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合同存在纠纷包括什么,保证合同纠纷怎么提起诉讼

债权债务 编辑:孙延翔

一、保证合同存在纠纷包括什么

保证合同纠纷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保证合同主体方面的纠纷。比如保证人主体资格不符合法律规定,像国家机关一般不得作为保证人,若其违规提供保证就可能引发纠纷;或者保证人身份存在争议,如未经授权擅自以他人名义提供保证。

二是保证合同内容方面的纠纷。保证范围不明确,可能导致在承担保证责任时就具体责任范围产生争议;保证期间约定不明,会影响债权人行使权利的时间和保证人承担责任的期限界定。

三是保证责任承担方面的纠纷。例如主债务履行情况存在争议,影响保证人是否需要承担保证责任的判断;多个保证人之间的责任分担不明确,当需要承担保证责任时,各保证人对于承担份额容易产生分歧;还有保证人在承担保证责任后向债务人追偿时遇到阻碍等情况,也会引发纠纷。

二、保证合同纠纷怎么提起诉讼

提起保证合同纠纷诉讼,需按以下步骤进行:

其一,确定管辖法院。一般应向被告住所地或者保证合同履行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若合同对履行地有明确约定,依约定确定;未约定的,可根据具体情况依法确定。

其二,准备诉讼材料。包括起诉状,需写明原被告的基本信息、诉讼请求、事实与理由等;保证合同及相关证据,如能证明保证关系成立、保证范围、履行情况等的各类材料,像书面保证协议、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等。

其三,向法院递交诉讼材料。法院在收到材料后,会进行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予以受理并通知当事人缴纳诉讼费用。

其四,参加诉讼程序。包括参加庭审,在法庭上进行陈述、举证、质证、辩论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法院会根据审理情况作出判决。

若对一审判决不服,还可在规定期限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进入二审程序。

三、保证合同的期限有多长

保证合同的期限分为保证期间和诉讼时效两个方面:

保证期间:保证期间是确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间,不发生中止、中断和延长。当事人可以在保证合同中自行约定保证期间。若未约定,一般保证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6个月;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期间同样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6个月。若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主债务履行期限或者与主债务履行期限同时届满的,视为没有约定;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6个月。

诉讼时效: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起算时间因保证方式不同而有所区别。一般保证中,从保证人拒绝承担保证责任的权利消灭之日起算;连带责任保证中,从债权人请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之日起算。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适用普通诉讼时效期间,通常为3年。

总之,保证合同期限需根据具体约定和法律规定来确定,当事人应明确相关约定以保障自身权益。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保证合同无效的原因及其责任

保证合同的效力问题

保证合同纠纷案例分析

保证合同效力

保证合同纠纷的管辖

保证合同的风险点有哪些

保证合同存在纠纷包括什么

保证合同应当包括哪些内容

保证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

保证合同的法律效力

保证合同纠纷怎么提起诉讼请求

保证合同纠纷的管辖

保证合同纠纷案例分析

保证合同纠纷起诉状

保证合同纠纷案由

保证合同纠纷诉状

保证合同的效力问题

保证合同的法律效力

保证合同纠纷的管辖法院

保证合同怎么拟才有效

来源:头条-保证合同的期限有多长,保证合同期限如何约定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