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用期期间可以走吗
试用期期间劳动者可以离职。具体分析如下: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享有辞职权。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这里的通知,既可以是书面形式,也可以是口头形式,但为避免后续纠纷,建议尽量采用书面形式。
通知用人单位后,劳动者需按照用人单位的相关规定,完成工作交接等手续。在试用期内,劳动者有权自主决定是否继续在该单位工作,如果觉得工作不适合自己或者有其他合理原因,都可以依法提出离职申请。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劳动者有离职的权利,但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不得擅自离岗,给用人单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若因劳动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二、见习期与试用期区别是什么
见习期与试用期存在多方面区别:
一是性质不同。见习期是对应届毕业生进行业务适应及考核的一种制度,主要目的是让毕业生熟悉工作环境、业务流程等,是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过渡阶段;试用期则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建立劳动关系后,为相互了解、选择而约定的一定期限的考察期。
二是适用对象不同。见习期通常只适用于应届毕业生;试用期适用于所有初次就业或再次就业时改变工作岗位或工种的劳动者。
三是期限规定不同。见习期一般为一年;试用期则根据劳动合同期限长短有不同规定,如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四是法律后果不同。见习期满,若考核合格则转正;试用期内,若用人单位认为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可解除劳动合同。
三、法律对试用期有什么限制
法律对试用期有以下几方面限制:
其一,试用期期限限制。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其二,试用期次数限制。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即便劳动者离职后再次入职该用人单位,也不得再次约定试用期。
其三,试用期工资限制。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其四,试用期约定合同类型限制。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不得约定试用期。这些限制旨在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维护劳动关系稳定。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试用期期间可以走吗?
●试用期内可以走吗
●试用期能走人吗
●试用期期间可以直接走吗
●试用期内是不是随时可以走
●试用期期间可以随意走人么
●试用期可不可以直接走
●试用期内可以走吗
●试用期能不能直接走人
●试用期员工可以走吗
来源:头条-法律对试用期有什么限制,法律规定试用期是多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