当即表示同意。这年,池塘里的水全部放完了,仅仅只有一条不足三斤的鲤鱼。

母亲过意不去,说我们不能占别人的便宜,她把两百块钱退给吴存长,吴存长又退给了我父亲。那几天,我父亲笑眯眯的,吧着旱烟整天在池塘边转来转去。

我吃过最甜美的鱼是那年在同学艳子家里的鱼。那年,我与艳子都高考落榜。那几天,我很郁闷,决定去看看艳子。见到我,艳子一家人都很高兴。与艳子聊了一阵,我决定走了。艳子的父母不准我走,他们留我吃饭。已经到了田边了,艳子的父母一人堵一头,硬是把我拉了回去。艳子的父亲急忙去池塘里捞鱼,不一会儿,就捞回来了一条大草鱼。艳子的母亲在厨房里忙碌着,很快饭菜做好了。艳子的父亲陪我喝酒,艳子的母亲夹了一块鱼放到我碗里。我把鱼刺挑出来,慢慢地品尝鱼的味道。这是酸辣椒鱼,很合我的口味。我也不顾形象了,大快朵颐起来。

艳子的父亲问我以后有什么打算,是去复读,还是在家里种田。我说我家里穷,没有钱让我继续读书了。他安慰我说,只要诚诚恳恳,不管在哪里,都是有饭吃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临走的时候,艳子的伯母问艳子的母亲:“准备把这个小伙子做女婿吗?”艳子的母亲笑了笑说:“人家能看得上我家艳子么?”

艳子的父亲要艳子送送我。我与艳子走了很远,回头看,艳子的父母仍然站在池塘边,像两个守望家乡的稻草人。

故乡的池塘有太多的故事,要用我一生的时间去抒写。

有一年,媒人给我介绍对象,人家的父母嫌我家里穷。有人问我父亲:“小林相亲成了么?”父亲说:“鱼大了,池塘太小。”言下之意,大家都明白。

在我家乡,如果有人死了姑父,大家就说干鱼塘了;如果死了姑姑,就说干塘底了。

池塘是故乡的隐喻。它承载了太多的悲欢离合,寄托了我绵绵不绝的乡愁,给了我无限美好的想象。是我灵魂的家园。

【作者简介】吴小林,湖南邵阳人。广东省小小说学会会员,邵阳市作协会员,深圳市作协会员。1988年高中毕业后开始漂泊,现居深圳龙华区。有作品在《工人日报》《农民日报》《长沙晚报》《长江日报》《诗词报》《佛山文艺》《三角洲》《湛江文学》《中国教育》《海外文摘》《微型小说选刊》等报刊发表。

(本文图片摄影 赵玉)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吴小林石油大学,吴小林的诗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喜欢的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