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管是经商的企业、个人与他人合作需要签订合同,还是日常生活中,例如民间借贷等需要签订借款合同,或者租房买卖房屋需要签订相应的协议,合同都与我们形影不离。合同是双方或者多方当事人就某一事项从法律层面进行的约定,合同不限于书面形式,口头合同依然受法律保护,因为实践中大多数都是书面合同,所以本文仅针对书面合同。那么签订书面合同时,到底该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第一,合同怎么生效?
无论什么类型的合同,通常情况下,只需要所有合同当事人对内容确定后,个人的由个人签字并摁手印,企业的由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即可生效。这里需要提示几个问题:第一,合同不是必须由专业律师起草才生效,若是请律师起草的,也不需要律师签字。第二,合同不是必须经过公证机关的公证才生效,公正与否并不会直接影响合同的效力,是否公证由当事人自行协商决定。第三,合同必须自己签字,不能由他人代签,客观情况所限导致只能代签的,应当由本人向代签人出具《授权委托书》,并在合同中注明。
第二,合同的格式和内容怎么确定?
很多人向笔者咨询哪里可以找到与自己待拟定合同类似的合同模板或者格式,笔者的答复都是“合同没有所谓的模板和格式”。其实,每份合同的签订背景、内容、合同当事人的实际情况等因素都是不同的,即使现在网上存在很多“模板”,其作用也非常有限。除非是行政机关、银行等金融机构、或者通讯公司等为了提高办事效率和工作效率自行拟定的格式文本,否则,直接套用别人的“模板”或者“格式”,不仅起不到合同的规范作用,最终还有可能陷入自己给自己挖的陷阱。因此,笔者建议,合同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紧扣法律相关规定重新起草才能真正发挥合同的积极作用。
第三,签订合同时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1、合同内容一定要合法才受法律保护;比如,签订一份买卖毒品的合同,或者签订一份买卖别人房屋的合同,这种类型的合同肯定无效;2、签订合同之前建议核查对方身份信息是否真实,对方履行能力如何;3、签订后,各方当事人均应当留存一份原件,同时,建议各自留存对方的身份证复印件或者营业执照和负责人身份证复印件;4、合同多页的,应当加盖骑缝章,以免被换页。
与合同相关的法律问题非常丰富、专业,如果有条件的,建议让律师起草或者签订前让律师帮忙审查,以把控法律风险,避免日后发生纠纷形成诉讼,浪费时间和金钱!
(本文系作者原创,侵权必究)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合同的正确签法
●合同怎么签有法律效应
●到底合同怎么签订,要注意什么问题?
●合同怎么签才有法律效力
●合同签订怎样具有法律效应
●合同签订的基本流程
●合同的签订步骤
●合同签订的步骤有哪些?
●合同怎么签有法律效应
●合同应该怎么签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