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预售房纠纷有什么,购买了无预售证的商品房怎么办

房产纠纷 编辑:尹铭海

一、常见的预售房纠纷有什么

常见的预售房纠纷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是房屋质量纠纷。购房者在收房时可能发现房屋存在墙面渗水、地面空鼓等质量问题,影响正常居住使用,而开发商可能对维修责任和赔偿问题推诿。

二是交房时间纠纷。开发商可能因资金短缺、施工延误等原因未能按合同约定时间交房,导致购房者无法按时入住,进而引发关于违约金支付等方面的争议。

三是面积差异纠纷。实际交房面积与合同约定面积可能存在差异,若超出规定的误差范围,涉及房价款的多退少补问题,容易产生矛盾。

四是产权办理纠纷。开发商可能存在手续不全等情况,导致购房者不能按时办理房屋产权证书,影响房屋的正常交易和权益保障。

五是广告宣传与实际不符纠纷。开发商在预售时作出的关于小区配套设施、环境等宣传承诺,在交房时未能兑现,使购房者产生受骗感。

六是合同条款纠纷。合同中关于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条款可能存在模糊不清或不合理之处,引发双方争议。

二、购买了无预售证的商品房怎么办

购买了无预售证的商品房,可参考以下处理方式:

一是要求退房退款。开发商未取得预售许可证进行商品房销售,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这种情况下签订的购房合同通常是无效的。购房者有权要求开发商退还已支付的购房款,并可要求其支付相应利息,赔偿由此造成的损失。

二是追究开发商责任。可向房地产主管部门投诉举报,相关部门会依法对开发商进行查处,责令其限期整改或给予行政处罚。如果开发商的行为给购房者造成较大损失,购房者还可通过诉讼途径,要求开发商承担赔偿责任,赔偿范围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如因购房而产生的交通、误工等费用。

三是关注项目进展。若开发商后续取得了预售许可证,且购房者愿意继续购买该房屋,可与开发商协商补签正式的购房合同,以保障自身权益。但在此过程中,要注意保留相关证据,如付款凭证、购房协议等。

三、商品房预售应具备哪些条件

商品房预售需具备以下条件:

一是已交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这是确保开发商合法拥有土地开发建设权的基础,只有取得该证书,其开发建设行为才具有合法前提。

二是持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该许可证是确认有关建设工程符合城市规划要求的法定凭证,表明建设项目的规划布局、建筑设计等符合规划要求。

三是按提供预售的商品房计算,投入开发建设的资金达到工程建设总投资的25%以上,并已经确定施工进度和竣工交付日期。这能保障项目按计划推进,降低购房者风险。

四是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房产管理部门办理预售登记,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此证明是商品房可以合法预售的重要标志,未经许可进行预售是违法的。

只有同时满足上述条件,开发商才可以进行商品房预售活动,购房者在购买预售商品房时,也应注意审查这些条件是否具备,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常见的预售房纠纷有什么类型

常见的预售房纠纷有什么影响

预售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例

常见的预售房纠纷有什么特点

预售房合同纠纷

预售合同纠纷的经典案例

商品房预售合同纠纷属于什么案由

常见的预售房纠纷有什么影响

房屋预售合同纠纷管辖

房地产预售合同纠纷属于什么纠纷

购买了无预售证的商品房怎么办手续

买了无预售证的房子能退吗

购买了没有预售许可证的房子怎么办

买了没有商品房预售证的房子有什么后果

没有预售证买了房子怎么办

没有预售证买的房子受法律保护吗

没有预售证买房子违法吗

买到没有预售证的房子该怎样退款

买没有预售许可证的房子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买了没有预售许可证可以退房吗

来源:中国法院网-商品房预售应具备哪些条件,商品房预售的基本条件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