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和纪律审查的区别,政务立案与留置的区别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马春志

一、留置和纪律审查的区别

留置和纪律审查存在以下区别:

(一)性质方面

1. 留置是一种监察措施。监察机关对被调查人采取留置措施,这是为了调查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限制被调查人的人身自由以便深入调查案件事实。

2. 纪律审查是党组织对党员干部违反党的纪律的行为进行审查的党内措施,重点在于审查党员是否遵守党的纪律规定,主要是党内的自我监督和纪律维护。

(二)适用对象

1. 留置适用于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的被调查人。

2. 纪律审查的对象是违反党纪的党员干部。

(三)依据的法律法规

1. 留置依据的是监察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在监察体制框架下依法进行操作。

2. 纪律审查依据党内纪律规定,如《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来开展工作。

二、政务立案与留置的区别

政务立案和留置存在以下区别:

1. 性质不同。政务立案是监察机关对公职人员涉嫌职务违法犯罪进行调查的一种启动程序,表明开始对公职人员的相关行为进行正式调查。而留置是一种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性措施。

2. 目的有所差异。政务立案目的在于查明公职人员是否存在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行为。留置主要目的是为了保障调查工作顺利进行,防止被调查人逃跑、自杀、串供、伪造证据等妨碍调查的行为发生。

3. 适用条件不同。政务立案适用于监察机关发现公职人员存在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线索等需要调查处理的情形。留置则适用于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且已掌握部分违法犯罪事实及证据,仍有重要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查等特定条件的被调查人。

三、如何留置审讯

留置审讯是一种严格的法律措施,有着明确的法定程序和要求。

(一)适用条件

1. 被调查对象必须是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的人员。这意味着要有一定的证据或线索表明其存在相关违法犯罪行为的嫌疑。

2. 留置的情形需符合监察法规定的相关情形,例如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其可能逃跑、自杀、串供等妨碍调查的行为时可以考虑留置。

(二)程序要求

1. 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批程序。一般要由监察机关领导人员集体研究决定,报上一级监察机关批准等一系列流程,以确保权力不被滥用。

2. 在留置期间,要保障被留置人员的基本权利,包括饮食、休息、医疗等方面的权利。同时,对留置的期限也有明确规定,不能无限制地延长留置时间。

3. 留置场所应当符合一定的安全、规范等要求,以确保整个留置审讯过程合法、有序、安全地进行。

需要注意的是,留置审讯是监察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重要手段,必须严格依法依规进行操作。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留置和纪律审查的区别是什么

留置和纪律审查的区别和联系

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和留置区别

留置和纪律审查的区别在于

纪律审查和监察与留置

纪检留置程序

留置和接受审查调查是一样吗?

留置和纪律审查的区别和联系

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与留置的区别

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与留置

政务立案与留置的区别是什么

政务立案与留置的区别在哪

政务立案与留置的区别和联系

立案与留置的关系

立案与留置有什么区别

立案与留置时间差

留置和立案有先后顺序吗

留置立案侦查什么意思

行政案件留置时间

留置在立案前还是立案后

来源:中国法院网-如何留置审讯,留置案件审讯的感悟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