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后未判刑怎么赔偿,主动投案还留置吗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褚岚

一、留置后未判刑怎么赔偿

留置是监察机关调查措施之一。如果被留置后未被判刑,目前并没有统一明确法定的赔偿规定。

从相关法律原理分析:

1. 监察机关依法进行留置是有法定依据和程序要求的。如果监察机关在留置过程中存在违法违规行为,例如超范围、超期限留置等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等合法权益的情况,被留置人可以通过合法途径申诉,要求监察机关纠正错误行为,并可要求对造成的损害进行补偿或者恢复名誉等,但这不是基于类似刑事赔偿的法定赔偿制度。

2. 目前法律体系更多关注的是在刑事诉讼中被错误逮捕、错误判决后的刑事赔偿问题。留置与刑事诉讼中的羁押等有联系也有区别,虽然在监察体制改革不断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对监察措施合法性监督以及权益保障的制度构建探讨,但尚未形成针对留置未判刑的专门赔偿制度。

二、主动投案还留置吗

主动投案后仍有可能被留置。

一方面,主动投案是一种积极的态度,在很多情况下这一情节会被视为从轻或减轻处罚的考量因素。但留置是监察机关调查措施中的一种,主要是为了便于调查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行为。

另一方面,即使主动投案,如果经过初步审查发现存在比较复杂的违法犯罪事实需要进一步深入调查,例如涉及的案件金额巨大、牵涉人员众多、证据收集存在困难等情况,为了保证调查的顺利进行,监察机关可以依法对投案人采取留置措施。

所以主动投案与是否留置并没有必然的互斥关系。

三、哪些证据才能留置案底

在中国并没有“留置案底”这种说法,准确表述应该是留有犯罪记录。

(一)刑事案件方面

1. 对于构成犯罪且经法院判决有罪的案件,刑事判决书就是最主要的证据留存依据。从立案侦查开始的各种证据,如物证(作案工具等)、书证(相关文件、记录等)、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例如法医鉴定、物证鉴定等)、勘验检查笔录、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等,这些证据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法院作出有罪判决后,就会形成犯罪记录。

2. 对于一些特殊的刑事处理,如检察机关作出的不起诉决定中,某些情况下(如相对不起诉)虽然没有经过法院判决,但也可能在司法机关内部留存相关案件信息作为特殊记录。

(二)治安案件方面

对于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行政处罚决定书就是主要依据。如公安机关调查过程中的当事人陈述、证人证言、监控视频等证据,经认定后作出处罚决定并会留存相关记录。但这种记录与刑事犯罪记录性质不同,它主要反映的是治安违法情况。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留置后未判刑怎么赔偿的

留置不判刑

留置后判刑的概率

留置人员没罪谁赔偿损失

留置后被判刑的,留置期算刑期吗?

留置后判刑应该怎么算天数

留置了一定要量刑吗

留置不判刑

留置人员没有罪能释放吗

留置后会被判刑吗

主动投案会被留置吗?

主动投案的可以保留职务吗

主动投案处置

主动投案后续处理程序

主动投案后是否采取强制措施

主动投案可以减轻多久

主动投案可以不判刑吗

主动投案会减刑吗

主动投案期限

主动投案被留置

来源:头条-哪些证据才能留置案底,留案底条件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