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化利率4%,一年1万利息多少,年化利率7.2%怎么算利息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章欣梦

年化利率4%,一年1万利息多少,年化利率7.2%怎么算利息

大家好,由投稿人章欣梦来为大家解答年化利率4%,一年1万利息多少,年化利率7.2%怎么算利息这个热门资讯。年化利率4%,一年1万利息多少,年化利率7.2%怎么算利息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年化利率计算器

来源:【厦门日报】

信用卡现金分期“卷”起来了,最低年化利率仅2.76%,比消费贷还低。这意味着,市民用于装修、旅游、教育等大额消费,通过信用卡现金分期可享更低成本的资金周转。

不过业内人士提醒,低息背后,需警惕过度负债风险。

调查

年化利率最低2.76% 但并非人人可享

近期,多家银行信用卡中心针对现金分期业务推出限时折扣活动,部分产品分期手续费率低至1.7折,折算发现,年化利率已降至3%以下,最低2.76%。

其中,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的现金分期业务优惠幅度相对较大。记者登录招商银行信用卡“掌上生活”App发现,该行“e招贷”产品针对12期及以上的分期推出“限时1.7折”专属优惠。优惠后,12期和24期分期还款折算年化利率分别为2.76%、2.79%。中信银行的优惠力度同样可观,该行“借现金”业务针对一年期及以上分期执行“限时1.9折”利息优惠,折算后,12期与24期分期还款的年化利率分别为3.09%和3.19%。

其他银行也同步推出了现金分期业务优惠。如中国银行某款产品针对公务员等特定客群,利率低至2.88%;平安银行新客户首笔现金分期利率优惠至3%,叠加积分抵扣可低至2.76%。

不过,上述低于3%的利率水平并非人人可享。市民沈女士跟黄先生是同一家银行的持卡人,两人申请到的折扣却不一样。沈女士的利息折扣是2.1折,而黄先生是2.5折,对应24期的折算年化利率分别为3.45%、4.11%。为什么会这样?该银行信用卡客服回复记者:“并非所有用户都能获得最低的分期利息折扣,系统会根据用户整体的资金状态和用卡情况等综合评估。”

分析

采取“以量补价”策略 吸引客群缓解压力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分析,多家银行近期推出现金分期业务低息优惠,主要动因在于规避消费贷利率监管约束。由于现金分期业务隶属信用卡业务条线,暂未纳入3%的年化利率下限管制。

在此背景下,部分银行采取“以量补价”策略,通过显著降低分期利率吸引客群,在合规框架下扩大零售信贷规模,以业务增量弥补利差收窄带来的盈利压力。

提醒

理性选择分期

警惕套现风险

尽管当前银行推出了颇有吸引力的费率折扣,但持卡人仍应理性消费。记者了解到,目前,大部分银行的信用卡现金分期办理后通常不可撤销,持卡人若提前还款仍需支付剩余利息,或支付提前还款违约金。还需要提醒的是,持卡人在使用信用卡现金分期款项时,应用于日常个人或家庭消费,不得用于个人投资理财、经营资金周转、房地产等用途。

业内人士提醒:“信用卡现金分期和消费贷在本质上都属于个人信用贷款,尽管现金消费分期能暂时缓解资金紧张情况,优惠活动降低了贷款成本,但持卡人仍需理性消费,警惕过度负债的风险。”

低利率引发的信用卡套现风险同样值得警惕。业内人士指出,信用卡套现看似是“空手套白狼”,实则是损害个人信用的行为。一旦被银行监测到套现行为,其所持有的信用卡将被降额、封卡处理,甚至影响到个人征信记录,未来房贷、车贷等业务申请都将受到限制。如果存在金额较大的恶意套现行为,将被追究刑事责任,依照刑法以信用卡诈骗罪定罪处罚。

名词解释

信用卡现金分期业务:指持卡人可将信用卡中一定额度的资金转入本人本行借记卡中使用,按照约定分期偿还,并支付一定利息。通常而言,多数银行分期期数支持3期、6期、9期、12期、18期、24期,最长不超过2年。

(厦门晚报记者 张诗)

本文来自【厦门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年化利率的计算公式

  信用卡现金分期“卷”起来了,最低年化利率仅2.76%,比消费贷还低。这意味着,市民用于装修、旅游、教育等大额消费,通过信用卡现金分期可享更低成本的资金周转。

  不过业内人士提醒,低息背后,需警惕过度负债风险。

调查

  年化利率最低2.76% 但并非人人可享

  近期,多家银行信用卡中心针对现金分期业务推出限时折扣活动,部分产品分期手续费率低至1.7折,折算发现,年化利率已降至3%以下,最低2.76%。

  其中,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的现金分期业务优惠幅度相对较大。记者登录招商银行信用卡“掌上生活”App发现,该行“e招贷”产品针对12期及以上的分期推出“限时1.7折”专属优惠。优惠后,12期和24期分期还款折算年化利率分别为2.76%、2.79%。中信银行的优惠力度同样可观,该行“借现金”业务针对一年期及以上分期执行“限时1.9折”利息优惠,折算后,12期与24期分期还款的年化利率分别为3.09%和3.19%。

  其他银行也同步推出了现金分期业务优惠。如中国银行某款产品针对公务员等特定客群,利率低至2.88%;平安银行新客户首笔现金分期利率优惠至3%,叠加积分抵扣可低至2.76%。

  不过,上述低于3%的利率水平并非人人可享。市民沈女士跟黄先生是同一家银行的持卡人,两人申请到的折扣却不一样。沈女士的利息折扣是2.1折,而黄先生是2.5折,对应24期的折算年化利率分别为3.45%、4.11%。为什么会这样?该银行信用卡客服回复记者:“并非所有用户都能获得最低的分期利息折扣,系统会根据用户整体的资金状态和用卡情况等综合评估。”

分析

  采取“以量补价”策略 吸引客群缓解压力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分析,多家银行近期推出现金分期业务低息优惠,主要动因在于规避消费贷利率监管约束。由于现金分期业务隶属信用卡业务条线,暂未纳入3%的年化利率下限管制。

  在此背景下,部分银行采取“以量补价”策略,通过显著降低分期利率吸引客群,在合规框架下扩大零售信贷规模,以业务增量弥补利差收窄带来的盈利压力。

提醒

  理性选择分期

  警惕套现风险

  尽管当前银行推出了颇有吸引力的费率折扣,但持卡人仍应理性消费。记者了解到,目前,大部分银行的信用卡现金分期办理后通常不可撤销,持卡人若提前还款仍需支付剩余利息,或支付提前还款违约金。还需要提醒的是,持卡人在使用信用卡现金分期款项时,应用于日常个人或家庭消费,不得用于个人投资理财、经营资金周转、房地产等用途。

  业内人士提醒:“信用卡现金分期和消费贷在本质上都属于个人信用贷款,尽管现金消费分期能暂时缓解资金紧张情况,优惠活动降低了贷款成本,但持卡人仍需理性消费,警惕过度负债的风险。”

  低利率引发的信用卡套现风险同样值得警惕。业内人士指出,信用卡套现看似是“空手套白狼”,实则是损害个人信用的行为。一旦被银行监测到套现行为,其所持有的信用卡将被降额、封卡处理,甚至影响到个人征信记录,未来房贷、车贷等业务申请都将受到限制。如果存在金额较大的恶意套现行为,将被追究刑事责任,依照刑法以信用卡诈骗罪定罪处罚。

名词解释

  信用卡现金分期业务:指持卡人可将信用卡中一定额度的资金转入本人本行借记卡中使用,按照约定分期偿还,并支付一定利息。通常而言,多数银行分期期数支持3期、6期、9期、12期、18期、24期,最长不超过2年。

(厦门晚报记者 张诗)

年化利率怎么算利息公式

点击上面关注我们,勇敢的人先上岸[左上]

作者/黄伟霆

(全文1960字,阅读6分钟)

大家好,我是黄伟霆。

一个很普通的泉州人,在银行业奋斗十来年的从业者,线下实体助贷公司负责人。如果你有相关问题可以关注咨询,愿正在努力拼搏的你能早日实现梦想。

贷款的年化利率,你真的算明白了吗?

最近,有位网友向我大吐苦水。他看到一家贷款机构宣传“月息低至3厘”,想着利息这么低,手头又正好有点资金需求,便毫不犹豫地贷了款。可等到还款的时候,却发现实际还款金额比自己预期的要多得多。他这才慌了神,仔细一算,发现这笔贷款的实际利率远不止宣传的那么低。

相信不少朋友也有过类似的经历,被贷款的“低息”宣传所吸引,结果却掉进了利率的陷阱。这背后的关键,就在于对贷款年化利率的不了解。

第一、年化利率。年化利率,简单来说,就是把当前的利率(日利率、月利率等)换算成以年为单位的利率。比如说,一款贷款产品宣传日利率是万分之三,乍一听感觉很低。但换算成年化利率呢?一年按365天算,万分之三的日利率换算成年化利率就 0.03%×365 = 10.95%。这时候,你还觉得它低吗?年化利率是衡量贷款成本的关键指标,它考虑了时间价值和利息计算方式,能帮助我们全面了解贷款的真实成本。在贷款时,了解年化利率能让我们避免被一些看似低息的宣传所迷惑,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第二、月利率。也就是月息,这是算利息的比较简单的方式。指的是每月需要支付的利息占本金的比例,通常用千分比表示,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几厘” 。比如,月息3厘,就是说每借款 1000 元,每月需要支付3元的利息。月息在计算每个月还款金额时候会用到,它能让我们快速算出每月的利息支出,是一个比较直观的参考指标。不过,月息虽然能让我们清楚每月的还款压力,但如果不换算成年化利率,很难从整体上把握贷款的实际成本。

第三、贷款年化利率的计算方法大盘点。

今天深入探讨一下贷款年化利率的计算方法。贷款年化利率的计算方法主要有单利法、复利法和内部收益率法。

01.单利法计算。单利法,是一种相对简单的利息计算方法,也是银行常见的计算方式。它只根据初始本金来计算利息,利息不会在下一个计息周期加入本金重复计算。这种方法在短期贷款或者一些简单的金融产品中较为常见,因为它计算简便,容易理解。比如一些小额短期贷款,期限通常在一年以内,就可能采用单利法计算利息。

单利法计算公式:年化利率=(利息总额÷本金)÷贷款期限(年)×100% 。假设你向朋友借了5000元,约定借款期限为6个月,到期后需支付利息150元。这里本金是5000元,利息总额是150元,贷款期限为6个月,换算成年就是0.5年 。根据公式,年化利 =(150÷5000)÷0.5×100%=6%。也就是说,这笔借款的年化利率是 6%。通过这个公式,我们能清晰地算出单利情况下贷款的年化利率,方便我们在借贷时对成本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02.复利法计算。复利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利滚利”。它和单利法最大的区别在于,每个计息周期结束后,会把该周期产生的利息加入本金,作为下一个计息周期计算利息的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利息会越来越多,还款压力也会逐渐增大 。复利法在长期贷款、投资理财等场景中应用广泛。比如一些长期的房贷,如果采用复利计算,利息的增长会比较明显。

计算公式:年化利率=(1+每期利率)^ 期数 - 1 。假设你贷款1万元,年利率为8%,按季度复利计算,一年有4个季度,每个季度的利率就是8%÷4=2%。这里每期利率是2%,期数是4。一年后,根据复利计算公式,本利和=10000(1 + 2%^4 ≈ 10824.32元。利息=10824.32-10000=824.32元。年化利率=(824.32÷10000×100% ≈8.24%。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复利计算下的年化利率比单利计算要高一些,这就是“利滚利”的威力。在进行长期贷款或者投资理财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复利的影响。

第四、月息和年化转换关系。了解了年化利率和月息的概念,接下来就是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啦,这可是重中之重。

转换公式:年化利率=月息×12 ,月息 =年化利率÷12 。这个公式看起来简单,但实际运用中却能帮我们解决大问题。

假设一款贷款产品的年化利率是15%,那么它的月息是多少呢?根据公式,月息=15%÷12=1.25%,也就是我们常说的1分2厘5。如果借款1万元,每月的利息就是10000×1.25%=125元。

再比如,另一家贷款机构宣传月息8厘,年化利率=0.8%×12=9.6%。虽然月息听起来不高,但换算成年化利率后,也不算低了。

写到最后:

通过今天的分享,我们了解了年化利率和月息的概念、它们之间的转换关系,以及贷款年化利率的计算方法,在贷款时,千万不能只看表面的“低息”宣传,一定要学会自己计算年化利率,仔细看清贷款合同,多平台对比,才能选到最适合自己的贷款产品 。希望大家都能理性贷款,让每一笔贷款都花得明明白白 。如果在贷款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咱们一起讨论 。

我会持续分享助贷干货,码字不易,觉得文章能帮助到你的,点个赞和收藏吧,谢谢你。

年化利率怎么计算

每经记者:张 祎 每经编辑:张益铭

2024年12月15日,个人养老金制度从36个先行试点城市(地区)推开至全国。随着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实施,已超过7000万户的个人养老金账户数量进一步扩容,储蓄存款、理财产品、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迎来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截至2025年1月26日,中国银行一项吸引了超13万人参与的在线调查结果显示,对于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开放,约52.5%的受访者计划每年顶格投入1.2万元进行缴存。

而据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披露,截至1月26日,市场上的个人养老金产品涵盖储蓄类、保险类、理财类、基金类四大类别,产品总数达到965只,其中储蓄类产品多达466只,占近“半壁江山”。

视觉中国图

数量最多的储蓄类产品是否更受个人养老金客户追捧呢?据中国银行在线调查,超过53%的受访者倾向于选择存款作为“钱生钱”的主要途径。而据济安金信养老金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个人养老金缴存资金中约60%~70%的资金流入银行储蓄产品,远超其他三类产品的规模。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每经记者)梳理发现,相较普通整存整取产品,个人养老金存款普遍利率更高、门槛更低,有的最低50元起存,就能享受与普通产品10万元起存同样的利率水平。不过,随着市场利率变化,进入2025年,个人养老金存款利率也出现了下降,最高年化利率已降至“2”字头。

5年期年利率普遍在2%上下

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信息显示,全国已有23家商业银行开通了个人养老金账户业务,包括6家国有大行、12家全国性股份行以及5家城商行,合计推出了466只储蓄类产品。从产品落地情况看,这些银行已纷纷在其手机银行开辟个人养老金专区,并上线了养老专属存款产品。

“之前听别人说个人养老金存款利率能有4%的,我最近看了几家银行产品,怎么连个3%以上的都没见着?”随着个人养老金向全国推广,在西部某市工作的小庆(化名)近来也关注起个人养老金开户和投资。因为平时工作忙,他打算先入手一款风险和收益相对稳定的储蓄产品来试试水,但发现这些产品的利率水平和自己最初预期的有些差距。

为了鼓励客户开设个人养老金账户并提高账户缴存率,此前多家银行不但推出一系列领红包等营销活动,还采取了高利率的策略。据市场消息,2024年12月,有银行的5年期个人养老金存款年利率最高可至4%,3年期年利率也达到了3.5%,远高过普通定期存款产品。

不过,随着市场利率变化,进入2025年,个人养老金存款利率也出现了下降。综合各大银行手机银行App、网点等公开渠道最新数据,市场现已很难觅得高利率个人养老金存款身影。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月26日,国有大行5年期、3年期、2年期及1年期这四个期限的储蓄产品年利率均在2%以下;全国性股份行5年期储蓄产品年利率普遍在2.20%~2.55%区间、3年期储蓄产品普遍在2.10%~2.50%区间;城商行5年期储蓄产品年利率普遍在2.15%~2.50%区间、3年期储蓄产品普遍在2.10%~2.30%区间。

此外,相较国有大行,城商行与全国性股份行的利率水平整体更高。截至1月26日,从个人养老金储蓄整存整取产品5年期、3年期、2年期、1年期产品利率平均值看,国有大行分别为1.88%、1.83%、1.40%、1.31%,全国性股份行分别为 2.25%、2.20%、1.77%、1.63%,城商行分别为2.30%、2.24%、1.86%、1.77%。

“很多客户已经感受到了降息力度。”某城商行理财经理告诉每经记者,该行推出个人养老金账户后,当时3年期存款产品的利率能达到3.5%,因此许多客户首选了定期存款,但今年却发现,同样存3年定期,利率已经降到了2%。面对利率是否会进一步下调的不确定性,很多客户纷纷转向关注保险类产品。

专户购买,利率更高、门槛更低

虽然利率有所波动,但与普通存款产品相比,个人养老金存款产品在利率和起存门槛方面仍具有一定优势。

以中国银行为例,其手机银行App信息显示,同样是50元起存,普通的3年期整存整取产品的年利率为1.50%,而该行同期的3年期个人养老金存款产品年利率为1.90%,两者相差了40BP(基点)。若按照个人养老金账户每年最高12000元的缴存额计算,如果当期选择购买3年期个人养老金专属产品,3年累计的利息收入将比普通存款产品多出144元。

在兴业银行,普通的5年期整存整取产品年利率为1.60%,但同期限的个人养老金储蓄产品年利率为2.20%,两者相差60BP。同样按照个人养老金账户每年最高12000元的缴存额计算,一次存入12000元,5年累计的利息收入将相差360元。

再比如,渤海银行推出的“渤享(养老金专属)”3年期存款产品,年利率为2.20%,起存金额为50元。相比之下,虽然该行同期的渤定存·优选1号(3年期)存款产品年利率同样也为2.20%,但其起存金额高达10万元,远高于同利率同期限的养老金专属存款产品。

从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公布的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录看,在466只储蓄类产品中,有211只产品来自浙商银行,均为该行在各地的“惠存”系列产品。据了解,浙商银行的“惠存”是一款定期存款产品,分多种存期,支持区域定价,各地分行可以自行设定产品利率。

每经记者近日从浙商银行深圳地区某网点获悉,“惠存”1年期年利率为1.60%,2年期年利率为1.80%,3年期及5年期根据起存金额不同,利率在2.15% ~2.30%区间浮动,50万元起存可享受2.30%的利率。不过,如果通过个人养老金账户购买该存款,100元起购也能享受2.3%的专属利率。这也意味着,个人养老金专属存款产品在保持较高利率的同时,也在大幅降低起存门槛,使更多投资者能够享受到较高的存款收益。

“个人养老金储蓄产品为低风险偏好而且没时间打理财务的人群提供了一个稳定、安全的投资选择,帮助他们在无需过多关注市场波动的情况下,为未来积累财富。”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信息中心副主任、济安金信养老金研究中心主任闫化海指出,个人养老金账户本身具有强制储蓄的特性,资金必须等到退休时才能领取,这有助于确保资金的长期积累。虽然每年的存款金额没有强制要求,完全取决于个人的自愿选择,但这种账户设计本身就是在鼓励个人为退休生活提前规划和储蓄。

在产品选择上,闫化海认为,投资者应从持有期限、风险偏好和收益预期三个维度综合考量,这样可以更精准地挑选出符合自身情况的金融产品,实现资产的稳健增值。如果对风险极为敏感,希望本金安全和收益稳定,而且对收益的期望又不高,可以选择存款、国债等产品,风险低,收益也相对固定。不过,在选择储蓄产品时,需要考虑资金开户银行,因为在目前的个人养老金制度下,各家银行平台上销售的储蓄产品都是自家的存款类产品,不会上线其他银行的储蓄产品,具有一定的排他性。

部分银行分区域执行不同利率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数据显示,部分银行在不同地区对个人养老金存款产品实施了差异化的利率策略。

以恒丰银行为例,该行发行了可通过个人养老金账户购买的臻享养老储蓄(25年1号)产品,均为50元起存,到期一次性还本付息,当前5年期、3年期、2年期、1年期对应的年利率分别为2.55%、2.50%、2.00%、1.80%,利率水平领先于其他全国性股份行。

不过,在长沙、成都、苏州、南京四地,恒丰银行这款产品利率设定略有差异,与臻享养老储蓄(25年1号)产品相比,利差最高达35BP。

具体来看,臻享养老储蓄5年期产品,在成都的年利率为2.25%,在长沙、苏州、南京三地的年利率为2.20%;臻享养老储蓄3年期产品,在成都的年利率为2.25%,在苏州、南京的年利率为2.20%,在长沙的年利率为2.15%。

不仅仅是恒丰银行,随着个人养老金制度的全面实施,江苏银行在不同地区的个人养老金定期存款利率也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江苏银行手机银行App信息显示,北京、深圳及杭州三地的5年期利率最高,达到2.35%,而江苏和上海的5年期利率分别为2.20%和2.10%。在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方面,北京、深圳及杭州同样较高,均为2.30%,江苏和上海则分别为2.20%和2.15%。

从1年期和2年期个人养老金定存利率看,江苏银行在北京、上海及深圳地区的利率定价则略高于江苏和杭州地区。

另外,从统计数据看,在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下,部分银行对长期存款利率采取了较为“保守”的定价策略,对5年期和3年期存款产品给出了同样的利率定价。招商银行研究院资本市场研究所在研究报告中指出,市面上特色养老储蓄产品供给非常有限,背后可能是由某种程度上的供需错配造成的。一方面,商业银行面临净息差压缩的问题,同时也需要稳定的负债资金来源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另一方面,老龄群体偏好长期限、安全的存款产品,但长期限的存款产品又将对商业银行的负债成本管理构成挑战。在供需双方均有需求的情况下,养老储蓄类存款产品如何才能实现既合规,又能满足居民养老需求和银行稳定负债的双赢局面,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特色储蓄存款有待进一步丰富

根据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披露的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录,目前466只储蓄类产品中,包括了44只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其中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各有12只,中国银行则有8只。

特定养老储蓄,是专为养老目标而设立的储蓄类别。2022年7月,原银保监会、央行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特定养老储蓄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自2022年11月20日起,由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四家国有大行在合肥、广州、成都、西安、青岛五个城市开展特定养老储蓄试点,单家银行特定养老储蓄业务总规模不超过100亿元,试点期限暂定一年。

特定养老储蓄试点产品包括整存整取、零存整取、整存零取三类,产品期限分为5年、10年、15年和20年四档。储户须年满35岁才能购买,年满55周岁且产品期到期支取,在单家试点银行购买本金上限为50万元。

与普通定期存款相比,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存期更长,产品利率也略高于大型银行5年期定期存款的挂牌利率。从整存整取产品看,彼时在广州、成都、西安的执行利率为4%,在合肥和青岛的执行利率为3.5%,高于同期各大行2.65%的5年期普通产品挂牌利率。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截至2024年1月,特定养老储蓄存款人数已达到约20万人,余额接近400亿元。

除了特定养老储蓄等国家层面推动的政策引导外,多家银行也在结合自身产品特色,为个人养老金账户用户推出一系列特色化存款产品,如民生银行的安心存、华夏银行的颐养存、兴业银行的安愉储蓄、浦发银行的安享赢、浙商银行的惠存、北京银行的京惠存、上海银行的心意稳存等。

另外,每经记者注意到,邮储银行推出的个人递增计息特色储蓄存款也已进入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录。据邮储银行官网介绍,这款“递增计息”特色储蓄存款是指个人客户与该行签约,约定每月存款金额,并随存款期数的增加享受存款利率递增优惠。产品期限包括3个月、6个月、1年,产品利率均高于同期整存整取存款的挂牌利率。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12月,人社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通知》提出,将特定养老储蓄、指数基金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录,推动更多养老理财产品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范围。同时,鼓励金融机构研究开发符合长期养老需求的个人养老储蓄、中低波动型或绝对收益策略基金产品等金融产品,合理确定个人养老储蓄的期限和利率。

闫化海指出,特定养老储蓄是我国在推广个人养老金制度过程中的一项创新,但随着试点额度的用完,相关产品逐渐淡出市场。在他看来,未来,我国可能会继续鼓励推出类似的创新型储蓄产品,这些产品的利率可能会更高,尤其是长期产品,如5年、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储蓄产品,仍会吸引部分投资者购买。

他还表示,根据国际经验,随着金融市场的成熟和民众金融知识的普及,投资结构会逐渐从储蓄为主向多元化投资转变,从长远来看,国内市场也可能经历类似的过程,初期是储蓄和保险在个人投资中占据较大比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基金等净值化产品的比例可能会逐渐上升。

免责声明:文中提及的各银行利率数据为记者统计时的记录,可能因统计时点或地区不同而存在差异。具体利率请以各银行机构最新公布的执行利率为准。

每日经济新闻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年化利率4%,一年1万利息多少,年化利率7.2%怎么算利息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