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医保报销比例,基本医保和职工医保的区别
大家好,由投稿人韩美来为大家解答基本医保报销比例,基本医保和职工医保的区别这个热门资讯。基本医保报销比例,基本医保和职工医保的区别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基本医保是指的什么
大河网讯 为了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到医保政策,河南省医疗保障服务中心与大河网联合打造“河南省医保中心直播间”,并推出“小保讲医保”系列短视频。关于2024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缴费指引,主播沛小保为大家解答。
沛小保介绍,河南省2024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的微信缴费指引如下:
1.打开支付宝/微信搜索“河南税务”小程序,完成个人身份认证后,方能办理业务。
2.点击“功能服务”下“居民医疗保险缴费”模块,为自己缴费的,核对个人信息后,点击“正常缴费”;为他人缴费的,打开“是否代缴”开关,输入被代缴人信息,点击“正常缴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费”。
4.核对页面信息,选择“下一步”,页面弹出地址校对信息,确认无误点击“确定”-“下一步”。
5.核对您的缴费信息后,进行缴费。
缴费后,在“河南税务”小程序“功能服务”下的“缴费记录查询”模块,可选择查看“自缴记录”或“代缴记录” 。(文/陈静 视频/刘晓明)
基本医保范围内和范围外是什么意思
基本医保“保基本”
到底啥意思?
都说基本医保保基本,但是参保人员还是希望基本医保的报销水平越高越好,那么究竟怎么理解和衡量这个“基本”呢?下面,就和您聊聊这个“基本”。
制度冠以“基本”二字,表明我国社会医保制度在建立之初确立的保障内容是“保基本”。
我国医保制度确立“保基本”原则,既符合经济学原理,也是保险学的概念体现。
前者,“保基本”是指符合社会保险制度内在要求,与经济社会外部环境相适应,能满足参保人基本生活或基本服务需求的适度保障水平,医保的保障水平不应超越所在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后者,基本医疗保险具备保险属性,首先要应对人们难以承受的风险,其次要具备分散风险的能力,意味着不是什么都保,且能够吸引大多数人参保来发挥“大数法则”作用。
基本医疗保险属于社会保险范畴。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共同之处是,都是运用“大数法则”由多数人互济分担少数人发生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不同之处是,社会保险是由国家依法举办并承担兜底责任、保障全体参保人基本需求的保险制度。
对于“基本”的理解,综合部分专家的观点,大致认为有两方面的内涵,一是生存、大病,一是大多数,即“保基本”就是保生存、保大病和保大多数参保人。
这是坚持实事求是的一种体现。
其一,基本医保的首要目的是保障人民群众不因为看不起病而失去生命,缓解疾病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的经济负担。
其二,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面向大众的,强调公平和广覆盖。
其三,保障水平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我国医保部门始终坚持“保基本”的原则,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制度得以健康可持续发展。
但是,“保基本”的具体内涵是一成不变的吗?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政府对医疗保障的投入不断增加,医疗保险基金平稳运行,经办服务能力逐步提高,更重要的是,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和疾病谱不断变化,保险意识增强,医疗需求不断得到释放和增长,“保基本”的内涵也随之发生变化。
一方面,保障广度不断提升,另一方面,保障深度不断拓展。但是万变不离“保基本”,只有准确理解“保基本”的内涵,基本医保制度才能行稳致远。
来源 | 武汉市医疗保障局
编辑 | 符媚茹 张雯卿
热点文章
• 退休了,医保还用再交钱吗?
• 异地联网刷码(卡)直接结算失败了,您可以这么办
• 为什么医保个人账户的钱,有时无法共济给家人?
基本医保参保凭证图片
截至2024年底,约13.26亿人参保,参保率稳定在95%
我国基本医保参保质量持续提升
光明日报北京3月22日电(记者邱玥)国家医保局21日发布的《2024年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快报》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约13.26亿人,参保质量持续提升,参保结构更加优化,参保率巩固在95%。
根据统计快报,2024年,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含生育保险)总收入、总支出分别为34809.95亿元、29675.92亿元。同时,2024年全国医保系统共追回医保基金275亿元,其中,通过智能监管子系统挽回医保基金损失31亿元。
统计快报显示,截至2024年底,跨省联网定点医药机构64.40万家,其中跨省联网定点医疗机构23.03万家,跨省联网定点零售药店41.37万家。2024年,全国住院费用跨省直接结算1433.56万人次,基金支付1586.73亿元,比2023年结算人次增长27.37%,基金支付同比增长17.43%;全国门诊(包含普通门诊、门诊慢特病、药店购药)费用跨省直接结算2.24亿人次,基金支付360.51亿元,比2023年结算人次增长90.18%,基金支付同比增长94.36%。
《光明日报》(2025年03月23日 03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基本医保分为几种类型
央广网北京8月2日消息(记者王晶)8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公布,这是我国首个基本医保参保长效机制。同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指导意见》有关情况。值得关注的是,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黄华波表示:“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就是指个人账户里的钱可以供家人用,我们把它概括为‘家庭共济能参保,帮助老人帮助小’。”
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关于健全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有关情况
推动更多村卫生室纳入基本医保定点 并直接结算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基本医保参保质量持续提升,参保率持续稳定在95%。其中,居民医保覆盖9亿多参保人。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黄华波提到,《指导意见》针对在制度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明确了强化常住地参保、健全激励约束、完善筹资政策、健全精准扩面、强化宣传动员、强化部门联动、保障资金支持等机制,发布后,参保人可以享有五大红利——“放、扩、提、奖、便”。
“放”是指进一步放宽放开参保的户籍限制,让中小学生、学龄前儿童可以在常住地参保。也提出超大城市要取消对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参加职工医保的户籍限制。
“扩”是指扩大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范围,由家庭成员扩展到近亲属。
“提”是指连续参加居民医保的参保人员提高大病保险封顶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最高支付限额。
“奖”是指建立居民医保基金零报销人员的奖励机制,当年没有享受报销的参保群众,次年提高大病保险的封顶线。
“便”是指更加方便参保人员就近享受医疗服务,推动更多村卫生室纳入基本医保定点,并直接结算,推动集采药品更多在基层落地,把集采红利更多释放给基层。
四川成都,医生把脉会诊。
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范围扩大至近亲属
黄华波表示,《指导意见》不仅延续了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还将共济的范围扩大到近亲属。
“去年互联网上有一些关于取消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的谣传,我们及时发布了辟谣声明。”黄华波指出,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就是指个人账户里的钱可以供家人用,可以概括为“家庭共济能参保,帮助老人帮助小”。
黄华波进一步指出,《指导意见》不仅延续了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还进一步优化了共济政策,放宽了共济范围。一方面,共济的范围扩大到了近亲属。文件规定,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可以用于本人近亲属缴纳居民医保参保费用。
其中,近亲属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规定的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如果这些近亲属是参保人,在报销医疗费用时,可使用共济人的个人账户进行结算。另一方面,共济地域进一步扩大。我们计划两步走,第一步是今年年底之前力争共济范围扩大到省内的跨统筹地区使用,第二步就是明年加快推进跨省共济。
黄华波还强调,家庭共济主要是共济职工个人账户里的钱,不包括统筹基金部分。
医院收费窗口
进一步巩固“网上办”“掌上办”成果
《指导意见》提到,医保部门和税务部门要丰富参保缴费方式,拓展个人缴费及纳入医保结算的医药费用查询渠道,为参保人员提供线上线下多样化、便捷化的参保缴费等服务。
目前,我国已实现了企业社保缴费业务的“网上办”和个人社保缴费业务的“掌上办”,缴费便利化水平显著提升。国家税务总局社会保险费司司长郑文敏在吹风会上表示,税务部门将与医保等部门相互配合、密切协作,进一步巩固“网上办”“掌上办”的成果。
具体来说,税务部门将在实现医保申报、缴费等基本事项全面线上办理的基础上,把银行扣款协议签订、个人缴费信息查询、缴费进度通知提醒等关联事项进一步纳入“网上办”“线上办”内容。同时,将推进医保经办和税务征缴业务在线上“一窗通办”、在线下“一厅联办”,为参保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此外,还将紧密对接社会综合治理网络,持续提高医保缴费“网格化”服务,方便参保群众缴费“就近办理”“特事特办”。
在群众诉求响应方面,税务部门将持续深化“民呼我为”“接诉即办”“未诉先办”等工作机制,畅通参保群众诉求收集渠道,进一步提高问题的处理效率。税务机关12366纳税缴费服务热线将24小时在线提供咨询。同时聚焦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需求,在办税服务厅提供优先办理等个性化措施,切实将党的好政策落实到每一个参保群众,实现全民受益、全民共享。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基本医保报销比例,基本医保和职工医保的区别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