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条: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在实务中,对于“学历造假,是否一定构成欺诈”问题,存在以下三种观点:
(一)公司高管以欺诈手段使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该劳动合同无效
一个人的学历及工作经历,是一个人学习能力、工作经验的客观体现,也是用人单位甄选聘用者以及确定薪资报酬的重要指标,劳动者负有如实向用人单位告知真实学历及工作经历的基本诚信义务。用人单位对高管的学历、工作经验、工作成果等要求必然会高于普通员工。公司高管入职时提交虚假的学历证明,使用人单位陷入错误认识从而与其订立劳动合同,其行为严重违反诚实信用原则,也违反前述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有权主张双方劳动合同无效。
(二)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时不以学历为录用条件,无法证明用人单位因学历造假陷入认识错误而因此签订合同,则劳动合同不因学历造假而无效
用人单位若无证据证明其在招聘劳动者时将学历作为录用条件,亦无证据证明签订劳动合同时违背了其真实意思表示,法院一般不会支持用人单位提出的合同无效主张。
(三)员工虽通过伪造学历得到工作,但出于保护劳动者的考虑,若劳动者在工作中胜任职位,而用人单位未积极履行审查义务,未及时对伪造学历提出主张,则不认为劳动合同无效
法院认为:劳动者有如实提供入职信息的诚信义务,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资历亦有注意审查之义务,故虚假学历对劳动合同效力的影响应有一个合理期限,不宜在劳动关系持续很长时间后仍以学历造假作为劳动合同无效或者解除合同的事由,否则对劳动者亦不公平。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学历造假合同有效吗
●学历造假属于欺诈吗?
●学历造假有赔偿吗
●学历造假的法律责任
●学历造假的法律后果
●学历造假属于什么行为
●学历造假构成犯罪吗
●学历造假怎么处理
●学历造假属于欺诈吗?
●学历造假属于诈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