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合同如何认定,口头合同算不算合同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许盈诗

口头合同如何认定,口头合同算不算合同

大家好,由投稿人许盈诗来为大家解答口头合同如何认定,口头合同算不算合同这个热门资讯。口头合同如何认定,口头合同算不算合同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口头合同有法律效力吗

1、口头合同成立但不一定有效

合同生效意味着已经依法成立的合同在当事人之间产生一定的法律约束力,双方当事人享有合同约定的权利并承担合同约定的义务,如果违约则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包括继续履行、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等。

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合同生效需具备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其中实质要件包括当事人订立合同时须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双方意思表示真实,合同内容及目的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形式要件是指对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才能生效的合同,合同自批准、登记时生效。

在我国一些单行法中对合同的特殊形式有所规定,如房屋拆迁管理部门代管的拆迁补偿安置协议需采用公证形式,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经批准后方能生效。那么对于这类法律、行政法规有特殊规定的合同,特定形式是否具备会直接影响其法律效力,如果采取口头形式订立此类合同,就无法使合同生效,但不影响合同的成立。

2、特定合同须书面形式订立

书面合同是以合同书、信件等客观、有形的形式承载双方当事人的约定内容。相对于口头合同而言,书面合同更有利于双方当事人深思熟虑、谨慎行事,同时在发生纠纷的情况下,能够作为一项客观证据,有利于事实认定和纠纷的解决。

要注意,当事人之间订立的口头协议,如果一方有欺诈或者显失公平行为的,是可以反悔的,可以请求法院予以撤销。如果口头协议真实有效的,对方反悔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履行协议。而我国法律也是认可口头合同的有效性,只要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不论是否存在书面形式,当事人就应完全诚实守信地履行,不得擅自解除合同。

口头合同有法律效力吗

合同采取口头形式并不意味着不能产生任何文字的凭证。但这类文字材料只能视为合同成立的证明,不能作为合同成立的要件。口头形式的合同如何认定呢?

口头形式的合同认定主要可从以下几点进行判断:

一是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了全部或主要义务,另一方已经接受了履行,应视为合同成立;

二是双方当事人对合同必要条款无异议,仅对合同非必要条款发生争议,应认定合同成立;

三是有充分、有效的证据来证明,应认定合同成立。

重要的是当事人达成合意的事实,而不是证明的方式。

口头合同违约怎么办

口头协议通常发生在熟人之间,或者当事人需要快速完成交易。当事人通过口头对相关事项进行约定,订立口头协议主要是基于双方之间的信赖。俗话说“口说无凭,立字为证”。当发生交易纠纷时,口头协议的效力就成为关键点。口头协议有效吗?找法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口头协议效力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口头协议有效吗?请看以下内容:

1、口头协议效力的法律规定

(1)《合同法》第10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也就是说,原则上口头协议是有效的。除建设工程合同、劳动合同等14种法律规定必须采用书面合同外,当事人都可以约定用口头形式订立合同。只要合同双方都认可所订立的口头协议,口头协议是有效的。

(2)《合同法》第52条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

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2、应对口头协议风险的对策

口头协议合同双方发生纠纷时,一方向法院起诉,但此时就出现了口头协议难举证的问题。大家可采取几种方法应对风险。

(1)订立时录音、录像或者无利害关系第三人在场

双方订立口头协议时,可以对商议、订立的过程进行录音、录像,或者在订立时双方合意找一个与双方无利害关系的第三人在场见证,该录音、录像、证人证言在日后发生纠纷时可作为证据使用。

(2)交易中沟通、交谈保存书面记录

双方交易过程中,沟通、交谈尽量采用短信、微信、QQ等方式,可以留下书面的交谈记录,作为日后维权之用。若以电话沟通为主,当事人可将对话进行录音。

(3)转账或当场交付留凭证

双方达成口头协议后,一方付款时,通过银行或网上支付等进行转账,一方在转账时可备注转账的事由;或双方当场现金交付,都需要保留相关的转账记录或收据,待以后维权之用。

口头协议方便快捷。口头协议不存在无效的情形,且该协议可采用口头方式订立的,那口头协议一般是有效。但口头协议存在一定风险,在发生纠纷时,维权举证难。

所以,小编提醒大家尽可能签订书面合同,减少交易风险。正所谓“口说无凭,立字为证”。

来源:找法网

口头合同和书面合同的区别

案情简介


  2019年,被告张某某承包某村饮水主管道项目后,与原告王某某口头约定,由原告为其提供相关劳务。工程结束后,经双方核算确认劳务费共计76144元。2021年2月4日,原被告双方通过微信确认被告尚欠61144元的劳务费未支付,但截至2022年1月30日,张某某仅支付20000元,剩余41144元劳务费尚未支付。王某某多次催要未果,遂诉至法院,主张其支付劳务费余款及逾期利息。

裁判结果


法院经审理认为,原、被告双方的约定具有法律效力,双方应按约定履行各自义务。原告实际履行了提供劳务的义务,被告支付了部分劳务款项,且双方通过微信共同确认了欠款金额,关于原告支付欠款的请求,具备事实和法律依据,应予支持;被告拖欠劳务费的行为给原告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应酌情予以支持。据此,依法判决被告张某某支付原告王某某劳务费41144元及利息(以欠款金额为基数,按照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每月公布的一年期货款市场报价利率1倍的标准,自2024年11月6日起计算至欠款付清之日止)。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六十九条 第一款 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釆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第五百七十七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六十七条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

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法官说法


口头劳务协议虽具法律效力,但双方发生纠纷后,由于举证难度较大等因素,对劳务者依法维权十分不利。用工双方应签订书面协议,明确费用标准、工作内容、报酬标准、支付方式及违约责任等核心条款。劳务者在提供劳务过程中要提高法律意识,注意保存聊天记录、工作量确认单、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作为维权关键证据。用工双方因履行合同义务产生纠纷,应积极协商,协商不成可通过法律途径进行救济。


来源:黔微普法、观山湖区人民法院

编辑:桂法瑄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口头合同如何认定,口头合同算不算合同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