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6日,家住开封市祥符区某乡的赵某来到通许县某镇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调委会”)申请调解,请求调委会帮助自己讨回公道。原来,10年前,赵某的丈夫意外去世。三年后,她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改嫁到开封市祥符区某乡。多年来,赵某在通许县某镇的责任田一直由她和孩子耕种,而她在该镇的房子一直由她前夫的父亲万某居住。赵某与万某一直相安无事。可前不久,万某在没有经赵某同意的情况下,把责任田内由赵某栽种的十多棵树卖了,还说要种赵某在该镇的责任田。村干部几次调解,都没有结果。万某认为,儿子没有了,儿媳又带着两个孙子外嫁他乡,儿子家庭散了,两个孙子长期不能见上一面,这对他打击实在太大了,他只想让儿媳领着孙子在身边生活,不然,儿子的承包地及房子都应当由他管理使用。调解员同时也向万某家中其他人进行了多方面了解,原来赵某自嫁入万家后,在家中一直比较强势,对家人经常进行辱骂,引发了万家人的不满。赵某的丈夫去世后,赵某未和万家人商量就改嫁到了外县,并且把两个孩子都带走,更引起了万家人的不满,万某气愤不过,就想要把赵某家的责任田收过来,为此双方也进行过多次争吵。
【调解过程】接到求助后,调委会认为,在农村,像这种因儿子去世、儿媳改嫁而引起的责任田纠纷比较常见。于是,调委会决定邀请通许县司法局相关同志和他一起调解,希望达到“调解一起,教育一片”的法治宣传效果。
经过调查,调解员发现,万某砍树卖钱和主张要回责任田并不是其真实目的。据他所说,大儿子结婚时房子是他盖起来的,他给老大一家付出了那么多,砍了几棵树竟然还向他要钱,自他的大儿子(赵某前夫)去世后,他一直跟着小儿子生活。现在已经80多岁的他经常生病住院,小儿子还有两个年幼的孩子,家庭负担太重,为了给小儿子减轻负担,他才卖树。不仅如此,他还想把一直由赵某耕种的责任田要回来,让赵某尽赡养义务。
了解情况后,1月14日下午,调解员让双方当事人以及其他亲属来到调委会调解室,在双方同意调解的情况下,调解员采用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展开细致调解。调解过程中,调解员首先析法释法,根据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婚姻法》等相关规定,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也就是说,赵某前夫在世的时候,赵某应该协助其履行对万某的赡养义务。但在赵某前夫去世后,赵某又重新成立了家庭,改嫁他乡,对万某就没有了法定的赡养义务,只是从乡风民俗以及道德方面,还应对万某进行赡养,以尽孝道。法律还规定,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或者子女无力赡养的祖父母有赡养义务,而赵某的两个孩子还未成年,没有赡养能力,显然目前也无法要求两个孙子对其进行赡养。通过调解员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万某老人开始认识到赵某对其已经没有法定的赡养义务。
对于万某老人所提出的收回儿子承包的责任田的要求,调解员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耐心的给予解释,赵某的丈夫虽然去世了,但作为家庭经营承包的“户”依然存在,而且土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不产生继承问题,其丈夫去世后,由赵某和其两个孩子继续耕种责任田是合理合法的,万某要求收回儿子责任田的做法没有相应的法律依据。为了减少老人失去儿子的痛苦,接着,调解员做赵某的思想工作,让赵某站在老人的角度考虑,并在老人面前承诺,其改嫁他乡是为了让两个孩子能够健康成长,对责任田和宅基地并没有非分之想,只所以要留着也是为了孩子着想,等孩子大了,一定让他们回来居住,并对爷爷奶奶尽孝,还要让万家香火一代代传下去,并一再恳求万某老人对自己改嫁多一份理解,赵某会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多尽孝心,逢年过节带着两个孩子多到万某那里,从亲情、精神方面给老人以安慰,让老人能够安享晚年。最后,调解员又对万某老人进一步开导,赵某的改嫁是合法的,受法律保护,《婚姻法》规定配偶去世的,原有的婚姻关系自然解除,赵某有自己的婚姻自由权,其他人包括父母子女不得干涉她的婚姻自由行为,既然赵某的原婚姻关系不存在了,赵某是可以重新登记结婚的,原来的夫家无权干涉。对于老人担心的两个孙子也归了别人的问题,调解员反复给老人讲解两个孩子还小,应该有其母亲抚养,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作为孩子的爷爷大可不必担心,就目前万某老人的状况,如果再抚养两个孙子是没有足够能力的,万某的小儿子也不具备这些条件,还会给自己的家庭增加负担。作为老人要看开些,既然儿媳已经承诺了,两个孙子迟早还是要回来的,应该放下心来,好好的安度晚年,对儿媳妇多一些理解。老人最终平静地接受了调解员的劝说,表示对儿媳妇的理解,并承诺不再找儿媳妇一家的麻烦。
【调解结果】经过调解员细致耐心的开导,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赵某在通许县某镇的房屋仍由万某居住,赵某以后会带着两个孩子多回来看望老人,以尽孝心;万某不再要回责任田,好好生活,并看管好赵某在村里的房屋,不再因为这件事给赵某及两个孙子带来心理上的压力。至此,一起因改嫁引起的责任田及家庭矛盾纠纷被圆满化解。
【案例点评】这是一起因改嫁引起的责任田及家庭矛盾纠纷典型案例。在本案调解工作中,调解员首先考虑如何使双方能够和睦相处,维护双方的利益,并且悉情悉法稳住双方,特别是老人的情绪,同时,娴熟地运用法律法规且融合当地的风俗习惯进行调解,调解取得了圆满成功,效果良好。
“文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赵某与万某婚姻家庭纠纷调解案件
●赵某与万某婚姻家庭纠纷调解案例分析
●赵某与万某1998年10月确定了恋爱关系
●王某与赵某经法院调解达成
●赵某与钱某系夫妻,因感情不合
●万某与李某为夫妻关系
●案情介绍王某与赵某
●张某和老公因为家庭纠纷到民政部门
●赵某与万某婚姻家庭纠纷调解案例分析
●张某与赵某系夫妻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