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合同无效有没有工资
劳动合同无效,劳动者依然可以获得工资。具体分析如下:
一是法律依据。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这是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基本权益,避免因劳动合同无效而使劳动者的劳动成果被无端剥夺。
二是报酬标准。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也就是说,要根据与该劳动者工作岗位、工作内容等相近的其他劳动者的报酬水平来确定其应得的工资。
三是特殊情况。若用人单位存在过错导致劳动合同无效,比如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等,除支付工资外,还可能需承担其他法律责任,如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总之,劳动合同无效不影响劳动者获得相应工资,其合法权益应得到保障。
二、劳动合同无效有经济补偿金吗
劳动合同无效时,是否有经济补偿金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若劳动合同无效是因用人单位的过错导致,比如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从而致使劳动合同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补偿标准依照劳动合同法关于经济补偿的规定执行,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若劳动合同无效是劳动者自身过错造成,例如劳动者提供虚假学历等欺诈行为导致合同无效,一般情况下用人单位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此外,即便劳动合同无效,但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用人单位仍应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并支付劳动报酬给劳动者。总之,劳动合同无效后经济补偿金的支付需依据导致合同无效的过错方等因素综合判定。
三、劳动合同无效与合同无效的区别
劳动合同无效与合同无效存在多方面区别:
其一,适用法律不同。劳动合同无效主要依据劳动法律法规,如《劳动合同法》,侧重于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考虑劳动领域的特殊情况;普通合同无效主要依据《民法典》合同编相关规定,强调平等主体间的意思自治和交易秩序。
其二,主体不同。劳动合同的主体是特定的,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是劳动者,双方存在管理与被管理的隶属关系;普通合同主体更为广泛,可包括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等各类平等主体,主体间一般不存在隶属关系。
其三,无效情形有所差异。劳动合同无效情形包括以欺诈、胁迫手段或乘人之危订立且损害国家利益,用人单位免除自身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等;普通合同无效情形主要有一方欺诈、胁迫损害国家利益,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等,但更侧重于对合同交易公平性和合法性的考量。
其四,法律后果不同。劳动合同无效后,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支付劳动报酬;普通合同无效后,通常是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等。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劳动合同无效有没有工资赔偿
●劳动合同无效有没有工资发放
●劳动合同无效等于没签吗
●劳动合同无效还需要解除吗
●如果劳动合同无效如何赔偿
●劳动合同无效可以申请补偿吗
●劳动合同 无效
●劳动合同无效的情况
●劳动合同无效还需要解除吗
●劳动合同无效后的法律后果法律规定
●劳动合同无效有经济补偿金吗合法吗
●劳动合同无效可以申请补偿吗
●劳动合同无效的赔偿
●无效劳动合同需要赔偿经济损
●劳动合同无效后还能获得报酬吗
●劳动合同 无效
●劳动合同 无效
●劳动合同无效需要解除吗
●如果劳动合同无效如何赔偿
●劳动合同无效的处理
来源:临律-劳动合同无效与合同无效的区别,劳动合同无效等于没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