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2018年3月,李师傅经人介绍,到某金属门窗制造公司工作,双方口头约定了工作任务、薪酬待遇,但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2018年9月,李师傅辞职,并要求公司支付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第二倍工资。
公司表示,李师傅入职时,便向他发放了服务证,上面记载了工作单位、照片、 姓名、职位等信息,足以证明李师傅是公司职工,与公司存在劳动关系,因此,服务证就代表了书面劳动合同,公司不应支付双倍工资。双方发生争议,李师傅为此提起劳动争议仲裁申请。
结果
仲裁委支持了李师傅要求公司支付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第二倍工资的主张。
律师解析
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法律明确了用人单位支付双倍工资的要件, 是在法定期限内没有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而发放服务证,并不作为“除外”条件。
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件或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服务证显然不具备这些条款。劳动合同和服务证是两个概念。服务证是表示一个人在某单位工作的证件,供职工上班时使用。它不能反映且无法确定该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义务。而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
另外,根据原劳动部的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只能作为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的可参照凭证之一,而不能作为劳动合同。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服务证不能替代书面劳动合同吗
●服务证不能替代书面劳动合同怎么办
●服务证怎么写
●服务证不能替代书面劳动合同的原因
●服务证是什么用处
●服务证是什么意思
●服务行业可以签劳务合同吗
●服务协议可以作为劳动合同吗
●服务证不能替代书面劳动合同怎么办
●服务证明书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