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延所得税费用是指什么,递延所得税费用和当期所得税费用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周艺伟

递延所得税费用是指什么,递延所得税费用和当期所得税费用

大家好,由投稿人周艺伟来为大家解答递延所得税费用是指什么,递延所得税费用和当期所得税费用这个热门资讯。递延所得税费用是指什么,递延所得税费用和当期所得税费用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递延所得税费用计算公式

递延所得税费用在企业财务报告中占据重要地位。它关乎企业税务筹划与财务决策的准确性。本文将深入探讨递延所得税费用的概念,并详细解析其计算方法,帮助大家理解这一财务知识。

一、什么是递延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是指按照所得税准则规定当期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在会计期末应有的金额相对于原已确认金额之间的差额。即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当期发生额的综合结果,但不包括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的所得税影响。

二、递延所得税费用如何计算?

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额+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少额-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减少额-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增加额

如果某项交易或事项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应计入所有者权益,由该交易或事项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及其变化亦应计入所有者权益,不构成利润表中的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

另外,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因资产、负债的入账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其确认结果直接影响购买日确认的商誉或计入利润表当期损益的金额,不影响购买日的所得税费用。

综上所述,递延所得税费用的计算涉及多个复杂因素,需要会计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准确计算递延所得税费用,不仅有助于企业合规纳税,还能为企业的税务筹划和财务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递延所得税费用借贷方向表示什么

注:因为公众号平台更改了推送规则,如果不想错过文章,记得将我们设为“星标”,多点文末右下角的在看这样每次新文章推送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订阅列表里。

星标方法 点击上方马靖昊说会计进入主页,再点主页右上角\"...\"选择“设为星标”(账号旁显示五角星⭐标记表示成功。)

姜徽徽:马老师好,可否通俗的解说下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马靖昊:好的!

先不讲任何晦涩难懂的术语,这不是我马老师的风格,马老师就想将所有的财税东西说得谁都能懂。这样吧,先打一个比喻,所谓“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好比“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的替身,比如应交税费为100万元,税务说可以少交30万元,这样,无非就是用递延所得税负债充当一个替身从应交税费中抵减30万元,反之,税务说要多交30万元,同理,无非就是用递延所得税资产充当替身让应交税费增加30万元。不管多交少交,会计上的所得税费用都是100万元。
会计分录为:


少交时

借(增):所得税费用 100
贷(增):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70
递延所得税负债 30

多交时

借(增):所得税费用 100
递延所得税资产 30

贷(增):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30

所得税费用”小于“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就是递延所得税资产,“所得税费用”大于“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就是递延所得税负债。

会计管“所得税费用”科目,税务管“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科目,它们之间的差额就由“递延所得税”兄弟替补。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

苏怡墨1610:好想能跟马老师学会计,讲得生动形象!
一两辣鸡面一碗口蘑汤:其实都是会计准则的锅,不愿意直接向税法妥协,结果自己装B又不够成功,所以才搞出个递延。
马靖昊:正是由于咱会计人的纠结,才整出了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这档子事,它们实际上是“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的替身。

税务管“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科目,它的权大!因此,税务就要麻烦会计进行纳税调整,然后按照会计上的计税基数加减这些调整出来的暂时性差异去计算应交的所得税,关键是咱们会计也叫劲,就要坚持自己计算出来的“所得税费用”,这样,为了平衡,就只好增加“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两个科目,你税务上算你的\"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我会计上算我的\"所得税费用\",出现的递延所得税费用就是所谓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出现递延所得税收益就是所谓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上善若水木木:老师真是玩透了会计制度

,介境界
智涵起源晋诚:马老师就是我会计人生中的灯塔,指引着我走正确的道路。
xialalalalalalala:就喜欢这种简单粗暴通俗易懂。

要进一步理解好递延所得税,还得给大伙说说应付税款法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区别:
应付税款法充分体现了咱会计人表里如一地听税务的话,\"所得税费用\"与\"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完全一致;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表现出咱会计人的纠结,交税时不敢不听税务的,但做账时发泄一下,坚决不同意将所得税费用调整得与应交税费一致,因此,就整出了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两个科目。
吖瑜-YU-:正好有疑惑,百度都百度都百度不出答案,以上微博,立马看到

请叫我过儿12138:最近在做报表分析,可是累了我一个星期,当时就对所得税,递延所得税神马的不理解,自从加了马老师微博,神清气爽!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
马靖昊:其实在会计准则中,真没有必要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用一个应付税款法又简单又OK,现在整出一个递延所得税负债,不就是所谓的“少交纳”的税费吗?你会计上非得要将所得税费用多计,只好预提一个递延负债出来;同样的道理,整出一个递延所得税资产,不就是所谓的“多交纳”的税费吗?你会计上非得将所得税费用少计,只好设计一个递延资产科目出来。

就因为会计不听税务的话,所以就有了如下的说法:

从企业的资金占用角度来看,企业递延所得税负债项目如有余额,相当于占用税务局的钱,这会在短期内减少公司现金流的流出,相当于一笔融资,对企业有利;企业递延所得税资产项目如有余额,相当于当期向税局多交了税,以后虽然会抵扣少交点税,但对公司资金是一种占用。

其实这些都是人为虚幻出来的!第一,在现实中,税务局怎么会让你占用它的钱呢?第二,在现实中,你向税务局多交了税就多交了税,以后的抵扣只是你人为去计算出来的。

真是自己将自己整复杂了!

正是由于有递延所得税资产项目,净利润有时会出现大于利润总额的情况。因为所得税费用可能为负数。企业亏损时,如果预期有足额应纳税所得额可弥补亏损并经税局认可,可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减少所得税费用,这样,所得税费用可能为负数,净利润自然大于利润总额


大家所有的纠结都可以归结到《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准则,是它规定了我国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核算,要是采用应付税款法就没有这么多破事了。

我一直倡导在税务处理上采用应付税款法,不提倡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目前的“所得税会计”,所推行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实质上是放任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分离,从而使报表的编制完全遵从准则而不受税法的制约。这个出发点本身就错了!

其实,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根本就不应该存在!



递延所得税费用是什么科目

注:因为公众号平台更改了推送规则,如果不想错过马靖昊说会计的文章,记得将我们设为“星标”,多点文末右下角的在看这样每次新文章推送才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订阅列表里。

星标方法 点击页面左上角蓝色马靖昊说会计进入主页,再点主页右上角\"...\"然后选择“设为星标”(账号旁显示五角星标记表示成功。)

姜徽徽:马老师好,可否通俗的解说下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马靖昊:好的!
先不讲任何晦涩难懂的术语,这不是我马老师的风格,马老师就想将所有的财税东西说得谁都能懂。这样吧,先打一个比喻,所谓“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好比“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的替身,比如应交税费为100万元,税务说可以少交30万元,这样,无非就是用递延所得税负债充当一个替身从应交税费中抵减30万元,反之,税务说要多交30万元,同理,无非就是用递延所得税资产充当替身让应交税费增加30万元。不管多交少交,会计上的所得税费用都是100万元。
会计分录为:

少交时

借(增):所得税费用 100
贷(增):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70
递延所得税负债 30

多交时

借(增):所得税费用 100
递延所得税资产 30

贷(增):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30

“所得税费用”小于“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就是递延所得税资产,“所得税费用”大于“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就是递延所得税负债。
会计管“所得税费用”科目,税务管“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科目,它们之间的差额就由“递延所得税”兄弟替补。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
苏怡墨1610:好想能跟马老师学会计,讲得生动形象!
一两辣鸡面一碗口蘑汤:其实都是会计准则的锅,不愿意直接向税法妥协,结果自己装B又不够成功,所以才搞出个递延。

马靖昊:正是由于咱会计人的纠结,才整出了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这档子事,它们实际上是“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的替身。

税务管“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科目,它的权大!因此,税务就要麻烦会计进行纳税调整,然后按照会计上的计税基数加减这些调整出来的暂时性差异去计算应交的所得税,关键是咱们会计也叫劲,就要坚持自己计算出来的“所得税费用”,这样,为了平衡,就只好增加“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两个科目,你税务上算你的\"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我会计上算我的\"所得税费用\",出现的递延所得税费用就是所谓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出现递延所得税收益就是所谓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上善若水木木:老师真是玩透了会计制度

,介境界
智涵起源晋诚:马老师就是我会计人生中的灯塔,指引着我走正确的道路。

xialalalalalalala:就喜欢这种简单粗暴通俗易懂。

要进一步理解好递延所得税,还得给大伙说说应付税款法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区别:应付税款法充分体现了咱会计人表里如一地听税务的话,\"所得税费用\"与\"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完全一致;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表现出咱会计人的纠结,交税时不敢不听税务的,但做账时发泄一下,坚决不同意将所得税费用调整得与应交税费一致,因此,就整出了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两个科目。

吖瑜-YU-:正好有疑惑,百度都百度都百度不出答案,以上微博,立马看到

请叫我过儿12138:最近在做报表分析,可是累了我一个星期,当时就对所得税,递延所得税神马的不理解,自从加了马老师微博,神清气爽!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

马靖昊:其实在会计准则中,真没有必要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用一个应付税款法又简单又OK,现在整出一个递延所得税负债,不就是所谓的“少交纳”的税费吗?你会计上非得要将所得税费用多计,只好预提一个递延负债出来;同样的道理,整出一个递延所得税资产,不就是所谓的“多交纳”的税费吗?你会计上非得将所得税费用少计,只好设计一个递延资产科目出来。

就因为会计不听税务的话,所以就有了如下的说法:从企业的资金占用角度来看,企业递延所得税负债项目如有余额,相当于占用税务局的钱,这会在短期内减少公司现金流的流出,相当于一笔融资,对企业有利;企业递延所得税资产项目如有余额,相当于当期向税局多交了税,以后虽然会抵扣少交点税,但对公司资金是一种占用。
其实这些都是人为虚幻出来的!第一,在现实中,税务局怎么会让你占用它的钱呢?第二,在现实中,你向税务局多交了税就多交了税,以后的抵扣只是你人为去计算出来的。
真是自己将自己整复杂了!
正是由于有递延所得税资产项目,净利润有时会出现大于利润总额的情况。因为所得税费用可能为负数。企业亏损时,如果预期有足额应纳税所得额可弥补亏损并经税局认可,可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减少所得税费用,这样,所得税费用可能为负数,净利润自然大于利润总额
大家所有的纠结都可以归结到《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准则,是它规定了我国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核算,要是采用应付税款法就没有这么多破事了。我一直倡导在税务处理上采用应付税款法,不提倡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施伟-纪录感悟:马老师,您的观点如能影响实践,那是对中国经济最大的贡献!

马靖昊:我相信有这么一天!也就是未来咱们会计上不但有权管好\"所得税费用\"科目,也有权管好\"应交税费\"科目,这两个科目是由会计说了算,税务当然可以监管,这样,“所得税费用”与“应交税费”两者之间就没有差异了,那有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这些科目来折腾啊。

给大伙一条小建议:大家采用资产负债率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时,最好剔除长期待摊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等项目,原因是它们无任何变现能力。即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长期待摊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这样,更能真实反映企业的负债水平和偿债能力。

最后,我想说的是:目前的“所得税会计”,所推行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实质上是放任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分离,从而使报表的编制完全遵从准则而不受税法的制约。这个出发点本身就错了!

用精炼的语言阐述深刻的财务逻辑,如文章得到您的认可,以示鼓励。长期坚持原创不易,多次想放弃,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一路陪伴,一起地老天荒,谢谢。


人大博导事件的会计处理
库存是亏损的万恶之源!
净资产收益率的缺陷!!!
震惊!普华永道考虑裁减多达半数员工!
IPO审核重点财务问题分析
偿债!!!



递延所得税费用会计分录

在会计术语中,有一个词叫递延资产,估计大家都没怎么听说过。吧递延资产是什么意思内容?今天就带大家来了解了解,

递延资产是什么意思?

递延资产,是指本身没有交换价值,不可转让,一经发生就已消耗,但能为企业创造未来收益,并能从未来收益的会计期间抵补的各项支出。递延资产又指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应在以后年度内较长时期摊销的除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以外的其他费用支出,包括开办费、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以及摊销期在一年以上的长期待摊费用等。

递延资产这个概念跟待摊费用其实相当接近,区别在于期限问题。待摊费用是指不超过一年但大于一个月这期间分摊的费用。超过一年分摊的费用就是递延资产。 摊销就是本期发生,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产品成本共同负担的费用。摊销费用的摊销期限最长为一年。如果超过一年,应作为递延资产核算。

递延资产包括哪些?

1、开办费

开办费是企业在筹建期间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筹建期间人员的工资、差旅费、办公费、职工培训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调研费、法律咨询费及其他开办费等。但是,在筹建期间为取得流动资产、无形资产或购进固定资产所发生的费用不能作为开办费,而应相应确认各项资产。开办费应当自公司开始生产经营当月起,分期摊销,摊销期不得少于5年。

2、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

企业从其他单位或个人租入的固定资产,所有权属于出租人,但企业依合同享有使用权。通常双方在协议中规定,租入企业应按照规定的用途使用,并承担对租入固定资产进行修理和改良的责任,即发生的修理和改良支出全部由承租方负担。对租入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不构成固定资产价值,其会计处理与自有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无区别。对租入固定资产实施改良,因有助于提高固定资产的效用和功能,应当另外确认为一项资产。由于租入固定资产的所有权不属于租入企业,不宜增加租入固定资产的价值而作为递延资产处理。租入固定资产改良及大修理支出应当在租赁期内分期平均摊销。

3、长期待摊费用

是指开办费和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以外的其他递延资产。包括一次性预付的经营租赁款、向金融机构一次性支付的债券发行费用,以及摊销期在一年以上的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等。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期限均在一年以上,这与待摊费用不同,后者的摊销期限不超过一年,所以列在流动资产项目下。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递延所得税费用是指什么,递延所得税费用和当期所得税费用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