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得税申报表在哪里查询,所得税申报表从业人数怎么算
大家好,由投稿人范茹夏来为大家解答所得税申报表在哪里查询,所得税申报表从业人数怎么算这个热门资讯。所得税申报表在哪里查询,所得税申报表从业人数怎么算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所得税申报表营业成本填什么数据
目前,个人所得税申报表主要分为6大类,共31种。
其中,6大类如下:
一、基础信息表
二、扣缴申报表
三、自行申报表
四、减免税类表
五、备案类表
六、其他类表
那么,31张表具体适用范围,你都搞清楚了吗?
小编给大家梳理清楚了,有需要的赶紧收藏!
一、基础信息表
1、《个人所得税基础信息表(A表)》
由扣缴义务人填报,适用于扣缴义务人办理全员全额扣缴申报时,填报其支付所得的纳税人的基础信息。
2、《个人所得税基础信息表(B表)》
由自然人填报,适用于自然人初次向税务机关办理涉税事项时,以后仅需在信息发生变化时填报。
3、《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表》
由自然人填报,适用于享受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赡养老人六项专项附加扣除的自然人纳税人填写。选择在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时享受的,纳税人填写后报送至扣缴义务人;选择在年度汇算清缴申报时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的,纳税人填写后报送至税务机关。
【温馨提示】
1、个人所得税无论是自行申报还是扣缴申报,在申报前都需要填写纳税人个人基础信息。
2、纳税人首次填报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时,应将本人所涉及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表内各信息项填写完整。纳税人相关信息发生变化的,应及时更新此表相关信息项,并报送至扣缴义务人或税务机关。
3、纳税人在以后纳税年度继续申报专项附加扣除的,应对扣除事项有无变化进行确认。
二、扣缴申报表
1、《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表》
由扣缴义务人填报,适用于扣缴义务人向自然人纳税人(含居民个人或非居民个人)支付除经营所得外的其他8项个人所得税应税所得时,进行全员全额(预)扣缴申报。
2、《单一投资基金核算的合伙制创业投资企业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表》
适用于选择按单一投资基金核算的合伙制创业投资企业按规定办理年度股权转让所得扣缴申报。
3、《限售股转让所得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
由扣缴义务人填报,适用于证券机构预扣预缴,或者直接代扣代缴限售股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的申报。
4、《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
适用于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扣缴义务人申报扣缴的所得税额。
5、《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汇总表》
适用于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扣缴义务人汇总填写本期结付利息额、扣缴所得税额和扣缴税款人次本期累计发生额。
【温馨提示】
限售股转让所得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在其专用模块中申报。
三、自行申报表
1、经营所得自行纳税申报表
(1)《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A表)》
适用于查账征收和核定征收的个体工商户业主、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合伙企业个人合伙人、承包承租经营者个人以及其他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个人在中国境内取得经营所得,办理个人所得税预缴纳税申报。
(2)《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B表)》
适用于个体工商户业主、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合伙企业个人合伙人、承包承租经营者个人以及其他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个人在中国境内取得经营所得,且实行查账征收的,在办理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纳税申报。
(3)《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C表)》
适用于个体工商户业主、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合伙企业个人合伙人、承包承租经营者个人以及其他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个人在中国境内两处及以上取得经营所得,办理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的年度汇总纳税申报。
【温馨提示】
合伙企业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个人合伙人的,每个合伙人应根据自身情况分别填报《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A表)/(B表)/(C表)》
2、除经营所得以外的其他自行纳税申报表
(1)《个人所得税年度自行纳税申报表(A表)(简易版)(问答版)》
《个人所得税年度自行纳税申报表(A表)》
适用于居民个人纳税年度内仅从中国境内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照税法规定进行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纳税申报。
《个人所得税年度自行纳税申报表(简易版)》
适用于居民个人纳税年度内综合所得收入额不超过6万元且在纳税年度内未取得境外所得的,按照税法规定进行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纳税申报。
《个人所得税年度自行纳税申报表(问答版)》
适用于居民个人纳税年度内需要办理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并且未在纳税年度内取得境外所得的,按照税法规定进行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纳税申报。
(2)《个人所得税年度自行纳税申报表(B表)》及《境外所得个人所得税抵免明细表》
适用于居民个人纳税年度内取得境外所得,按照税法规定办理取得境外所得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申报本表时应当一并附报《境外所得个人所得税抵免明细表》。
(3)《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表(A表)
适用于居民个人取得应税所得,扣缴义务人未扣缴税款,非居民个人取得应税所得,扣缴义务人未扣缴税款,非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从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等情形在办理自行纳税申报。
(4)《限售股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清算申报表》
适用于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限售股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清算申请的纳税人,应在证券机构代扣并解缴税款的次月1日起3个月内,由本人或者委托他人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本表。
【温馨提示】
1、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区分为居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大家应根据不同身份类型、不同应税行为,对号入座,适用不同的申报表。
2、《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A表)》适用于居民个人取得应税所得,扣缴义务人未扣缴税款,该应税所得仅指综合所得以外的应税所得。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的,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62号)第一条办理。
四、减免税类表
《个人所得税减免税事项报告表》
适用于个人纳税年度内发生减免税事项,需要在纳税申报时享受的,向税务机关报送。
【温馨提示】
个人需要享受减免税事项的,应当及时向扣缴义务人提交本表做信息采集,并在扣缴义务人申报时,一并报送本表。
个人需要享受减免税事项并采取自行纳税申报方式的,应按照税法规定的自行纳税申报时间,在自行纳税申报时一并报送本表。
五、备案类表
1、《合伙制创业投资企业单一投资基金核算方式备案表》
适用于选择按单一投资基金核算的合伙制创业投资企业(含创投基金),按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进行核算类型备案。
2、《个人所得税分期缴纳备案表(股权奖励)》
适用于个人取得股权奖励,其扣缴义务人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分期缴纳个人所得税备案事宜。
3、《个人所得税分期缴纳备案表(转增股本)》
适用于个人因转增股本取得所得,其扣缴义务人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分期缴纳个人所得税备案事宜。
4、《非货币性资产投资分期缴纳个人所得税备案表》
适用于个人非货币性资产投资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分期缴纳个人所得税备案事宜。
5、《合伙创投企业个人所得税投资抵扣备案表》
适用于有限合伙制创业投资企业投资境内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就符合投资抵扣税收优惠条件的投资,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投资情况备案。
6、《天使投资个人所得税投资抵扣备案表》
适用于天使投资个人投资境内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就符合投资抵扣税收优惠条件的投资,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投资情况备案。
7、《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个人所得税延期纳税备案表》
适用于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个人所得税延期缴纳备案事宜时填报。
8、《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个人所得税递延纳税备案表》
适用于实施符合条件股权激励的非上市公司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个人所得税递延缴纳备案事宜时填报。
9、《技术成果投资入股个人所得税递延纳税备案表》
适用于个人以技术成果投资入股境内非上市公司并选择递延纳税的,被投资公司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相关个人所得税递延纳税备案事宜时填报。备案表区分投资入股的技术成果,分别填写。
10、《科技人员取得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个人所得税备案表》
适用于科技人员取得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扣缴义务人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相关个人所得税备案时填报。
六、其他类表
1、《合伙创投企业个人所得税投资抵扣情况表》
适用于有限合伙制创业投资企业投资境内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在符合投资抵扣税收优惠年度及以后年度,向主管税务机关报告有关情况并办理投资抵扣手续。
2、《天使投资个人所得税投资抵扣情况表》
适用于天使投资个人投资境内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享受投资抵扣税收优惠时,向主管税务机关报告有关情况并办理投资抵扣手续。
3、《商业健康保险税前扣除情况明细表》
适用于个人购买符合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支出税前扣除申报,随有关申报表一并报送。
4、《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税前扣除情况明细表》
适用于个人购买符合规定的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支出税前扣除申报,随有关申报表一并报送;实行核定征收的,可单独报送。
5、《个人所得税递延纳税情况年度报告表》
适用于实施符合条件股权激励的非上市公司和取得个人技术成果的境内公司,在递延纳税期间向主管税务机关报告个人相关股权持有和转让情况
所得税申报表怎么填
导语
2025年1月1日至5月31日,纳税人需要办理2024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为帮助您更好地梳理政策内容,现推出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常见热点问答,供您在汇算清缴申报过程中参考。本期内容为: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有调整,填报需注意!
转自:北京税务
来源: 西城e办事
所得税申报表中的营业收入包括哪些
个人所得税年度自行纳税申报表(A表、简易版、问答版)
日期:2021.2.8
来源:国家税务总局
链接:《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办理2020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2号)
附件2
《个人所得税年度自行纳税申报表》(A 表)填表说明(仅取得境内综合所得年度汇算适用)
一、适用范围
本表适用于居民个人纳税年度内仅从中国境内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照税法规定进行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居民个人纳税年度内取得境外所得的,不适用本表。
二、报送期限
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需要办理汇算清缴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3 月1 日至6 月30 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申报,并报送本表。
三、本表各栏填写
(一)表头项目
1.税款所属期:填写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当年的第1 日至最后1 日。如:2020 年1月1 日至2020 年12 月31 日。
2.纳税人姓名:填写居民个人姓名。
3.纳税人识别号:有中国公民身份号码的,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上载明的“公民身份号码”;没有中国公民身份号码的,填写税务机关赋予的纳税人识别号。
(二)基本情况
1.手机号码:填写居民个人中国境内的有效手机号码。
2.电子邮箱:填写居民个人有效电子邮箱地址。
3.联系地址:填写居民个人能够接收信件的有效地址。
4.邮政编码:填写居民个人“联系地址”对应的邮政编码。
(三)纳税地点
居民个人根据任职受雇情况,在选项1 和选项2 之间选择其一,并填写相应信息。若居民个人逾期办理汇算清缴申报被指定主管税务机关的,无需填写本部分。
1.任职受雇单位信息:勾选“任职受雇单位所在地”并填写相关信息。按累计预扣法预扣预缴居民个人劳务报酬所得个人所得税的单位,视同居民个人的任职受雇单位。其中,按累计预扣法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的劳务报酬包括保险营销员和证券经纪人取得的佣金收入,以及正在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的学生实习取得的劳务报酬。
(1)名称:填写任职受雇单位的法定名称全称。
(2)纳税人识别号:填写任职受雇单位的纳税人识别号或者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2.户籍所在地/经常居住地/主要收入来源地:勾选“户籍所在地”的,填写居民户口簿中登记的住址。勾选“经常居住地”的,填写居民个人申领居住证上登载的居住地址;没有申领居住证的,填写居民个人实际居住地;实际居住地不在中国境内的,填写支付或者实际负担综合所得的境内单位或个人所在地。勾选“主要收入来源地”的,填写居民个人纳税年
度内取得的劳务报酬、稿酬及特许权使用费三项所得累计收入最大的扣缴义务人所在地。
(四)申报类型
未曾办理过年度汇算申报,勾选“首次申报”;已办理过年度汇算申报,但有误需要更正的,勾选“更正申报”。
(五)综合所得个人所得税计算
1.第1 行“收入合计”:填写居民个人取得的综合所得收入合计金额。
第1 行=第2 行+第3 行+第4 行+第5 行。
2.第2~5 行“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填写居民个人取得的需要并入综合所得计税的“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收入金额。
3.第6 行“费用合计”:根据相关行次计算填报。
第6 行=(第3 行+第4 行+第5 行)×20%。
4.第7 行“免税收入合计”:填写居民个人取得的符合税法规定的免税收入合计金额。
第7 行=第8 行+第9 行。
5.第8 行“稿酬所得免税部分”:根据相关行次计算填报。
第8 行=第4 行×(1-20%)×30%。
6.第9 行“其他免税收入”:填写居民个人取得的除第8 行以外的符合税法规定的免税收入合计,并按规定附报《个人所得税减免税事项报告表》。
7.第10 行“减除费用”:填写税法规定的减除费用。
8.第11 行“专项扣除合计”:根据相关行次计算填报。
第11 行=第12 行+第13 行+第14 行+第15 行。
9.第12~15 行“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填写居民个人按规定可以在税前扣除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金额。
10.第16 行“专项附加扣除合计”:根据相关行次计算填报,并按规定附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表》。
第16 行=第17 行+第18 行+第19 行+第20 行+第21 行+第22 行。
11.第17~22 行“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填写居民个人按规定可以在税前扣除的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专项附加扣除的金额。
12.第23 行“其他扣除合计”:根据相关行次计算填报。
第23 行=第24 行+第25 行+第26 行+第27 行+第28 行。
13.第24~28 行“年金”“商业健康保险”“税延养老保险”“允许扣除的税费”“其他”:
填写居民个人按规定可在税前扣除的年金、商业健康保险、税延养老保险、允许扣除的税费和其他扣除项目的金额。其中,填写商业健康保险的,应当按规定附报《商业健康保险税前扣除情况明细表》;填写税延养老保险的,应当按规定附报《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税前扣除情况明细表》。
14.第29 行“准予扣除的捐赠额”:填写居民个人按规定准予在税前扣除的公益慈善事业捐赠金额,并按规定附报《个人所得税公益慈善事业捐赠扣除明细表》。
15.第30 行“应纳税所得额”:根据相关行次计算填报。
第30 行=第1 行-第6 行-第7 行-第10 行-第11 行-第16 行-第23 行-第29 行。
16.第31、32 行“税率”“速算扣除数”:填写按规定适用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17.第33 行“应纳税额”:按照相关行次计算填报。
第33 行=第30 行×第31 行-第32 行。
(六)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所得税计算
无住所居民个人预缴时因预判为非居民个人而按取得数月奖金计算缴税的,汇缴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将一笔数月奖金按照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计算。
1.第34 行“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填写无住所的居民个人纳税年度内预判为非居民个人时取得的一笔数月奖金收入金额。
2.第35 行“准予扣除的捐赠额”:填写无住所的居民个人按规定准予在税前扣除的公益慈善事业捐赠金额,并按规定附报《个人所得税公益慈善事业捐赠扣除明细表》。
3.第36、37 行“税率”“速算扣除数”:填写按照全年一次性奖金政策规定适用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4.第38 行“应纳税额”:按照相关行次计算填报。
第38 行=(第34 行-第35 行)×第36 行-第37 行。
(七)税额调整
1.第39 行“综合所得收入调整额”:填写居民个人按照税法规定可以办理的除第39 行之前所填报内容之外的其他可以进行调整的综合所得收入的调整金额,并在“备注”栏说明调整的具体原因、计算方式等信息。
2.第40 行“应纳税额调整额”:填写居民个人按照税法规定调整综合所得收入后所应调整的应纳税额。
(八)应补/退个人所得税计算
1.第41 行“应纳税额合计”:根据相关行次计算填报。
第41 行= 第33 行+第38 行+第40 行。
2.第42 行“减免税额”:填写符合税法规定的可以减免的税额,并按规定附报《个人所得税减免税事项报告表》。
3.第43 行“已缴税额”:填写居民个人取得在本表中已填报的收入对应的已经缴纳或者被扣缴的个人所得税。
4.第44 行“应补/退税额”:根据相关行次计算填报。
第44 行=第41 行-第42 行-第43 行。
(九)无住所个人附报信息
本部分由无住所居民个人填写。不是,则不填。
1.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天数:填写纳税年度内,无住所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居住的天数。
2.已在中国境内居住年数:填写无住所居民个人已在中国境内连续居住的年份数。其中,年份数自2019 年(含)开始计算且不包含本纳税年度。
(十)退税申请
本部分由应补/退税额小于0 且勾选“申请退税”的居民个人填写。
1.“开户银行名称”:填写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开立银行账户的银行名称。
2.“开户银行省份”:填写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开立的银行账户的开户银行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计划单列市。
3.“银行账号”:填写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开立的银行账户的银行账号。
(十一)备注
填写居民个人认为需要特别说明的或者按照有关规定需要说明的事项。
四、其他事项说明
以纸质方式报送本表的,建议通过计算机填写打印,一式两份,纳税人、税务机关各留存一份。
所得税申报表中的营业成本包括哪些
对个人所得税有兴趣的小伙伴经常为各种申报表犯迷糊。今天,小编将为您进行归纳梳理,保证你分分钟就知道哪张报表是自己的菜。赶紧收藏起来吧~
申报前大家需要填写个人信息,这时候,就需要用到下面这两张表,大家要看清楚自己适用哪一种哟~
●《个人所得税基础信息表(A表)》
本表由扣缴单位填报,适用于扣缴单位办理全员全额扣缴申报时,填报支付所得的自然人纳税人的基础信息。
●《个人所得税基础信息表(B表)》
本表由自然人填报,适用于自然人直接向税务机关办理涉税事项时填报本人的个人基础信息。
《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表》
本表由扣缴义务人填报,适用于扣缴义务人向自然人纳税人支付除经营所得外的其他八项个人所得税应税所得时,进行全员全额(预)扣缴申报。
《代扣代缴手续费申请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相关规定,扣缴义务人依法履行代扣税款义务,税务机关对扣缴义务人所扣缴税款的百分之二,付给代扣手续费。扣缴义务人可以使用该表申请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手续费。
《单一投资基金核算的合伙制创业投资企业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表》
本表适用于选择按单一投资基金核算的合伙制创业投资企业(含创投基金)按规定办理年度股权转让所得扣缴申报时,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
《合伙制创业投资企业单一投资基金核算方式备案表》
本表适用于合伙制创业投资企业(含创投基金)选择按单一投资基金核算,按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进行核算类型备案。
个人根据不同身份类型、不同应税行为,适用不同的申报表。
先普及一个小知识:个人纳税人区分为居民个人和非居民个人,大家可以对号入座哦~
(一)个人取得除经营所得以外的其他个人所得税应税所得的情形。如表:
(二)个人取得经营所得
经营所得的征税对象,包括个体工商户业主、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合伙企业个人合伙人、承包承租经营者个人以及其他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个人。主要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在中国境内取得经营所得,办理个人所得税预缴纳税申报时,使用《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A表)》。
2.仅在中国境内一处取得经营所得,且实行查账征收的,在办理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年度汇算申报时,向税务机关报送《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B表)》。
3.在中国境内两处以上取得经营所得,办理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年度汇总申报时,向税务机关报送《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C表)》。
☀Tips:合伙企业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个人合伙人的,每个合伙人应根据自身情况分别填报《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A表)/(B表)/(C表)》。
《个人所得税减免税事项报告表》
本表适用于个人纳税年度内发生减免税事项,需要在纳税申报时享受减免税优惠的,向税务机关报送。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所得税申报表在哪里查询,所得税申报表从业人数怎么算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