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样的事故属于医疗事故
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1. 医疗事故的主体必须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非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行为不构成医疗事故。
2.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必须有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的行为。这些行为包括但不限于误诊、漏诊、操作不当、用药错误等。
3. 必须是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行为存在过错,并且这种过错导致了患者的人身损害。如果是故意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不属于医疗事故,而是构成医疗侵权行为。
4. 医疗事故必须发生在医疗活动中,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对患者进行诊断、治疗、护理等医疗活动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如果是在医疗活动之外发生的事故,如患者在医院内因意外事故受伤等,不属于医疗事故。
二、当事人能提出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吗
当事人一般可以提出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当事人对医疗事故的认定存在争议时,有权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卫生行政部门接到申请后,会组织专家鉴定组进行鉴定。当事人可以提交相关的病历资料、检验报告等证据,以支持自己的主张。鉴定过程需要遵循法定的程序和标准,确保鉴定结果的客观、公正。如果当事人对鉴定结果不服,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申请再次鉴定。总之,当事人有权利通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来明确医疗行为是否构成医疗事故,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医疗期满经济补偿金怎么计算
医疗期满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式为: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同时,医疗期的长短根据劳动者的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确定。如果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什么样的事故属于医疗事故类型
●哪种算医疗事故
●什么才是医疗事故
●什么情况算是医疗事故
●哪些算医疗事故
●什么样的算医疗事故
●怎么样属于医疗事故
●哪种算医疗事故
●哪种属于医疗事故
●什么样的情况属于医疗事故?
●当事人能提出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吗为什么
●当事人对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有异议时可以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时双方当事人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不可以收取鉴定费用
●对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
●当事人对医疗事故鉴定有异议的可以
●在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中,当事人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具有唯一性吗
●当事人提交有关医疗事故鉴定材料
●医疗事故可以做司法鉴定吗
来源:头条-医疗期满经济补偿金怎么计算,医疗期经济补偿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