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医疗纠纷?是指基于医疗行为,在医方(医疗机构)与患方(患者或者患者近亲属)之间因诊疗活动产生的纠纷。
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承担哪些义务?1.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采用医疗新技术的,应当开展技术评估和伦理审查,确保安全有效、符合伦理;2.严格执行药品、医疗器械、消毒药剂、血液等的进货查验、保管等制度。禁止使用无合格证明文件、过期等不合格的药品、医疗器械、消毒药剂、血液等;3.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4.填写并妥善保管住院志、医嘱单、检验报告、手术以及麻醉记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医疗费用等病历资料,患者要求查阅时,应当及时提供。因紧急抢救未能及时填写病历的,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不得有哪些行为?1.超出执业范围实施诊疗行为;2.违反诊疗规范实施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3.违法违规使用诊疗技术、药品、医疗器械、消毒药剂、血液等;4.隐瞒、误导或者夸大病情;5.遗失、伪造、篡改或者违法销毁病历资料;6.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7.收受患者及其亲属财物,或者利用职务之便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8.泄露患者隐私和个人信息;9.出具虚假医学证明文件,或者未经亲自诊查、调查,签署诊断、治疗、流行病学等证明文件或者有关出生、死亡等证明文件;10.法律、法规和诊疗规范禁止的其他行为。
给患者做手术必须取得患者同意吗?需要实施手术,或者开展临床试验等存在一定危险性、可能产生不良后果的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原则上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书面同意;在患者处于昏迷等无法自主作出决定的状态或者病情不宜向患者说明等情形下,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书面同意。
紧急情况下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意见的,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批准,可以立即实施相应的医疗措施。下列情形可以认定为民不能取得患者近亲属意见:1.近亲属不明的;2.不能及时联系到近亲属的;3.近亲属拒绝发表意见的;4.近亲属达不成一致意见的;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患者可以要求查阅、复制病例资料吗?可以。患者有权查阅、复制其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医疗费用以及国务院卫生健康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属于病历的全部资料。
医疗机构应当提供复制服务,并在复制的病历资料上加盖证明印记。复制病历资料时,应当有患者或者其近亲属在场。医疗机构应患者的要求为其复制病历资料,可以收取工本费,收费标准应当公开。患者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以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查阅、复制病历资料。
发生医疗纠纷,医疗机构有义务告知患者哪些事项?1.解决医疗纠纷的合法途径和程序;2.有关病历资料、现场实物封存和启封的规定;3.有关病历资料查阅、复制的规定。4.患者死亡的,还应当告知其近亲属有关尸检的规定。
《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二十四条 发生医疗纠纷需要封存、启封病历资料的,应当在医患双方在场的情况下进行。封存的病历资料可以是原件,也可以是复制件,由医疗机构保管。病历尚未完成需要封存的,对已完成病历先行封存;病历按照规定完成后,再对后续完成部分进行封存。医疗机构应当对封存的病历开列封存清单,由医患双方签字或者盖章,各执一份。病历资料封存后医疗纠纷已经解决,或者患者在病历资料封存满3年未再提出解决医疗纠纷要求的,医疗机构可以自行启封。
第二十五条 疑似输液、输血、注射、用药等引起不良后果的,医患双方应当共同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启封,封存的现场实物由医疗机构保管。需要检验的,应当由双方共同委托依法具有检验资格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双方无法共同委托的,由医疗机构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指定。
疑似输血引起不良后果,需要对血液进行封存保留的,医疗机构应当通知提供该血液的血站派员到场。
现场实物封存后医疗纠纷已经解决,或者患者在现场实物封存满3年未再提出解决医疗纠纷要求的,医疗机构可以自行启封。
第二十六条 患者死亡,医患双方对死因有异议的,应当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尸检;具备尸体冻存条件的,可以延长至7日。尸检应当经死者近亲属同意并签字,拒绝签字的,视为死者近亲属不同意进行尸检。不同意或者拖延尸检,超过规定时间,影响对死因判定的,由不同意或者拖延的一方承担责任。
尸检应当由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相应资格的机构和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医患双方可以委派代表观察尸检过程。
第二十七条 患者在医疗机构内死亡的,尸体应当立即移放太平间或者指定的场所,死者尸体存放时间一般不得超过14日。逾期不处理的尸体,由医疗机构在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报告后,按照规定处理。
发生医疗纠纷应当如何维权?1.双方自愿协商;2.申请人民调解;3.申请行政调解;3.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4.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途径。
文章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什么是医疗纠纷?医疗纠纷处理途径
●什么是医疗纠纷?
●什么是医疗纠纷?如何预防和处理
●什么是医疗纠纷及其特征
●什么是医疗纠纷医疗纠纷的法定处理程序
●什么是医疗纠纷的主要管理部门
●什么是医疗纠纷事件
●什么是医疗纠纷鉴定
●什么是医疗纠纷?
●什么是医疗纠纷证明责任承担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