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工伤找劳动局吗
劳动工伤案件处理,首先需明确劳动局(现多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发生劳动工伤事故后,劳动者可按如下步骤操作:
1. 及时就医,确保自身得到妥善治疗,同时保留好所有与治疗相关的病历、诊断证明、检查报告等资料。
2. 向用人单位报告工伤情况,并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一般为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若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申请,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可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3.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根据提交的材料进行调查核实,作出工伤认定决定。若认定为工伤,再依据相关规定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确定伤残等级。
4. 最后,根据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结果,与用人单位协商工伤赔偿事宜;协商不成的,可通过劳动仲裁等法律途径解决,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劳动局在整个过程中负责工伤认定等关键环节,为保障劳动者权益提供支持与监督。
二、劳动工伤该如何赔偿
劳动工伤赔偿需遵循法定程序与标准。首先,要及时进行工伤认定,单位应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提出申请;单位未申请的,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可在1年内提出。认定为工伤后,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确定伤残等级。
赔偿项目主要包括:医疗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停工留薪期工资,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根据伤残等级按月支付,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85%等。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本人工资为基数,按伤残等级支付,如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此外,还有生活护理费、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具体赔偿数额根据伤残等级、本人工资、当地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等因素确定。职工与单位就赔偿事宜协商不成的,可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解决。
三、劳动局怎么工伤鉴定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或者停工留薪期满(含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延长期限),工伤职工或者其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
申请时需提交以下材料: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有效的诊断证明、按照医疗机构病历管理有关规定复印或者复制的检查、检验报告等完整病历材料、工伤职工的居民身份证或者社会保障卡等其他有效身份证明原件。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会从其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 3 名或者 5 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可以委托具备资格的医疗机构协助进行有关的诊断。
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 1 年后,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所在单位或者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可以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工伤找劳动局有用吗?
●工伤应该找劳动局哪个部门
●工伤去找劳动局老板会怎么样
●劳动工伤找什么部门
●工伤去劳动局告能赢吗
●工伤去劳动局怎么说
●工伤劳动局管不管
●工伤应该找劳动局哪个部门
●一般工伤走劳动局程序
●工伤找劳动局弄麻烦吗
●劳动工伤如何赔偿听讼
●劳动工伤怎么赔偿
●劳动工伤赔偿标准2021最新工伤赔偿标准
●劳动工伤赔偿法
●劳动者工伤有哪些补偿
●劳动工伤赔偿程序
●劳动工伤补偿有那些标准
●劳动工伤赔偿条款
●劳动工伤怎么解决
●劳动工伤赔偿金如何计算
来源:中国法院网-劳动局怎么工伤鉴定,劳动局工伤鉴定要用多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