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动投案还留置吗
主动投案后仍有可能被留置。
一方面,主动投案是一种积极的态度,在很多情况下这一情节会被视为从轻或减轻处罚的考量因素。但留置是监察机关调查措施中的一种,主要是为了便于调查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行为。
另一方面,即使主动投案,如果经过初步审查发现存在比较复杂的违法犯罪事实需要进一步深入调查,例如涉及的案件金额巨大、牵涉人员众多、证据收集存在困难等情况,为了保证调查的顺利进行,监察机关可以依法对投案人采取留置措施。
所以主动投案与是否留置并没有必然的互斥关系。
二、留置证据有哪些
留置证据有多种类型:
1. 书证:比如合同文本、信件、票据等。这些书面文件能够直接证明相关事实,例如合同可以证明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票据能证明交易的金额与流向等。
2. 物证:如在侵权案件中的致害物等。如果是产品质量侵权,存在质量问题的产品本身就是物证,它能直观地反映出与案件相关的状况。
3. 视听资料:包括录音、录像等。例如在借贷纠纷中,双方关于借款协商的录音,可以明确双方的意思表示等相关事实。
4. 电子数据:像聊天记录、电子邮件等。在网络交易纠纷中,双方的网络聊天记录可以证实交易的具体情况,包括商品的规格、价格、交货时间等内容。
5. 证人证言:目睹事件发生过程的人的陈述。不过证人需要具备相应的作证能力且证言需符合真实性、关联性等要求。
三、留置后未判刑怎么赔偿
留置是监察机关调查措施之一。如果被留置后未被判刑,目前并没有统一明确法定的赔偿规定。
从相关法律原理分析:
1. 监察机关依法进行留置是有法定依据和程序要求的。如果监察机关在留置过程中存在违法违规行为,例如超范围、超期限留置等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等合法权益的情况,被留置人可以通过合法途径申诉,要求监察机关纠正错误行为,并可要求对造成的损害进行补偿或者恢复名誉等,但这不是基于类似刑事赔偿的法定赔偿制度。
2. 目前法律体系更多关注的是在刑事诉讼中被错误逮捕、错误判决后的刑事赔偿问题。留置与刑事诉讼中的羁押等有联系也有区别,虽然在监察体制改革不断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对监察措施合法性监督以及权益保障的制度构建探讨,但尚未形成针对留置未判刑的专门赔偿制度。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主动投案会被留置吗?
●主动投案的可以保留职务吗
●主动投案后续处理程序
●主动投案处置
●主动投案后是否采取强制措施
●主动投案可以减轻多久
●主动投案可以不判刑吗
●主动投案的可以保留职务吗
●主动投案期限
●主动投案被留置
●留置证据有哪些种类
●留置证据有哪些内容
●留置证据有哪些要求
●留置的证据一定是真实的吗
●留置的证据要件
●留置是有证据吗?
●留置前的证据要求
●留置证据不足怎么办
●留置案件什么意思
●留置案件办理流程
来源:临律-留置后未判刑怎么赔偿,留置后被判刑的,留置期算刑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