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比例个人缴费比例,医保比例报销怎么算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安鹏

医保比例个人缴费比例,医保比例报销怎么算

大家好,由投稿人安鹏来为大家解答医保比例个人缴费比例,医保比例报销怎么算这个热门资讯。医保比例个人缴费比例,医保比例报销怎么算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医保比例单位和个人

社保知识,小龙虾今日分享第1182期,欢迎关注!

在我们的生活中,医保就像是一把保护伞,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而医保报销比例,更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首先,咱们来聊聊城镇职工医保的报销比例。

一般来说,在职职工在三级医院的报销比例能达到 70%左右,而退休职工往往会更高一些,大约在 80%上下。

比如说,小李是一位在职职工,因病在三级医院住院治疗,花费了 10 万元,其中大概8万元可以报销,按照 70%的报销比例,他能报销 5.6 万元左右。

再看看城乡居民医保,其报销比例相对会低一些。

在一级医院,报销比例可能在 60%左右。

小王是一位城乡居民医保的参保者,在当地的社区医院看病花费了 5000 元,其中大概4000元可以报销,按照 60%的比例,能报销2400 元。

如果是特殊人员,可以报销到90%,一般情况下出院即可自动办理,个人无需操心。

专家指出,医保报销比例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比如就医的医院级别,级别越高,报销比例可能相对越低;还有使用的药品和诊疗项目,如果是在医保目录范围内,报销比例就高,反之则无法报销;还有起付线影响;是否异地治疗等等情况。

总之,了解医保报销比例对于我们每个人都十分重要。它能让我们在面对疾病时,心里更有底,也能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医疗支出。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起来,让医保这把保护伞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医保比例怎么计算的

职工和居民

为什么报销比例不一样?

在不同医院看病

报销比例为什么有差异?

到底哪些因素在影响医保报销比例?

事实上,影响医保报销比例的

主要有以下三个因素

1

参保险种

2

就医医院

3

参保地

参保险种

参保险种不同,报销比例不同。

职工医保

一月一缴,年均缴费几千元;主要面向在职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

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保障水平相对较高,涵盖门诊、住院等医疗费用报销,能为参保人提供较为全面的医疗保障。

城乡居民医保

一年一缴,年均缴费几百元;覆盖城乡未参加职工医保的居民,包括未成年人、老年人、无业人员等。

个人缴费为主,政府给予适当补贴。

报销比例相对职工医保稍低,但同样为居民在医疗方面提供重要支持。

在同一定点医疗机构,职工医保的报销比例要高于居民医保。

就医医院

同一身份的参保人在不同等级的定点医疗机构里产生的医疗费用,医保的报销比例有所差异,通常基础医疗机构高于二级医疗机构高于三级医疗机构。

小病去社区医院,大病进二、三级医院,多报销少花钱,快捷方便!

参保地

参保地不同,报销比例也不同。

医保实施属地管理原则,各统筹区经济水平和医保基金的收支水平不同,因此各地医保报销比例的规定也不尽相同。

此外,参保人员在参保地就医与在异地就医,医保报销比例也是不同的。

具体可咨询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

长期在外地居住、工作或随子女居住等原因需要到外地就医,可以及时办理异地备案手续,就能享受相应的医保待遇。

温馨提醒

雄安新区2025年度城乡居民医保

参保缴费已经开始

请大家按时缴费

转自:政通雄安综合中国医疗保险微信公众号(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 政通雄安

医保比例调整政策

眼下正处于2018年度社会保险集中缴费期,记者从市社保服务中心获悉,不少市民对医疗保险的报销标准和比例不太清楚。昨日,记者特别采访市社保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针对市民的疑问进行解答。

据了解,医疗保险分为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参保类别不同,缴费标准、报销标准等均有不同。

根据职工医保的起付标准和报销比例规定,职工医保起付标准一、二、三级医院分别为400元、700元、900元。起付标准以上到1万元的部分,个人负担比例为一级医院10%、二级医院15%、三级医院20%;1万元到4万元部分,个人负担比例为一级医院8%、二级医院10%、三级医院12%。

超过4万元的部分实行医疗保险大额救助,最高支付限额为46万元。具体救助比例分段确定:医疗费用超过4万元至24万元部分的救助比例为90%,超过24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救助比例为80%。退休人员住院医疗费用起付标准和年度支付限额与在职职工相同;超过起付标准的部分,个人负担比例为在职职工的一半。

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起付标准,一、二、三级医院分别为300元、500元、800元。一个自然年度内,参保居民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住院医疗费用,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按照不同缴费档次予以支付。

参保居民按照一档缴费的,年度最高支付限额为20万元。支付比例分别为:一级医院80%、二级医院60%、三级医院50%。

参保居民按照二档缴费的,年度最高支付限额为30万元。住院医疗费用超过起付标准至4万元(含4万元)部分,支付比例分别为:一级医院80%、二级医院65%、三级医院55%;超过4万元至年度最高支付限额部分,支付比例分别为:一级医院80%,二、三级医院70%。

参保居民住院医疗费用经居民基本医保规定的比例报销后,个人累计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超过1.2万元起付标准的部分,大病保险给予再补偿。个人累计负担的合规医疗费1.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部分,给予50%的补偿;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部分,给予60%的补偿;20万元以上的部分,给予65%的补偿。年度最高补偿限额30万元。参保居民在威海市定点医疗机构出院结算时,符合居民大病保险补偿政策的部分均实行即时结算。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报销比例指的是符合规定范围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如果住院时使用一些目录范围之外的自费药品等,医保是不能报销的。

参保居民在本市行政区域外因急症、危症及意外伤害和转外就医发生的住院医疗费用,纳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部分,先由个人负担10%,剩余部分按照三级医院的起付标准和支付比例支付。

医保比例是多少


最近一段时间,小保听见了不少类似这样的疑问:“怎么我的实际报销比例只有这么一点?政策不是规定可以报销到80%吗?怎么我算着只有60%呢?”“我这次实际报销比例根本没达到政策规定的报销比例!到底咋回事!”


提出这个问题的参保人,实际上是还没有弄清楚政策规定的报销比例究竟是怎么算的。接下来,就让小保为您答疑解惑!


政策规定报销比例≠实际报销比例

首先,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需要参保人搞清楚。我们的医疗总费用实际上可以分成两大部分:可报费用(医保政策内费用)和不可报费用(医保政策范围外费用)。可报费用为使用医保三大目录内的医疗服务项目、药品、耗材产生的费用;不可报费用则为使用医保三大目录外的医疗服务项目、药品、耗材产生的费用。


而我们通常所指的政策规定的报销比例,是只在可报费用中发生的。


在可报费用中,通常又包括不可报部分和可报部分。不可报部分通常包括起付线和医保三大目录内的个人自付部分等等。Ps.医保三大目录内的医疗服务项目、药品、耗材,分为甲乙两类,甲类百分百纳入报销范围后按比例报销,乙类个人自付比例以文件具体要求为准(如某乙类项目1000元,个人自付10%,则100元属于乙类先自付),剩下的,就是可报部分啦!

举个例子

李大爷作为退休职工可以享受90%的报销比例,那么他【最终需要支付的费用】=【不可报费用】+【可报费用中的不可报部分+可报费用中的可报部分×(100%-90%)】。(敲黑板!)


错误理解

许多参保人所理解的【最终需要支付的费用】=【总费用×(100%-90%)】是不准确的哟~


如果您还看的云里雾里,小保就再为您举一个更加具体的例子!

(点击查看大图)


上图中的患者产生了1439.35元的医疗总费用,其中不可报费用(即使用医保三大目录外的医疗服务项目、药品、耗材产生的费用)为114.7元;剩余的1324.65元则为可报费用。


可报费用1324.65由三个部分组成:

①乙类先自付(可报费用中的不可报部分):3.71元。


②超药品支付价格自付(可报费用中的不可报部分):54.58元。


③统筹部分(可报费用中的可报部分):1266.36元。

按相应参保类型三级医院退休人员对应的报销比例65%,第三部分中可报费用中的可报部分可报销1266.36×65%=823.13元,这部分即医保政策报销费用。


那么参保人【最终需要支付的费用】=【不可报费用】+【可报费用中的不可报部分+可报费用中的可报部分×(100%-65%)】=【114.7】+【3.71+54.58+1266.36×35%】=616.22元。

实际报销比例影响因素多

需要特别提醒大家的是,起付线、封顶线、医保目录等外,还有一个因素同样影响医疗保障费用报销多少——是否使用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中选药品。


为什么呢?

国家组织开展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药品一旦中选,价格将大幅下降,有效地减轻了参保人的负担,而非中选药品价格远远高于中选药品。


集中带量采购的中选品种和非中选品种有规定的支付标准。对于集中带量采购中选药品,在医保目录范围内的以集中带量采购中选价格作为医保支付标准。对于集中带量采购非中选药品,原则上以集中采购中选价作为该通用名药品的支付标准(具体支付标准由省级部门制定,全省统一)。


集中带量采购中选品种和非中选品种的统筹基金结算:统筹基金以医保支付标准作为结算基准,根据职工医保或居民医保相关政策按比例报销。患者使用价格高于支付标准的药品,超出支付标准的部分由患者自付,支付标准以内部分由患者和医保基金按比例分担。患者使用价格低于支付标准的药品,按实际价格由患者和医保基金按比例分担。与直接刷医保卡相比,用统筹基金报销时由于患者需自付一部分费用,患者误以为报销比例降低。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有的参保人在使用某批次集中带量采购药品的时候,因部分集中带量采购非中选药品报销比例金额降低,而出现自付费用上的差额。


患者最终需要支付的费用与许多因素都息息相关,医保政策报销比例只是其中起作用的一环,起付线、封顶线、医保目录、是否使用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中选药品等都对最终支付费用的多少影响很大。因此,不能单纯把医保政策报销比例和实际报销比例混为一谈哦~


小总结

各位参保人就医时,一定要与医生加强沟通,尽量使用医保目录内药品、诊疗项目、医用耗材及集采中选药品,既能保证疗效,自费还少哟~

来源 | 武汉医保

编辑 | 崔秀娟 高鹏飞

热点文章

• 医保报销比例是多少?事关这三个因素→

• 哪些医疗费用能报销?医保“三目录”告诉您!

• 医保统筹支付、个人自付、个人自费……都是啥意思?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医保比例个人缴费比例,医保比例报销怎么算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