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偿金需要缴纳个税吗,补偿金和赔偿金有什么区别
大家好,由投稿人舒清菲来为大家解答补偿金需要缴纳个税吗,补偿金和赔偿金有什么区别这个热门资讯。补偿金需要缴纳个税吗,补偿金和赔偿金有什么区别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补偿金计算方法最新
提问
读者来信
编辑您好!
我在某餐饮公司经营的食堂担任经理,在我工作的16个月中,公司制作的工资表显示,我的平均工资为5000元/月,除基本工资、岗位津贴等外,月工资组成中还包含了“经济补偿金”1167元。
后来,因公司经营的食堂到期终止,我跟公司解除了劳动关系。在劳动关系终止后,我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金,该餐饮公司却以在我平时的工资中体现了“经济补偿金”为由,拒绝支付。请问我还能要求公司支付经济补偿吗?
重庆 李先生
回答
为您释疑
李先生您好!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期满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标准(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您工作16个月应获1.5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经济补偿金是指劳动关系解除或终止时,由用人单位支付给劳动者的经济补偿费用,且通常应当一次性支付,不应提前预支或拆分发放。此举涉嫌变相降低正常工资标准,规避用人单位法定的支付经济补偿金等义务。用人单位将“经济补偿金”按月分摊至工资的做法不符合法律规定。
在法庭审理中,用人单位应当依法举证,证明工资构成的合理性。若用人单位无法证明“经济补偿金”项目的合法性与独立性,该部分金额可能被认定为工资组成部分,不影响法定经济补偿金的支付。若经仲裁机构审查确认,工资中的“经济补偿金”属于正常薪酬组成部分,则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反之,若仲裁机构经审理认定该款项确属预先支付的经济补偿,则需结合具体金额与法定标准判断该用人单位是否足额支付经济补偿金。
因此,建议您整理劳动合同、工资表等相关材料,重点标注“经济补偿金”项目发放记录,找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可持以上证据,依法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或劳动合同履行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特别提醒的是,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为一年,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算。
重庆伟盟律师事务所律师
陈卫东 蔡增针
工人日报 记者 李国
来源: 工人日报
补偿金是应发工资还是实发工资
一、离职补偿金与赔偿金的本质区别经济补偿金(N或N+1)性质:用人单位合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依法向劳动者支付的补偿。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46条、第47条。赔偿金(2N)性质: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需向劳动者支付的惩罚性赔偿。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87条。二、经济补偿金(N)的具体情形(一)用人单位需支付补偿金的情形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单位提出)双方协商一致解除,由单位主动提出时需支付N。劳动者单方解除(被迫辞职)单位存在过错,如未及时足额支付工资、未缴纳社保、强迫劳动等,劳动者据此辞职可主张N(《劳动合同法》第38条)。单位单方合法解除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或另行安排的工作(需支付N);劳动者不胜任工作,经培训或调岗后仍不胜任(需支付N);客观情况重大变化(如企业搬迁、业务调整),协商变更劳动合同未达成一致(需支付N)。经济性裁员企业依法进行经济性裁员时,需支付N。劳动合同终止劳动合同期满(单位不续签或降低条件导致劳动者不续签);用人单位被宣告破产、吊销执照、责令关闭等情形。(二)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式N的基数:离职前12个月平均工资(包括奖金、津贴等,但高于当地社平工资3倍的部分按3倍计算)。N的年限: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6个月以上不满1年按1年算;不满6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上限: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社平工资3倍的,补偿年限不超过12年。(三)N+1的情形适用条件:用人单位未提前30日通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第40条)。“1”的含义:额外支付1个月工资(代通知金)。三、赔偿金(2N)的具体情形(一)用人单位需支付赔偿金的情形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未依法履行解除程序(如未通知工会);解除理由不合法(如虚构员工严重违纪)。违法终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到期后,劳动者符合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条件但单位拒绝续签。(二)赔偿金的计算方式2N的基数:与经济补偿金计算方式相同。无年限上限:不适用社平工资3倍的限制。四、特殊情形与注意事项无需支付补偿金的情形劳动者主动辞职(非因单位过错);劳动者严重违反规章制度、被追究刑事责任等(《劳动合同法》第39条)。高薪劳动者的补偿限制月工资超过社平工资3倍的,经济补偿金按3倍计算,且年限不超过12年。补偿金与赔偿金不可兼得劳动者主张赔偿金后,不得再要求支付补偿金。五、劳动者维权途径(一)证据收集劳动合同、工资条、社保缴费记录;解除/终止劳动合同通知书(书面或录音、聊天记录);考勤记录、工作交接文件;单位违法行为的证据(如欠薪证明、未缴社保记录)。(二)法律程序协商:优先与单位沟通,明确主张补偿金或赔偿金。调解: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基层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劳动仲裁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时效: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1年内。诉讼:对仲裁结果不服,可在15日内向法院提起诉讼。(三)法律援助可向当地工会、法律援助中心申请免费法律帮助;委托专业劳动法律师代理案件。六、实务建议离职前慎重签字:避免签署“自愿放弃补偿”等不利文件。及时主张权利:仲裁时效为1年,逾期可能丧失胜诉权。税务优惠:经济补偿金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七、法律依据汇总《劳动合同法》第36-48条、第85条、第87条;《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25条、第27条;《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5条、第27条。以上内容可结合实际案例和本地司法实践进一步细化,帮助劳动者清晰理解权利边界与维权路径。
补偿金最多可以补多少个月
杭州某员工因企业克扣经济补偿金,3年追回14万元;北京某公司因混淆“应得工资”与“实发工资”被罚23万元。离职时经济补偿金究竟如何计算?哪些证据能确保一分不少?本文结合2025年最新判例与法规,拆解计算规则与维权陷阱。
一、哪些情形能主张经济补偿金?劳动者主动解除(企业存在过错):• 未足额支付工资(含加班费、奖金)
• 未缴纳社保、未提供劳动保护
• 规章制度违法损害权益(如强制无偿加班)企业单方解除: • 非过失性解除(医疗期满无法工作、裁员等)需支付N或N+1补偿
• 违法解除(如孕期辞退、未提前30天通知)需支付2N赔偿合同终止: • 固定期限合同到期不续签(非员工拒绝)
• 企业破产、吊销执照等二、经济补偿金计算标准:N、N+1、2N全解析基础公式:补偿金=月工资×工作年限(N)
• 月工资:离职前12个月应得工资的平均值,含奖金、津贴,不含加班费(北京、深圳等部分地区例外)
• 工作年限:每满1年计1个月,不足半年计0.5个月,超半年不足1年计1个月(如3年7个月=4个月)高收入者封顶规则: • 月工资超当地社平工资3倍(如2025年北京为35,850元)
• 补偿年限最高12年(例:月工资4万×12年=48万元)特殊情形计算: • N+1:企业未提前30天通知解除非过失员工(月工资×N+上月工资×1)
• 2N:违法解除时支付双倍补偿(月工资×2N)三、工资基数“避坑指南”:企业惯用4大套路拆分工资结构:合同写“基本工资5000元”,实际月收入1.5万元(按1.5万计算)混淆“应得”与“实发”:以税后工资计算(违法!需按税前应得工资计算)剔除奖金补贴:年终奖、绩效奖金必须计入(上海某案例支持计入十三薪)拖延举证:企业拒提供工资表时,可申请按银行流水推算四、三大特殊场景应对策略跨地区工作年限合并:非员工原因被集团调岗,原单位工龄累计计算分段计算规则:2008年前入职者,2008年前工龄按旧法计算(无封顶限制)最低工资兜底:月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标准(如2025年上海3560元),按最低标准计算五、四步维权法:从取证到强制执行证据固化: • 保留离职前12个月工资条、银行流水、个税记录
• 收集解除通知书、微信沟通记录(如HR口头承诺补偿金额)阶梯式沟通: • 第一步:发送《补偿金核算异议函》(附计算明细)
• 第二步:向工会或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企业需10日内回应)仲裁要点: • 主张“应得工资”计算基数(提供奖金发放凭证、社保缴费基数)
• 申请“赔偿金差额+50%额外赔偿”(企业恶意拖延时适用)时效把握: • 仲裁申请需在离职后1年内提出
• 社保补缴追诉期无限制(可追溯在职期间全部年限)
结语
经济补偿金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最后一道防线”。2025年税务、社保、银行数据全面联网后,企业违规操作将无处遁形。记住:
• 签字前核查离职协议中的“月工资”定义。
补偿金英文
“带家里人去饭店吃饭
没想到
却吃出一张餐巾纸!”
这是怎么一回事?
3月26日中午12时15分,张女士和爱人以及尚在哺乳期的女儿前往上海市黄浦区“广御点”日月光店就餐。“女儿刚生产完,正在坐月子。我们想带她出来,吃点清淡的东西,所以,就选择了这家餐厅。”张女士和丈夫在网络平台上下单订购了一份价值139元的“生蚝鸡煲套餐”。
香气扑鼻的砂锅煲刚端上桌,张女士的女儿立即品尝起来,然而在她将筷子伸入锅中,准备夹取鸡肉时,突然看到一张纸巾漂浮在汤水表面,张女士的女儿瞬间干呕起来。
张女士说,向商家反映问题后,领班经理表示可以给餐品“打折”,又改口称可以“免单”。更让张女士窝火的是,餐厅一名大厨在现场瞄了一眼后称“纸巾可能是顾客自己放进锅里的”。
张女士一家掏出随身携带的纸巾回应称,他们带的纸巾是母婴级产品,遇水即化;相反,锅子里捞出的餐巾纸却“久煮不烂”。
店家表示,如果消费者后续出现身体不适的状况,门店愿意陪同就医,或报销相关医药费。
3月26日下午,记者向“广御点”门店核实情况,领班经理表示确有此事,并且经门店排查,后厨以及门店工作人员并未携带纸巾,至于餐巾纸“煮不烂”,可能是因为锅里有油。
随后
张女士向警方报案
并将相关情况
反馈给市场监管部门
相关部门介入调查
那么
究竟是怎么回事?
最新消息:反转来了!
记者从上海市场监管部门了解到
经调阅现场录像
该纸巾为消费者使用汤勺时
不慎将纸巾带进锅内
目前,双方已和解
此前赔付的钱款
顾客已主动退还商家
3月26日,有媒体报道称,在广御点(日月光店)有消费者在生蚝鸡煲菜品中吃出纸巾,市场监管部门立即组织属地市场监管部门进行核查。
经查,3月26日中午,消费者一行三人到店消费,用餐中称在生蚝鸡煲中吃出纸巾并要求退餐费与赔偿,双方因事实无法还原双方各执一词,消费者报警,打浦桥派出所民警进行现场调解。经调解,商家向消费者赔偿1390元。
下午3点,商家通过调阅现场录像,查见菜品内的纸巾为消费者使用汤勺过程中不慎将纸巾带进锅内,再次报警后派出所民警现场查看监控后联系消费者。消费者一行三人于下午4点30分左右,返回商家经营场所,表示误会,并将赔偿的1390元全部返还商家。
3月27日上午,市场监管部门在全国12315平台查见相关投诉,联系消费者,消费者表示该事件中的纸巾是自己误操作带进锅内的,表达撤诉请求,终止调解。
食品安全无小事
对商家来说
日常应该做好对隐患的排查
对消费者来说
在事实没有完全搞清楚前
不妨更冷静、客观些
先配合监管部门调查清楚
综合:新民晚报、新闻坊、话匣子、信息时报、广州日报
来源: 大河报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补偿金需要缴纳个税吗,补偿金和赔偿金有什么区别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