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筑工伤误工费赔偿标准
建筑工伤误工费赔偿标准主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实际情况确定,具体如下:
其一,赔偿依据。建筑工人因工伤接受治疗期间,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这意味着其停工留薪期内的工资应与受伤前正常工作时的工资收入保持一致。
其二,计算时长。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其三,工资计算方式。若工人有固定收入,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若其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照3倍计算;若无固定收入,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
此外,若建筑工人与单位就误工费赔偿存在争议,可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等合法途径解决,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工伤赔偿个人如何拿到工资
职工因工伤需要获取工资赔偿,可参考以下途径:
一是与用人单位协商。在工伤认定及劳动能力鉴定完成后,职工可依据鉴定结果及相关法律法规,与用人单位就停工留薪期工资等赔偿事项进行协商,明确赔偿金额及支付方式,达成一致后由用人单位按约定支付工资。
二是申请劳动仲裁。若协商不成,职工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准备好工伤认定决定书、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劳动合同、工资支付记录等相关证据,以证明自己的工伤事实、工资水平及停工留薪期时长等,仲裁委员会将依法作出裁决,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相应工资。
三是通过诉讼途径解决。若对仲裁结果不满意,职工可在规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诉讼过程中,要充分提供证据支持自己的诉求,法院将根据法律规定和事实情况作出判决,强制用人单位履行支付工资的义务。
三、工伤伤残鉴定是怎样鉴定的
工伤伤残鉴定一般按以下流程进行:
一是申请。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或者停工留薪期满(含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延长期限),工伤职工或者其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并提交相关材料,如工伤认定决定书、医疗诊断证明等。
二是受理审核。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申请后,会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予以受理。
三是组织鉴定。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会从其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
四是作出鉴定结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确定伤残等级。
五是送达结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自作出鉴定结论之日起20日内将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及时送达工伤职工及其用人单位。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建筑工伤误工费赔偿标准2020
●建筑工伤误工费赔偿标准最新
●建筑工伤误工费怎么算
●建筑工伤误工费赔偿标准是多少
●建筑工地工伤误工费怎么赔付
●建筑劳动工伤赔偿误工
●建筑工受伤的误工费谁给
●建筑工伤误工费赔偿标准最新
●建筑工地受伤误工费赔偿标准
●建筑工伤误工费多少钱一天
●工伤赔偿个人如何拿到工资呢
●工伤赔偿个人如何拿到工资流程
●工伤赔偿个人如何拿到工资证明
●工伤赔偿个人工资怎么算
●工伤赔偿怎么给个人
●工伤赔付本人工资怎么确定
●工伤赔偿本人工资的工资标准
●工伤赔偿怎么拿到钱
●工伤赔偿个人工资是实际到手工资吗?
●工伤赔偿的工资
来源:中国法院网-工伤伤残鉴定是怎样鉴定的,工伤伤残鉴定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