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新政策什么时候开始实施,个人养老金抵扣个税新政
大家好,由投稿人顾安安来为大家解答个税新政策什么时候开始实施,个人养老金抵扣个税新政这个热门资讯。个税新政策什么时候开始实施,个人养老金抵扣个税新政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个税新政策
2025年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确认
已经开始了!
专项附加扣除是哪七项?
扣除范围、扣除标准是什么?
纳税人如何享受优惠?
一图讲清楚↓
(来源:中国政府网)
新闻多看点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开始确认 如何足额享受政策福利?
责任编辑:朱锦翔
2025年卖房个税新政
2024 年 12 月 12 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全面实施个人养老金制度的通知》,明确自 2024 年 12 月 15 日起,个人养老金制度从 36 个先行试点城市(地区)推开至全国 ,这意味着 2025 年起,在全国范围内,个税每年可多抵扣 12000 元,为广大劳动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利。
个人养老金制度解读
个人养老金是国家养老制度中的“第三支柱”,是对个人强制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的补充,它依托商业契约,为个人养老提供更多的资金保障。简单来说,就是劳动者自己去银行开设个人养老金账户,往里面存钱投资,等退休后就可以取出使用。
适用对象
在中国境内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者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均可参加个人养老金制度并享受相应的个税抵扣政策。
缴费抵扣
在缴费环节,个人每年向个人养老金账户的缴费,按照每人每年 12000 元的限额标准,在综合所得或经营所得中据实扣除。这意味着这部分金额可以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扣除,从而降低应纳税所得额,减轻税负。
投资收益免税
个人养老金账户内的投资收益,在领取养老金前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这使得个人在投资过程中能够充分享受资金增值的好处,增加养老储备。
领取时缴税
达到退休年龄后领取养老金时,需按 3%的税率单独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与正常的个人所得税税率相比,3%的税率相对较低,进一步体现了政策的优惠性。
举例说明抵税效果
假设纳税人扣除个人养老金项目之前的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为 100000 元,适用税率为 10%,速算扣除数为 2520 元。按照原来的计算方式,全年综合所得需要缴纳个税为:100000×10% - 2520 = 7480 元。若该纳税人每年缴存个人养老金账户 12000 元,则全年综合所得需要缴纳的个税为:(100000 - 12000)×10% - 2520 = 6280 元。通过缴纳个人养老金,该纳税人一年可节省个税 1200 元。
准备阶段
首先要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可以通过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电子社保卡、掌上 12333APP 等全国统一线上服务入口或者商业银行渠道进行开立。同时,选择一家符合有关法规的商业银行开立或者指定本人唯一的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也可以通过其他符合有关法规的个人养老金产品销售机构指定)。之后,登录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查询并下载个人养老金缴费凭证,每月 8 日起,可以查询上月的个人养老金缴费凭证。
申报阶段
打开个人所得税 APP,选择【办&查】—【个人养老金扣除管理】功能,进入功能首页。申报方式有“一站式申报(免下载凭证)”或“录入凭证申报”两种。
一站式申报操作:点击【“一站式”申报(免下载凭证)】按钮,选择凭证类型和凭证时间,并通过滑块验证后,点击【确定】。进入授权确认页面,同意授权后,若查询到纳税人凭证数据,则进入扣除信息确认页面。确认信息无误后,点击【下一步】,进入选择申报方式页面。若凭证类型是“月度”,则可以选择“通过扣缴义务人申报”或“年度自行申报”;若凭证类型是“年度”,则仅可选择“年度自行申报”。选择申报方式后,点击【提交】,完成扣除信息提交。
录入凭证申报操作:若选择“录入凭证申报”,则点击【录入凭证申报】按钮,可以选择扫码录入或手动录入两种方式。扫码录入是使用个税 APP 的“扫一扫”功能,扫描个人养老金缴费凭证上的二维码并识别成功后,进入扣除信息确认页面。手动录入则是在“扫一扫”页面点击左下角“手动录入”按钮,填写个人养老金缴费凭证编码并通过滑块验证后,点击【确定】,进入扣除信息确认页面。确认信息无误后,按照一站式申报的后续步骤完成申报。
个人养老金抵扣个税政策为劳动者提供了一个既能补充养老资金,又能减轻税收负担的好机会。大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积极参与个人养老金制度,为自己的晚年生活增添一份保障。
个税新政解读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年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确认
已经开始了!
专项附加扣除是哪七项?
扣除范围、扣除标准是什么?
纳税人如何享受优惠?
一图讲清楚↓
(来源:中国政府网)
个税新政7月1日实施
来源:【人民日报一撇一捺】
图片来源:国家税务总局
2025年度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确认已于今年12月1日开始,到12月31日截止。纳税人需在个人所得税APP,进入2025年度专项附加扣除确认页面,修改或确认2025年本人适用的相关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如果信息没有变化,点击“一键带入”即可;如果需要修改申报方式、扣除比例、相关信息等,则需点击进入相应专项附加扣除页面修改。
在填报赡养老人、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时,有哪些政策规定需要关注?针对纳税人的疑问,记者采访了国家税务总局重庆市税务局个人所得税处处长杨睿和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税务局个人所得税处相关负责人(以下简称“相关负责人”)。
问:填报赡养老人相关专项附加扣除有何要求?如果父母有收入可以享受专项附加扣除吗?
相关负责人:如果父母年满60周岁,即使他们有工作、有收入,纳税人也可以将其作为赡养老人支出进行申报。
根据政策规定,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政策中的老人(被赡养人),是指年满60岁的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年满60岁的祖父母、外祖父母。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年满60岁,是指父母中有一位年满60周岁,纳税人就可以按照规定标准享受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
问: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扣除标准有何不同?
相关负责人:在具体扣除标准方面,根据现行政策规定,独生子女按照每月3000元标准定额扣除;非独生子女,应当与其兄弟姐妹分摊每月3000元的扣除额度,分摊扣除最高不得超过每月1500元。如果对约定分摊或者指定分摊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额度有调整的,也可以在个人所得税APP或通过扣缴义务人填报新的分摊额度。
纳税人之间赡养老人支出采用分摊扣除的,如果是均摊,兄弟姐妹之间不需要再签订书面协议,也无须向税务机关报送。如果采取约定分摊或者老人指定分摊的方式,需要签订书面协议,书面协议不需要向税务机关或者扣缴义务人报送,自行留存备查即可。
由于纳税人各自的家庭情况不同,具体能享受多少赡养老人附加扣除额度,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在填报之前,纳税人应当及时与共同赡养人充分沟通,确定各自扣除金额,避免超过规定额度或比例。如果遇到拿不准的情况,应及时主动向税务机关咨询,在税务机关帮助下准确填报信息。
问:如果已用贷款买了一套房,由于工作需要将该房屋贷款还清后置换了另一套房,第二套房贷银行依旧给的是首套房贷款利率,第一套房时没享受过住房贷款利息扣除政策,那么第二套房贷利息可以享受住房贷款利息扣除政策吗?
杨睿:可以。根据现行政策规定,如果纳税人没有申报过住房贷款利息扣除,那么其按照首套住房贷款利率购买的第二套住房,可以享受住房贷款利息扣除。
政策规定,纳税人本人或其配偶单独或共同使用商业银行或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其配偶购买中国境内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在实际发生贷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标准定额扣除,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
问:如果夫妻双方婚前都有住房贷款,婚后怎么享受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
杨睿:根据政策规定,夫妻双方婚前分别购买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其贷款利息支出,婚后可以选择其中一套购买的住房,由购买方按扣除标准的100%扣除,也可以由夫妻双方对各自购买的住房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具体扣除方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不得变更。
若是涉及父母和子女共同购房,房屋产权证明、贷款合同均登记为父母和子女,这种情况下的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不能既由父母扣除,又由子女扣除,应该由主贷款人扣除。若主贷款人为子女的,由子女享受扣除;主贷款人为父母中一方的,由父母任意一方享受扣除。
问:不少人在工作城市实际租赁房屋居住,申报专项附加扣除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杨睿:根据政策规定,纳税人及配偶在主要工作城市没有自有住房而发生的住房租金支出,可以按照规定享受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住房租金支出由签订租赁住房合同的承租人扣除,夫妻双方主要工作城市相同的,只能由一方扣除,夫妻双方主要工作城市不相同的,且各自在其主要工作城市都没有住房的,可以分别扣除住房租金支出。
目前,不同城市的具体扣除标准不同。比如,直辖市、省会(首府)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1500元;除上述所列城市以外,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1100元;市辖区户籍人口不超过100万的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800元。
举例来说,假设纳税人被派往北京工作,纳税人及其配偶在北京都没有住房,由于工作原因在北京租房,纳税人可以享受住房租金扣除。由于纳税人当前的实际工作地是北京市,则应当按照北京市的标准每月1500元享受住房租金扣除。
某些行业员工流动性比较大,一年换几个城市租赁住房,或当年一直外派并在当地租房,对于外派员工自行解决租房问题的,个人应及时向扣缴义务人或者税务机关更新专项附加扣除相关信息,允许一年内按照更换工作地点的情况分别进行扣除。
报道来源:《人民日报》2024.12.30 第13版
人民日报记者 王观
版面责编:吕莉、徐阳、杨笑雨
本期责编:刘莉莉、罗彦、李远哲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一撇一捺】,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个税新政策什么时候开始实施,个人养老金抵扣个税新政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