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职业具有高危性,法官职业限制包括哪些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祁安可

如上所述,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法官都是高危职业。原因在于:

一是法院作为社会矛盾的最后一道防线,处于矛盾纠纷调处的中心。这一性质使得法院必然处于各种矛盾的风口浪尖,法官也置身各种社会纷争的漩涡之中。

二是法官裁判兹体事大。法官的裁判直接决定诉讼当事人的财产归属或者重大的人身权益,例如,拆迁纠纷、离婚纠纷中,官司的胜败与当事人而言关系重大,当事人往往情绪比较激动,久久难以平复;在刑事案件中,法官的判决更是关系到当事人的身家性命。

三是一部分当事人诉讼能力不强,对司法裁判理解有偏误。有研究表明,具有年龄较长、学历、收入较低者等社会结构特征的弱势群体本身对于裁判文书不满意的程度较高,而他们往往因诉讼能力弱,不能及时保全和提供证据,或者依法定程序行使权利,更容易败诉。这种情况下,这部分当事人往往将其败诉归咎于司法不公、法官偏心,容易做出偏激,甚至伤害法官的行为。

在一个司法公信力高的社会中,当事人通常能够比较理性地看待胜败诉,更多从法律角度出发寻找败诉的原因。然而,在司法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尚未建立时,当事人败诉后更倾向于归咎于司法不公正,将矛头指向法官个人。

其一,当事人对裁判认可度低。在中国,很大一部分当事人来自乡土社会,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对于一整套高度专业化的程序和术语难以理解,更难用正确的方法维护自身权益,他们大多把希望寄托于法官的明察秋毫,而一旦审判结果与自身预期不一致则迁怒于法官。其二,法官的权威性不彰。由于司法地位不高、法官队伍良莠不齐,中国法官的权威性尚未树立,再加上媒体上司法腐败、司法不公等报道,法官更容易让人产生质疑和不满。其三,在主流媒体宣传口径中,法官应当亲民、爱民、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这种形象不仅与法官中立的要求产生冲突,而且使得法官不能够高高在上,更不容易树立威严。

由于上述几方面原因,中国法官相比法治成熟国家的法官,更容易受到质疑、挑衅和伤害,轻则被投诉、辱骂,重则被人身攻击甚至生命受到威胁,因此,也更亟待加以特殊保护。

文章摘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法官职业具有高危性吗为什么

法官职业危险吗

法官有什么职业病

法官的职业风险太大了

法官职业限制包括哪些

法官是高风险职业

法官职务犯罪的危害性

法官 高危职业

法官职业危险吗

法官面临的职业风险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