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有证据吗,立案留置什么意思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赵伊若

一、留置有证据吗

留置是一种法定的监察措施。在留置过程中,必然是有证据依据的。

其一,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是在已经掌握了被调查人部分违法犯罪事实及证据的基础上。例如,在调查贪污贿赂等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时,通过初步的线索核查、账目审查、证人证言等方式,获取到足以表明被调查人可能存在严重违法犯罪行为的证据后,才可能依法对其进行留置。

其二,留置期间,监察机关会进一步深入调查,收集更多、更全面的证据,以确定被留置人的违法犯罪事实,从而为后续的起诉、审判等提供充分的证据支持。总之,留置措施的适用是严肃且依法依规的,背后必然有相应的证据基础。

二、立案留置什么意思

立案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及其它行政执法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自首以及自诉人起诉等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发生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决定将其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

留置是监察机关对被调查人采取的一种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性措施。被调查人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监察机关已经掌握其部分违法犯罪事实及证据,仍有重要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查,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监察机关依法审批,可以将其留置在特定场所:(一)涉及案情重大、复杂的;(二)可能逃跑、自杀的;(三)可能串供或者伪造、隐匿、毁灭证据的;(4)可能有其他妨碍调查行为的。立案留置就是在立案后,监察机关依据相关规定对被调查对象采取留置措施以利于案件的进一步调查。

三、留置权行使注意什么

留置权行使需注意以下几点:

1. 债权已届清偿期。只有当债务履行期限届满,债务人仍未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才有可能行使留置权。如果债务履行期尚未届满,债权人不得行使留置权。

2. 合法占有债务人的动产。这里强调合法占有,通过非法手段如盗窃、抢夺等占有债务人动产的,不能行使留置权。例如,在保管合同、运输合同、加工承揽合同等合法占有债务人动产的情形下,才可能依法行使留置权。

3. 留置的动产与债权属于同一法律关系。但企业之间留置的除外。这意味着通常情况下,留置的动产要与所担保的债权有直接关联,如因修理汽车产生的修理费债权,可留置该汽车,但企业之间留置动产时,可不要求动产与债权属于同一法律关系。

4. 留置财产为可分物的,留置财产的价值应当相当于债务的金额。如果留置财产价值过高,对于超出债务金额部分的财产,应当返还给债务人。

5. 要遵守法定程序。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留置权的行使,包括通知债务人等相关程序。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留置是有证据吗?

留置的证据一定是真实的吗

留置是否必须立案

留置一定有罪吗

留置后会知道案情吗

留置有案底吗

留置就一定是犯罪了吗

留置的证据一定是真实的吗

留置后的一定会搜查吗

留置是掌握证据了吗

立案留置什么意思啊

立案留置一般几天

立案和留置的区别

立案与留置时间差

立案留置后出来是否就不移交检察了

留置立案侦查什么意思

留置立案后还能出来吗

立案后留置意味什么

立案留置多久结束

立案留置后多久判刑

来源:中国法院网-留置权行使注意什么,留置权的作用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