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工伤事故
工伤事故是指在工作场所内、工作时间中,职工因工作原因遭受的人身伤害事故。
具体来说,以下情形通常被认定为工伤事故:一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例如在生产车间操作机器时被机器割伤;二是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像职工在上班前整理工作设备时受伤;三是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如保安在制止不法行为时被打伤;四是患职业病的,这是由于职工长期在特定工作环境下工作导致的疾病;五是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是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认定工伤事故需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
二、什么时候做工伤伤残鉴定
工伤伤残鉴定一般在以下时间进行:
1. 医疗终结期后。受伤职工经过一段时间治疗,病情相对稳定,不再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治疗时,就可以进行伤残鉴定。这是因为在病情不稳定的情况下进行鉴定,可能会因为后续的治疗和恢复情况而导致鉴定结果不准确。
2. 一般来说,工伤认定之后。职工发生工伤事故后,首先要进行工伤认定,确定是否属于工伤范畴。在工伤认定结果出来后,如果符合伤残鉴定的条件,就可以着手安排伤残鉴定。通常在工伤认定决定作出之日起1年后,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所在单位或者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可以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可能会有一些具体的规定差异,所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按照当地工伤保险政策和相关规定来确定准确的工伤伤残鉴定时间。
三、什么是工伤怎么才算工伤
工伤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或者与职业活动有关的活动时所遭受的不良因素的伤害和职业病伤害。
以下情形应当认定为工伤:
1.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例如,在车间正常工作时被机器砸伤。
2. 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比如上班前在车间做准备工作时受伤,或者下班后在工作场所整理工具时受伤。
3.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例如保安在履行职责维持秩序时被他人恶意伤害。
4. 患职业病的。像长期接触粉尘的工人患尘肺病等。
5. 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6.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另外,还有视同工伤的情形,如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等。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什么是工伤事故的四不放过原则
●什么是工伤事故概念
●什么是工伤事故?工伤事故发生后应采取哪些措施
●什么是工伤事故简答
●什么是工伤事故发生工伤事故后应采取
●什么是工伤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
●什么是工伤事故报告
●什么是工伤事故概念
●五类工伤事故是哪些
●工伤事故发生的原因有
●什么时候做工伤伤残鉴定最合适
●什么时候做工伤伤残鉴定为最佳时间
●什么时候做工伤伤残鉴定最好
●啥时候做工伤鉴定
●何时做工伤伤残鉴定
●工伤一般什么时候做伤残鉴定
●发生工伤什么时候做伤残鉴定
●什么时候做工伤等级鉴定
●何时做工伤鉴定
●什么时间去做工伤鉴定
来源:头条-什么是工伤怎么才算工伤,什么是工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