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签订二手房购房合同需要了解的常识有哪些
签订二手房购房合同,需了解以下重要常识:
(一)确认产权信息。要核实房屋产权是否清晰,有无抵押、查封、共有权人等情况,确保卖方对房屋有合法的处置权,可通过查询不动产登记信息来确认。
(二)明确房屋基本情况。合同中应详细注明房屋的位置、面积、户型、装修状况等信息,避免后续因信息模糊产生纠纷。
(三)关注房价及付款方式。明确房屋成交价格,付款方式是一次性付款、分期付款还是银行贷款等,约定付款时间节点及违约责任。
(四)约定交房时间及条件。确定卖方何时交房,交房时房屋应保持的状态,如设施设备的完好程度等。
(五)违约责任条款。明确买卖双方若违约应承担的责任,如违约金的具体数额或计算方式,以保障自身权益。
(六)争议解决方式。一般可选择协商、仲裁或诉讼,建议明确具体方式,以便在发生纠纷时能高效解决。
二、二手房中介合同上写的过户日期是不是有效
二手房中介合同上写的过户日期通常是有效的。
从合同效力角度来看,只要该中介合同是双方在平等、自愿、公平、诚实信用等原则基础上签订的,不存在欺诈、胁迫、重大误解、显失公平等法定无效或可撤销情形,那么合同中关于过户日期的约定就是有效的,对双方当事人均具有法律约束力。
对于卖方而言,应按照约定的过户日期积极配合买方及相关部门完成房产过户手续,若无故拖延,可能构成违约,需承担违约责任,比如支付违约金、赔偿买方因此遭受的损失等。对于买方而言,也应做好相应准备,按约定履行自身义务,如按时支付款项等,以确保过户流程顺利进行。
当然,如果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了不可抗力等法定免责事由,导致无法按照约定的过户日期完成过户,可根据具体情况,依照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进行处理。
三、签完二手房购房合同贷款没批下来怎么办
签完二手房购房合同后贷款没批下来,可按以下情况处理:
(一)因购房者自身原因,如信用记录不良、收入不稳定等导致贷款批不下来。这种情况下,购房者需承担违约责任。一般要按合同约定向卖家支付一定比例的违约金,具体比例看合同条款。若有能力自筹资金,可补齐房款继续交易;若无法补齐,可能需解除合同并承担相应损失。
(二)因银行政策调整等不可预见的客观原因致使贷款未获批。这种情况下,买卖双方可协商解决。比如,双方可协商延长贷款申请时间,等待政策放宽或寻求其他银行贷款;也可协商解除合同,互不承担违约责任,卖家退还已收定金和房款。
(三)因卖家原因,如房屋产权有问题影响银行放贷。卖家需承担相应责任,应积极解决产权问题,配合重新办理贷款手续,若给购房者造成损失,还需进行赔偿。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签订二手房房屋购买合同需要注意什么
●购买二手房签合同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签二手房购买合同要注意哪些
●签二手房购房合同需要注意什么细节?
●签二手购房合同需要注意什么手续
●二手房签购房合同需要准备什么资料
●买二手房签订合同注意什么
●购买二手房签合同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签订二手房房屋买卖合同要注意哪些细节
●签二手购房合同注意哪些问题
●二手房过户日期以合同为准吗
●二手房买卖合同过户日期约定
●二手房过户后合同中介收了
●二手房过户号是中介预约吗
●中介办二手房过户多长时间算违约
●二手房过户中介费什么时候付清
●二手房中介通知过户
●二手房过户时中介参与吗
●二手房中介卖房合同有效期多久
●二手房过户中介费用由谁承担
来源:中国法院网-签完二手房购房合同贷款没批下来怎么办,二手房签约后贷款没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