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构成的主要条件是怎样的,法律怎样规定,犯罪构成理论在刑法中的地位是什么

刑事辩护 编辑:祁安怡

一、犯罪构成的主要条件是怎样的,法律怎样规定

根据刑法学理论,犯罪构成必须具备以下四个必要且充分的条件:首先,犯罪构成中的犯罪主体,特指其实施犯罪行为的自然人或法人组织,是犯罪构成中的最基本要素之一;其次,犯罪构成中的犯罪客体,它代表着犯罪行为实际上侵害了何种法律所承认的合法权益,是犯罪成立的另一必要要件;再次,犯罪构成中的犯罪主观方面,是指犯罪行为人在实施犯罪行为时所持有的心理态度,包括故意与过失两种不同的形式;最后,犯罪构成中的犯罪客观方面,则是指发生于实际社会生活中的具体犯罪行为内容及方式,是判断犯罪是否成立并依法进行定罪量刑的重要依据。

二、犯罪构成理论在刑法中的地位是什么

根据法律概念,我们将"构成"定义为形成某种特定法律关系所需的所有事实情况的集合体。

另外,我们也称之为犯罪构成要件的"犯罪构成",这实际上就是刑法中所明确规定的犯罪成立所需满足的条件。

需要强调的是,犯罪构成的理论在整个刑法学的理论架构中占据了至高无上的位置。

通过对构成要件的深入剖析,我们发现任何一宗犯罪行为都包含以下4个基本要素:即犯罪主体、犯罪的主观方面、犯罪的客观方面以及犯罪客体。

三、犯罪构成包括哪些构成要件

1、法律上的客体要件,即是被刑法所明确规定并受到保护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一旦遭受犯罪侵犯,便会触犯法律;

2、犯罪活动的客观要件,这主要是指犯罪行径在现实生活中的反映,具体表现为各种可观察到的行为和现象;

3、作为犯罪行为实施者的主体要件,即那些有意识地从事犯罪行为的人;最后,主观要件则是犯罪行为主体对于其所实施的犯罪行为以及犯罪行为所带来的后果所持有的精神态度,这其中既可能包括故意也可能涵盖过失。

《刑法》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犯罪构成的主要条件是怎样的,法律怎样规定的

犯罪构成的具体条件有哪些?

犯罪构成的必备条件

犯罪构成有哪些要件?

犯罪构成的基本条件

犯罪的构成要件?

犯罪的构成条件包括

犯罪构成的具体条件有哪些?

犯罪的构成及其要件

犯罪构成的要件及其各自的含义

犯罪构成理论在刑法中的地位是什么意思

犯罪构成理论的理解

犯罪构成在刑法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犯罪构成理论的构成要素

犯罪构成理论的内容和体系

犯罪构成理论有哪些种类

犯罪构成理论的主要模式及其评析

犯罪构成的基本理论

犯罪构成理论的历史演变

简要回答犯罪构成理论的基本内容

来源:中国法院网-犯罪构成包括哪些构成要件,犯罪构成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