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险一金多少钱一年,五险一金多少钱一个月
大家好,由投稿人施瑶妍来为大家解答五险一金多少钱一年,五险一金多少钱一个月这个热门资讯。五险一金多少钱一年,五险一金多少钱一个月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五险一金多少钱一个月自己交
大家每个月拿工资时,都会发现有一笔钱流向五险一金。
但很多人可能都还不知道自己的这笔钱到底是怎么交上去的。
五险一金,到底每个月要交多少钱呢
一般来说,缴费基数,乘以国家规定的缴费比例,就是你每个月要交的社保费。
啥是缴费基数呢?
就是你上一年的月平均工资。
有的朋友可能会想,那万一我每个月挣100万,也是按100万交吗,岂不是太亏了!
(虽然达不到,做做梦还是可以的)
当然,缴费基数也是有范围的。
下限是:当地上一年月平均工资的60%
上限是:当地上一年月平均工资的3倍。
那缴费比例呢?
每个地区的政策和要求比例不一样,我们以在上海某企业工作的老王为例来计算一下。
他的税前工资是10000元,需要缴纳的五险一金,如下图所示:
从上边的图中可以看到,老王个人需要缴纳部分是工资的17.5%,共1750元。
而公司需要缴纳的部分是工资的34.26%,共3426元。
公司和个人两部分加起来,五险一金要缴纳我们工资的47.76%-61.76%。
哪怕是按照每个月3000元来交,一年也要交1.7万-2.2万。
3000*47.76%*12=17194元;
3000*61.76%*12=22237元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怪不得工资还没到手就瘦了一大圈,原来被“五险一金”吸走了这么多。
但如果这个时候你答应了老板的要求,把应该缴纳的五险一金换成了现金,那你可就吃亏了!
因为无论是我们个人缴纳的部分,还是公司给我们缴的,享受的钱和福利都是我们自己的。
写在最后
很多小伙伴都知道要交五险一金,但要交多少就不是很清楚了。
其实要交多少国家都是有明确规定。
大家也可以参考这篇文章,算算自己的五险一金到底要交多少。
我们最近也为大家更新了不少其他五险一金的相关知识,有时间也可以来看看哦。
我们保瓶儿根据多年的经验为大家整理了很多保险和社保的干货。
在关注保瓶儿以后,私信回复“瓶了个瓶”就能领取到相关福利了!
如果你存在任何保险的相关问题,也可以直接私信进行咨询。
我们会有专门的顾问老师替你解答。
五险一金多少钱最低标准
你有没有想过,当你生病住院,看着账单发愁时,是什么决定了你能报销多少费用?当你憧憬退休后的悠闲生活,又是什么在默默支撑着你的养老钱袋子?答案就是五险一金缴费基数。
想象一下,你和同事同时生病住院,花费差不多,但报销金额却相差不少,原因很可能就是缴费基数不同。缴费基数高,医保个人账户里的钱就多,看病买药能报销的比例和额度也更高,实实在在减轻经济负担。再说到养老,缴费基数如同你为未来生活埋下的 “种子”,基数越高,退休后每月领取的养老金就越多,晚年生活也就更有保障,不用为柴米油盐发愁。 所以,五险一金缴费基数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是我们享受各项福利待遇的关键,值得深入了解。
五险一金缴费基数,简单来说,就是计算我们缴纳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数额的重要依据。它就像是一个 “标尺”,决定着我们和单位每个月要为五险一金掏出多少钱 。一般情况下,职工的缴费基数是以上一年度本人月平均工资来确定的。这里的工资可不是单纯的基本工资,它涵盖了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多个部分,是我们劳动所得的综合体现。
举个例子,假如小李上一年度每个月的工资收入(包括各种奖金、补贴等)加起来平均是 8000 元,那么在大多数情况下,8000 元就是小李今年五险一金的缴费基数。但这个基数并不是毫无限制的,它存在上限和下限的规定,这也是为了确保社保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缴费基数是如何确定的(一)工资是基础一般来说,职工的五险一金缴费基数以上一年度本人月平均工资为依据 。这里所提及的工资,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它包含了计时工资,也就是按照工作时间来计算发放的工资;计件工资,根据完成的工作量来核算报酬;奖金,这是对职工工作表现的额外奖励,像绩效奖金、年终奖金等;津贴和补贴,比如为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劳动消耗而设立的高温津贴,以及为了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影响给予的物价补贴等;加班加点工资,是职工在法定工作时间之外继续工作所获得的报酬;还有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例如因病、工伤、产假等原因,按计时工资标准或一定比例支付的工资 。通过将这些收入项目综合起来计算月平均值,便能确定缴费基数。
假设小张在一家企业工作,上一年度他每月的基本工资是 5000 元,每月还有 500 元的交通补贴和 300 元的餐补,季度奖金平均到每个月是 1000 元,偶尔加班获得的加班工资一年总计 6000 元,平均每月 500 元。那么小张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为(5000 + 500 + 300 + 1000 + 500)= 7300 元,7300 元就是小张今年五险一金的缴费基数(在不考虑上下限的情况下)。
(二)上下限的限制虽然工资是确定缴费基数的基础,但这个基数并非毫无限制,它存在上限和下限的规定。通常情况下,当地会以社会平均工资为参照来设定缴费基数的范围。下限一般是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 60%,上限则为 300% 。这样的设定主要是为了保障社保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对于工资较低的职工,设定下限能确保他们也能享受到一定程度的社保保障;而对于高收入职工,设定上限可避免社保缴费差距过大,同时也有助于保障社保基金的收支平衡。
举例来说,某地区上一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为 6000 元,那么缴费基数下限就是 6000×60% = 3600 元,上限为 6000×300% = 18000 元 。若小王每月工资为 3000 元,低于下限 3600 元,此时他的缴费基数就按照 3600 元来确定;小李每月工资为 10000 元,处于上下限之间,就以 10000 元作为缴费基数;而小赵每月工资高达 20000 元,超过了上限 18000 元,那么他的缴费基数则为 18000 元。
(三)特殊情况说明新入职员工由于没有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作为参考,一般以首月全月工资收入作为缴费基数。若进入新单位首月工作未满全月,月缴费基数按当月实际工资性收入核定,但次月起单位仍应按照职工全月的工资性收入核定缴费基数并进行调整 。在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协商一致的情况下,首月也可以按照全月的工资性收入核定月缴费基数 。
对于工资发生变动的员工,如果工资变动发生在社保缴费基数申报周期内,有的地区规定可在次月按照新工资调整缴费基数;若不在申报周期内,可能需等到下一次申报周期,如每年的特定月份(如 7 月)统一调整 。
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社保时,缴费基数有着不同的规定。他们可以在当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 60% 至 300% 之间,根据自身经济状况自主选择缴费档次 。选择较低的缴费基数,当下的缴费压力会相对较小,但未来领取的养老金和医保待遇也会相应较低;而选择较高的缴费基数,虽然当下缴费负担加重,但退休后能获得更丰厚的养老金,医保待遇也更好 。例如,某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为 5000 元,灵活就业人员小陈经济条件一般,选择按 60% 即 3000 元作为缴费基数;而经济状况较好的小吴,为了退休后有更高的养老金,选择按 300% 即 15000 元作为缴费基数 。
个人工资的变动对五险一金缴费基数有着直接的影响 。当工资上涨时,如果新工资仍处于当地社保缴费基数的上下限范围内,缴费基数通常会随之提高。例如,小王原本月工资为 6000 元,缴费基数也是 6000 元 ,若他的工资上涨到 8000 元,且当地缴费基数上限高于 8000 元,那么他的缴费基数就会调整为 8000 元。这意味着小王和单位需要缴纳更多的社保费用和公积金。从长远来看,缴费基数提高,未来小王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也会相应增加,因为养老金的计算与缴费基数密切相关;在医保方面,个人账户里每月存入的金额也会增多,看病买药时可使用的资金更充足;住房公积金账户里的钱变多,在购房时申请贷款的额度可能会更高,减轻购房压力 。
相反,若工资下降,在同样符合缴费基数上下限规定的情况下,缴费基数会降低。比如小李原来月工资 10000 元,缴费基数为 10000 元,由于公司效益不佳,工资降至 7000 元,缴费基数也会随之调整为 7000 元 。此时,小李和单位缴纳的费用减少,但这也会导致他未来社保待遇和公积金账户金额的降低,退休后养老金领取减少,医保个人账户入账金额变少,公积金贷款额度受限 。
(二)地区政策差异不同地区的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存在差异,这直接导致了五险一金缴费基数的上下限各不相同 。通常来说,经济发达地区的社会平均工资较高,其缴费基数的上下限也会相应提高;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社会平均工资相对较低,缴费基数的上下限也就较低 。
以上海和石家庄为例,上海作为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2024 年社保缴费基数上限为 36921 元,下限为 7384 元 ;而石家庄所在的河北省,2024 年社保缴费基数上限为 19603 元,下限为 3921 元 。可以看出,两地缴费基数上下限差距较大。这意味着在上海工作的职工,如果工资较高,缴费基数可能会达到上限 36921 元,每月缴纳的五险一金费用会相对较多;而在石家庄,即使工资较高,缴费基数上限也仅为 19603 元,缴费金额相对较少 。这种地区差异使得不同地区的职工在享受社保待遇和公积金福利时也会有所不同 。
(三)企业经营状况企业经营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五险一金缴费基数 。当企业经济效益良好时,出于吸引和留住人才、提升员工福利等考虑,可能会主动提高员工的缴费基数 。例如,一家科技企业在盈利颇丰的情况下,决定将员工的缴费基数从原本的按照工资下限缴纳调整为按照实际工资足额缴纳 。这对员工来说是个好消息,他们未来的社保待遇和公积金积累都会得到提升 。
然而,当企业经营困难时,可能会面临资金紧张的问题,为了降低运营成本,有的企业可能会在合规的前提下,采取一些措施,如维持较低的缴费基数甚至申请缓缴社保费用 。但这种做法可能会影响员工当前和未来的权益,导致员工社保待遇水平降低,公积金账户积累减少,进而影响员工的生活保障和购房计划等 。当然,企业在进行这些操作时,需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与员工进行充分沟通 。
缴费基数不准确怎么办(一)自查方法为了确保自身权益,我们需要定期自查五险一金缴费基数是否准确。最便捷的方式之一就是查看工资条,工资条上通常会清晰列出五险一金的缴费基数、个人缴纳金额等信息,仔细核对这些数据,就能初步判断缴费基数是否存在问题。例如,如果你的工资条显示社保缴费基数远低于你的实际月平均工资,那就可能存在异常 。
利用社保公积金查询平台也是不错的选择。如今,许多城市都提供了线上查询服务,你可以登录当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或公积金管理中心网站,通过注册登录个人账号,在相关板块中查询缴费基数明细 。以北京市为例,职工可登录北京市社会保险网上服务平台,点击 “个人权益记录”,再选择 “参保人员缴费信息查询”,即可查看社保缴费基数。另外,还可以通过手机 APP 进行查询,如当地社保部门推出的官方 APP 或支付宝、微信等平台上的城市服务功能,操作简便,随时随地都能了解自己的缴费情况 。
(二)维权途径倘若发现缴费基数与实际工资不符,首先要与单位进行沟通协商 。可以向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或财务部门反映情况,以平和、理性的态度说明问题,并要求其按照规定如实申报社保基数并补缴差额 。同时,向单位出示相关法律法规依据,如《社会保险法》中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社会保险费,提醒单位履行应尽的义务 。很多时候,通过友好协商,问题能够得到妥善解决 。
要是协商无果,你可以向社保部门、公积金管理中心投诉举报 。投诉时,需要准备好相关证据材料,如劳动合同,用以证明你与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工资条或银行代发工资明细,清晰显示你的实际工资收入;还有能证明劳动关系以及可以确定缴纳社会保险费基数的其他材料 。之后,携带这些材料前往当地社保经办机构或公积金管理中心的服务窗口,填写投诉表格,详细说明投诉事项 。也可以拨打 12333 社保热线或 12329 住房公积金热线进行电话投诉,按照语音提示操作,向工作人员反映问题 。部分地区还开通了线上投诉渠道,比如社保和公积金管理部门的官方网站或 APP 上的在线举报功能,方便快捷 。相关部门在接到投诉后,会对单位进行调查核实,如果情况属实,将责令单位改正并补缴差额,情节严重的还会对单位进行处罚 。
总结与建议五险一金缴费基数的确定方法看似复杂,但只要我们掌握了工资、上下限以及特殊情况的规定,就能清晰了解自己的权益。缴费基数不仅影响我们当下的工资收入,更与未来的养老、医疗等福利待遇紧密相连,它是我们生活保障的重要基石 。建议大家关注自己的五险一金缴费基数,定期自查,确保权益不受侵害。若遇到问题,及时与单位沟通或通过合法途径维权 。在工作选择和职业规划中,也可以将五险一金的缴纳情况作为重要考量因素,为自己的未来生活增添一份保障 。同时,合理规划个人财务,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充分利用好五险一金带来的福利,让这份保障真正发挥作用 。
给员工交五险一金多少钱
京东黑板报官方公众号19日上午发文称,自2025年3月1日起,京东将逐步为京东外卖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为兼职骑手提供意外险和健康医疗险。
那么,这五险一金一共是多少钱呢?让我们来一起算一下吧。
在深圳,缴纳五险一金的金额取决于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以基数下限和上限为例,具体情况如下:
以缴费基数下限计算社保部分养老保险:深圳户籍单位缴纳 4492×16%+4492×1%=718.72 元,个人缴纳 4492×8%=359.36 元。非深圳户籍单位缴纳 4492×16%=718.72 元,个人缴纳 4492×8%=359.36 元。
医疗保险(职工一档):单位缴纳 6733×5%=336.65 元,个人缴纳 6733×2%=134.66 元。
生育保险:单位缴纳 6733×0.5%=33.665 元,个人无需缴纳。
失业保险:单位缴纳 2360×0.8%=18.88 元,个人缴纳 2360×0.2%=4.72 元。
工伤保险:以行业最低费率 0.2% 计算,若单位工资总额以 100000 元为例,单位缴纳 100000×0.2%=200 元,个人无需缴纳。
公积金部分:单位和个人最低各缴纳 2360×5%=118 元。合计:深圳户籍单位最低缴纳约 1326.915 元,个人最低缴纳约 516.74 元。非深圳户籍单位最低缴纳约 1315.915 元,个人最低缴纳约 516.74 元。
以缴费基数上限计算社保部分养老保险:单位缴纳 27501×16%+27501×1%=4675.17 元(深圳户籍),27501×16%=4400.16 元(非深圳户籍),个人缴纳 27501×8%=2200.08 元。
医疗保险(职工一档):单位缴纳 33666×5%=1683.3 元,个人缴纳 33666×2%=673.32 元。生育保险:单位缴纳 33666×0.5%=168.33 元,个人无需缴纳。
失业保险:单位缴纳(以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为基数)按 27927×0.8%=223.416 元,个人缴纳 27927×0.2%=55.854 元。
工伤保险:以行业最高费率 1.4% 计算,若单位工资总额以 100000 元为例,单位缴纳 100000×1.4%=1400 元,个人无需缴纳。
公积金部分:单位和个人最高各缴纳 43659×12%=5239.08 元。合计:深圳户籍单位最高缴纳约 13389.296 元,个人最高缴纳约 8168.334 元。非深圳户籍单位最高缴纳约 13114.206 元,个人最高缴纳约 8168.334 元。
缴纳五险一金应该有多少钱?
上海五险一金多少钱
“最低工资又涨了!”每当看到这样的新闻,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到手的钱能多多少?”但你可能不知道,不同城市的最低工资标准里,藏着一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尤其是“五险一金”的扣除方式。北京和上海的员工到手工资本质上可能比其他城市高,而江苏的规则又有些不同……今天我们就用最简单的方式,帮你理清这些关键问题。
什么是最低工资标准
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
最低工资的“三种算法”
最低工资标准看似简单,但各地对“五险一金个人部分”的规定差异很大。简单来说,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a.“到手前扣钱”模式(大多数省份)比如深圳、天津、山东等地:
最低工资=应发工资
企业会从最低工资中扣除你个人i要交的社保(养老、医疗、失业)和公积金。
举例:如果当地最低工资2000元,你每月社保公积金个人部分共500元,实际到手约1500元。
b.“到手后另算”模式(北京、上海、海南)
最低工资=实发工资
企业必须保证你拿到手最低工资,因此你的工资必须再加算社保和公积金的个人部分。
举例:上海最低工资2690元,你实际到手不能低于2690元,个人负担的社保公积金由公司另外支付。
c.“折中模式”(江苏)
最低工资包含社保,但不含公积金
企业从最低工资中扣除社保,但公积金需要单独计算。
举例:江苏某地最低工资2280元,只能扣除社保,到手约2000元
换城市工作:别被最低工资的数字“骗了”
很多人会直接用最低工资对比不同城市的收入水平,比如看到北京最低工资2420元、成都2100元,以为北京只比成都高320元,但实际情况可能是:
北京:2420元是到手工资,公司另付约785元社保公积金
成都:2100元是应发工资,扣除社保公积金后到手仅1732元
看似北京工资高14%,实际到手却多出40%!
最低工资不仅是数字,更关乎每个人的生活保障。无论是找工作还是谈薪资,一定要看清规则,算清“到手能拿多少钱”。毕竟,这才是真正能用来支付房租、买菜吃饭的钱。
小贴士:如果你不确定当地政策,可以直接拨打1233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热线咨询。保护自己的权益,从了解规则开始!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五险一金多少钱一年,五险一金多少钱一个月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