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用期的约定是否需要符合法律强制性规定
试用期的约定必须符合法律强制性规定。具体如下:
其一,试用期期限有明确限制。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其二,试用期工资有法定标准。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若用人单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约定试用期,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由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二、法律是怎样规定试用期间的工资的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试用期工资有明确的规范要求:
一是不得低于法定标准。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这是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及与同岗位其他劳动者公平的体现。比如某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为每月3000元,那么试用期员工工资不能低于此标准。
二是不得低于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例如,劳动合同约定月工资为5000元,那么试用期工资至少应为4000元。
三是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各地会根据经济发展等情况制定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若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为每月2500元,试用期工资就不能低于该数额。
总之,法律通过这些规定来保障试用期劳动者的基本生活和合法权益,确保其在试用期内也能获得合理的劳动报酬,用人单位需严格按照规定支付试用期工资,否则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三、用人单位解雇试用期职工要提前多久通知
在试用期内,用人单位解雇职工是否需要提前通知以及提前多久通知,需分情况来看:
一是用人单位能证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或存在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等法定情形的,用人单位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提前通知。
二是若用人单位没有法定理由,只是想在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需要注意的是,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且用人单位需有充分证据证明劳动者存在相应问题,否则可能构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按照法律规定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总之,用人单位解雇试用期职工,需依据具体情形确定是否提前通知以及通知的时间。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试用期的约定是否需要符合法律强制性规定
●试用期需要约定吗
●试用期期限的约定
●试用期的约定有哪些情况
●试用期不可随意约定,必须符合法律规定
●试用期可以约定的时间一般是多长
●试用期不是必须约定的条款
●试用期需要约定吗
●试用期条款是否合法?为什么?
●试用期约定不合法的法律责任
●法律是怎样规定试用期间的工资的规定
●法律规定试用期工资是怎么算的
●国家法律规定试用期工资
●试用期工资法律依据
●我国法律关于试用期期限和工资是如何规定的?
●劳动法规定员工试用期工资如何计算
●劳动法规定试用期工资发放比例
●劳动法规定试用期的工资
●试用期的工资如何约定不违法
●法律规定试用期工资标准
来源:中国法院网-用人单位解雇试用期职工要提前多久通知,试用期解聘员工要提前几天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