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工伤伤残鉴定标准
劳动工伤伤残鉴定标准是对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进行鉴定的准则。
(一)鉴定原则
以器官损伤、功能障碍及其对医疗与日常生活护理的依赖程度,适当考虑由于伤残引起的社会心理因素影响,对伤残程度进行综合判定分级。
(二)分级情况
1. 一级伤残为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其他器官不能代偿,存在特殊医疗依赖,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例如,极重度智能损伤等情况。
2. 二级伤残为器官严重缺损或畸形,有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大部分生活不能自理。像重度智能损伤等可能被认定为二级伤残。
3. 三级伤残是器官严重缺损或畸形,有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部分生活不能自理。
4. 四级伤残是器官严重缺损或畸形,有严重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存在特殊医疗依赖,生活可以自理者。
5. 五级到十级伤残也分别有相应的器官缺损、功能障碍、医疗依赖和生活自理程度等方面的判定标准。
这些标准是工伤认定和职工获取相应赔偿等权益的重要依据。
二、做工伤劳动鉴定流程我怎么做
进行工伤劳动鉴定,一般按以下流程操作:
1. 申请。工伤职工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并提交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如病历、诊断证明等。
2. 受理。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会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材料完整的,会予以受理;材料不完整的,会要求申请人补充材料。
3. 鉴定。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从其建立的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可以委托具备资格的医疗机构协助进行有关的诊断。
4. 送达。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自作出鉴定结论之日起20日内将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及时送达工伤职工及其用人单位。
三、劳动工伤鉴定多长时间出结果
劳动工伤鉴定出结果的时间通常如下:
1. 一般情况下,自受理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这是比较常见的时间限制规定。
2. 如果伤情复杂、涉及医疗卫生专业较多的,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这是考虑到复杂伤情需要更多的时间去综合评定。
3. 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当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同地区可能会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在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对具体的时间流程做出适当调整。如果对鉴定结果的出具时间有疑问或者遇到特殊情况,可以向当地的劳动能力鉴定部门进行咨询。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劳动工伤伤残鉴定标准是什儿时候开始的
●劳动工伤伤残鉴定标准肋骨骨折
●劳动工伤伤残鉴定标准2020
●劳动工伤伤残鉴定标准最新
●劳动工伤鉴定伤残等级
●劳动工伤伤残等级评定标准及赔偿标准
●劳动工伤评残标准
●劳动工伤伤残鉴定标准肋骨骨折
●劳动工伤伤残鉴定流程
●劳动工伤认定标准
●做工伤劳动鉴定流程我怎么做的
●工伤劳动鉴定需要做什么
●工伤劳动伤残鉴定需要什么材料
●工伤劳动鉴定费用由谁负责
●工伤劳动鉴定后如何赔偿
●工伤劳鉴都需要什么材料
●做工伤鉴定流程怎么走
●到劳动局做工伤鉴定要收多少钱?
●劳动工伤鉴定需要哪些材料
●劳动工伤伤残鉴定流程
来源:临律-劳动工伤鉴定多长时间出结果,工伤劳动鉴定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