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合同法定解除
1、首先呢,让我给大家解释一下这个词——“法定解除”,它是指那些已经正式签订并生效的合同,但是在执行过程中遇到了法律上规定的一些特殊情况。
这种情况如果再继续下去的话,很可能会使得其中一方要承受很大的经济压力或者遭受严重的损失,所以法律就规定了这一方有权利去解除这份合同。
一旦解除了,那么这份合同就不再具有法律效应,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这份合同就不再受法律保护了。
2、接下来,我们来聊聊法定解除的几个特点吧。
首先,它是由法律明确规定的,只有满足了这些条件,你才能解除这份合同。
也就是说,法律规定了在什么情况下,你才有资格去解除这份合同。
然后,你需要通过行使这个解除权,才能真正地解除这份合同。
3、最后,我们来说说法定解除和约定解除之间的区别。
法定解除权其实就是一种形成权,也就是说,只要你有合法的理由,你只需要做出一个决定,就能让你们之间的法律关系消失不见。
而约定解除呢,就是你们两个人商量好或者提前约定好解除的条件,这是一种双方法律行为。
二、什么是合同的单方解除
合同的单方解除,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法定或约定事由时,一方当事人依据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单方面行使解除权,使合同关系归于消灭的行为。
具体来说,有以下要点:
一是法定解除。当出现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在履行期限届满前一方明确表示或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等法定情形时,当事人可单方解除合同。
二是约定解除。当事人在合同中事先约定了解除合同的条件,当约定的条件成就时,享有解除权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
需要注意的是,当事人行使单方解除权时,应当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对方若有异议,可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确认解除合同的效力。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解除合同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还需依照其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三、什么是合同解除
合同解除是指在合同有效成立以后,当解除的条件具备时,因当事人一方或双方的意思表示,使合同自始或仅向将来消灭的行为。
从性质上看,合同解除可分为约定解除和法定解除。约定解除是指当事人通过协商一致或者事先约定的解除条件成就时,解除合同。比如双方在合同中明确约定,若一方未能在特定时间内完成某项工作,另一方有权解除合同,当该情形出现时,即可依约定解除。
法定解除则是在法律规定的情形出现时,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常见的法定解除情形包括: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等。
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请求赔偿损失。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合同法定解除的条件和法律后果
●合同法定解除合同的规定
●合同法定解除的七种情形
●合同法定解除的构成要件
●合同法法定解除合同条件
●合同法定解除的概念
●合同的法定解除情形有哪些?
●合同法定解除合同的规定
●合同的法定解除的条件包括?
●合同的法定解除有几种情形
●合同的单方解除条件
●什么叫单方解除合同
●合同单方面解除的情形有哪些
●单方解除合同的条件和程序
●合同单方解除的条件及后果
●合同单方解除的程序
●合同单方解除权法律规定
●合同单方解除的后果
●合同法规定的单方解除合同的条件
●合同单方面解除的规定
来源:头条-什么是合同解除,合同解除的条件和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