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的产假2025年新规定,男的产假工资怎么算
大家好,由投稿人毕航振来为大家解答男的产假2025年新规定,男的产假工资怎么算这个热门资讯。男的产假2025年新规定,男的产假工资怎么算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男的产假可以休几天
导读
这次有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夫妻合休产假的建议,既是试图破解生育率下降的现实命题,也是在唤醒社会对于女性权利的更加尊重。
今年全国两会上,来自广东的全国人大代表林勇的一份建议引发会场内外热议。林勇认为,二孩政策全面放开加剧了整个社会的性别不公平,影响了女性的职业发展,也对生育二孩的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夫妻应当合休产假,强制男性分担育儿义务。
全面放开二孩之后,尽管多地出台了男性陪产假政策,少则一周,多则一个月,但对于国内产假大多只有4个月左右的女性来说,她们眼中的丈夫,在妻子最需要的时候,依然是不给力的队友——时间太短,作用有限。因此林勇的建议如同一帖触到痛楚的解药,广大女性网友给出了热烈点赞。
全国人大代表林勇在建议中提供的方案是,将陪产假与产假合并,由夫妻合休,其中男性产假建议为42天以上,照发全额工资。男女双方均可以在法定产假基础上申请将假期合计延长到365天,延长部分的假期按照全额工资的75%发放。
尽管跟林勇在建议中举例的挪威政府给出的“夫妇加起来可休47周全薪月儿假、其中父亲必休12周”相比,这个“中国版建议”有所区别,但跟国内现有育儿假相比,天数已增加不少。这对很多犹豫着“生还是不生”的女性来说,无疑是莫大的鼓励。为此有女网友表示,这个建议出自男代表之手,很感动。
现实生活中,生育的主动权基本掌握在女性手中。但是女性一想起生育孩子时丈夫缺少陪伴,想起生过一孩再生二孩可能面临着职场生涯中断的风险,想起请保姆、请老人以及各种的经济压力与住房紧张等等,生育的热情陡然冷却。这是事实。
林勇的“药方”正是对着最现实的实际困难与焦虑而来的。可谓把脉到位,下药很准。给男性设置42天的产假底线,实际上既给男性赋予了分担育儿义务的“强制”责任,让男性变成合作者、共同担当者,又给生育家庭减轻了巨大的职场压力和经济压力。
职场上,被强制休产假的男性,某种意义上具有了与女性一样必须中断一段时间工作的“准天然”假期,这给一些因为生育而“重男轻女”的用人单位设置了“别无选择”的障碍。
换句话说是把男性的产假跟女性的产假绑架在一起,让男性女性在职场生涯中面临生育问题时,企业想乱来都无从下手。因此这一建议虽是无奈之策,但对女性来说,却是深受欢迎的平等之策。
至于经济压力,建议中夫妻合计多达365的产假,基本上让一个家庭能够度过压力最大的时期。随着未来2至3岁的入托问题逐渐解决,生育家庭因为前一年有夫妻合计长达一年的陪伴,数万元请保姆的费用省下了,请老人的各种现实困难也解除了。加上方案中薪资基本不减的支撑,“生不起”的顾虑与负担大大减轻,这对生育热情的提高,无疑能够起到推动作用。
然而理想很丰满,落地依然需要仔细推敲。比如即便给得出假,但是薪由谁出,却着实犯难。这笔休假成本如何分担,仍需研究探讨。
激活社会生育热情,离不开实打实的经济“红包”,但这个“红包”需要的是在更大的减免个税、住房保障、托管及教育费用的分担等等诸多方面“打包”完成,也离不开针对用人单位歧视女性现象在法规设计层面的进一步严格与完善。因此政策层面,需要多方发力担当的决心。
这次有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夫妻合休产假的建议,既是试图破解生育率下降的现实命题,也是在唤醒社会对于女性权利的更加尊重,让更多的男性从女性的视角考虑生育问题、社会问题,让更多主导职场、主导家庭的男性确立强烈的“分担育儿义务”意识,一起关爱女性,呵护孩子,照顾家庭,乃至形成良好的社会机制与风尚。
内容来源:全媒体总编室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审读:田延辉 郭丽君
责任编辑:王子墨
本期编辑:张永群、邢妍妍
男的产假多少天
网友“coonning”问政:
高新物业对员工的产假是如何规定的?媳妇儿要生孩子了,想着和同事串班,我们主管说串班不行,可以请假,给3天假,停发工资。
6月19日高新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回复:
您好,我公司严格按照《黑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三十九条之规定:“符合本条例规定生育子女的,女方享受产假一百八十日,假期工资照发,不影响聘任、工资调整、职级晋升;男方享受护理假十五日,特殊情况可以参照医疗单位意见适当延长,护理期间工资照发。”凡符合条例规定的员工,提供出生证明,男员工提供夫妻关系证明,均可履行请假审批程序,享受相应带薪假期。
接到问政信息后,我公司第一时间与该名员工进行沟通,宣讲政策,告知休假办理流程,员工已对此表示认可。
男的产假15天还是15个工作日
最近全国多地宣布修改计划生育条例,加码生育福利,延长生育假期。所以现在生娃到底能休多少天假?根据各地最新法规内容(截至11月27日),小编整理了一份最新的全国多地产假一览表!
最新全国多地产假一览表
通常意义上的“产假”是什么
2012年国务院发布的《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此外,各地方在国家规定的产假基础上,还规定了当地的生育假。最近全国多地调整的计划生育条例,主要就是对生育假进行调整,大部分省份将生育假由过去的30天延长到了60天。
所以,我们现在讲的通常意义上的“产假”,指的其实是产假和生育假两者相加的天数。
多地女性产假增至158天,配偶陪产假大多为15天
11月26日,北京市通过了关于修改《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修改后的条例规定,女方除国家规定的产假外,享受的延长生育假由30天增加至60天。加上国家规定的98天基础产假,女性产假增至158天。男方享受陪产假15天。湖北、安徽、山西等多地均有类似的最新规定。
这些地方女性可休188天产假
9月29日江西省修改的《江西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增加产假90日,并给予男方护理假30日,也就是说女性产假增至188天。
11月24日,青海省通过了修改《青海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规定奖励女方生育假90日,女性产假增至188天。
11月23日,河北省通过修改的《河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生育第一、二个子女的延长产假60天,生育第三个以上子女的延长产假90天,也即生三孩的可休188天产假。
11月25日,浙江省通过修改《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规定女方在享受国家规定产假的基础上,生育一孩延长产假60天,总计158天;生育二孩、三孩延长产假90天,总计188天。
此外,黑龙江女性可休产假180天,重庆女性可休产假178天。
多地规定子女满三周岁前,夫妻双方每年可享育儿假
多地均规定,子女满三周岁前,夫妻每人每年可享受5天或10天的育儿假。
重庆育儿假最长可休一年
11月25日,重庆通过修改《重庆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规定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职工,在产假或者护理假期满后,经单位批准,夫妻一方可以休育儿假至子女一周岁止,或者夫妻双方可以在子女六周岁前每年各累计休五至十天的育儿假。
不得因女职工哺乳降低其工资福利待遇
近日,国家卫健委等十五部门联合印发《母乳喂养促进行动计划(2021-2025年)》。计划提出,到2025年,母婴家庭母乳喂养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70%以上,公共场所母婴设施配置率达到80%以上。计划要求,保护哺乳期女职工权益,用人单位要切实落实女职工劳动保护相关规定,确保女职工享受产假、生育奖励假,合理安排哺乳期女职工的哺乳时间。对哺乳未满1周岁婴儿的女职工,用人单位应当在每天的劳动时间内为其安排1小时哺乳时间;女职工生育多胞胎的,每多哺乳1个婴儿每天增加1小时哺乳时间,哺乳时间视同提供正常劳动。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哺乳降低其工资福利待遇、予以辞退或解除劳动(聘用)合同。
婚假也延长
“婚假太短年轻人没空结婚”日前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网友热议。相关地方政府回应正在对婚假制度进行调整,将适时发布最新婚假政策,以便更好地保障职工举办婚礼和蜜月旅游。
今年有的省份已经增加了婚假,例如江西规定,依法结婚的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假期外,增加婚假15日。
男性也有最佳生育年龄
我国不孕不育的发病率持续上升。1995年,不孕不育率仅有3%左右;2012~2018年,不孕不育率上升到10%~15%,患病人数超过3000万。预计未来短时间内,这一比率还会升高。总体来说,不孕不育的发病率约10%~15%,男女因素各占一半。
从遗传学角度看,25~35岁是男性最佳生育年龄,这个年龄段男性的精子数量和质量都处于最佳状态。男性生育年龄偏高不仅会导致怀孕几率降低,还会导致胚胎发育异常、后代健康风险升高等多方面问题。(“健康中国”微信公众号)
最佳生育间隔是多久
随着我国人口政策的调整,一个人们广泛关注的问题是:最佳生育间隔是多长时间?
生育间隔即妊娠间隔(IPI),是指一次分娩结果(包括活产、流产、死产、堕胎等)与下次妊娠的时间间隔,通常指一次活产后距下次怀孕的时间间隔。
为降低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世界卫生组织曾建议女性在前次活产分娩后至少等待2年,在自然流产或人工流产后至少等待6个月后再怀孕。世界卫生组织推荐2年,主要是为了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母乳喂养2年的推荐相呼应。最近由各医疗机构发布的指导建议,前一次活产后间隔18~24个月可能是最佳的再次妊娠时间。这个时间主要是根据文献提示做的推荐,IPI在18~24个月,母亲和围产儿面临的风险最少。(《大众健康》杂志)
(工人日报综合)
山东男的产假
都说边关苦,都说边关累,都说边关的军人不容易!
尤其在探亲休假方面,边防官兵更是不容易!
你可能不理解,有些在常人眼里平淡、普通的“小幸福”,对于长期天各一方、“你扛起家庭重担,我坚守高原战位”的边防军人家庭来说,却是魂牵梦绕的期盼。
今天,让我们一起关注一下边防“老大难”问题。首先,从这两个故事开始……
“老高原”的暖心事:我当爸爸了
3月22日,西藏军区某团二连传出喜讯,该连通信修理所所长王勇喜获麟儿,当上“爸爸”了。如今,该团大龄已婚官兵顺利成为“爸爸”“准爸爸”并不稀奇,但当连队干部中年龄最大的“老高原”成为“准爸爸”的消息一出,还是令不少官兵激动不已。
作为连队“技术大拿”,王勇在高海拔地区已服役十几年,一心备战强能,可眼看年纪都“奔四”了,他和妻子的“宝贝计划”却一直搁浅。
为此,连队领导可没少操心。去年初,西藏军区政治部邀请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专家服务队”赴藏开展巡诊活动,他们第一时间帮老王报了名,并督促他去现场咨询。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开展“生殖健康高原行”(罗凯 摄)
那次,老王了解到“新出台的政策明确,在高原服役的边防军人,可以到驻地附近的指定医院进行生殖医疗集中诊治”,这让他和妻子动了心,但同时也有顾虑,“毕竟距离最近的指定医院远在重庆,要想参加集中诊治只能安排在假期,而因休假时间有限,治疗效果也难得到保证。”
老王的“犹豫”被团领导知道后,在他休假的前几天,团里专门安排了一名机关干部到二连修理所代理所长,并依据相关政策给老王延长2周“生育假”。宣布代职命令当天,团领导特意叮嘱老王:“好好调养,放心休假!修理所的任务由代理所长负责……没有特殊原因不能提前归队。”
去年4月,老王向连队报告,妻子要来队探亲了。那阵子,团里来队探亲的家属较多,现有的几间“鸳鸯房”都住满了。“这事可不能马虎!”连队主官和官兵们共同商议决定,在不影响部队秩序的情况下,安排嫂子留在驻地多住一阵子。为此,他们专门腾出一间营房,简单粉刷后又添置了几样生活必备品……嫂子来队前,连队干部还请示上报,建议将王勇由下一阶段训练任务中的驻训人员调换为“留守人员”。
西藏军区协同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开展“生殖健康高原行”活动(罗凯 摄影)
妻子来队一段时间后,王勇高兴地向战友们报喜:“我要当爸爸了!‘宝贝计划’成功了!”这可把战友们高兴坏了,他们专门协调军医为王勇妻子进行健康检查;周末外出归来,总有热心的战士给嫂子捎回水果点心;老王外出执行任务,战士们轮流到嫂子的住处帮助打扫卫生,让嫂子尽量减少活动多卧床休息。
去年12月底的一天,听说嫂子突然腹痛,战士们赶紧请来军医诊治,经诊断只是“受凉动了胎气”,所幸没有大碍,大伙儿这才松了一口气。儿子出生后,王勇第一时间抓起电话打给领导和战友:“谢谢组织关心,我和妻子打算给娃起名叫‘军生’!”
(许凌康、张鹏)
高原“生育假”名副其实
男同志“休产假”,这可不是“天方夜谭”。3月下旬,新疆克孜勒苏军分区苏约克边防连连长张朝云,在得知成为“准爸爸”并可以享受“生育假”的消息后喜笑颜开。如今在克孜勒苏军分区,已有不少边防官兵休上了这一特殊假期。
克孜勒苏军分区把推动完善边防官兵“婚育休假制度”摆上重要位置,积极研究制定有利于平衡工作与家庭关系的制度措施,鼓励官兵按政策落实休假。目前,该团所属边防连官兵的整体生育年龄明显“年轻化”,超过30岁还没有成为“准爸爸”的已婚边防军人明显减少。
刚休假回家的玉其塔什边防连连长张振宇,哄女儿入睡。张城龙摄
该军分区驻守在平均海拔4千米的帕米尔高原,辖区地域辽阔、山岭纵横,自然环境恶劣,巡逻执勤任务繁重。在该军分区,曾一度出现过“不敢贸然生育孩子”的现象。进一步调查发现,原因就在于“不能完整地休上假”以及“休假制度落实得不科学”。
据医学专家测试,长时间工作和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人群,其生理机能的各项指标需要一个逐步适应和调整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科学备孕”则需创造有利于“优生优育”的良好条件。换句话说,高原官兵要想生育一个健健康康的孩子,还应考虑下山休假的周期、时机等因素,而适当增加下山休假的时间,对提高边防军人的婚育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决不能让官兵在高原奉献青春的同时,再让他们为结婚、生育等问题烦恼。”为此,去年以来,军分区政治部对以往一些习惯性做法,如“因任务繁重推迟正常休假”“休假时间‘批发’转‘零售’”“经常因工作需要召回休假人员”等进行梳理总结,专门针对已婚未育官兵群体出台专项政策——集中安排休假,并规定在允许范围内适当延长休假时间,确保一次性休满假期。
休假回家的玉其塔什边防连连长张振宇,在家帮助3个月大的女儿进行颜色辨认练习。张城龙摄
他们还研究出台一系列配套措施:定期抽调机关干部到边防连蹲点代职,督促包括连队主官在内的已婚未育官兵落实休假制度,无特殊情况不得提前召回休假人员;优先考虑选送已婚未育官兵进行疗养、到院校培训、到内地出差等,并与探亲休假一并考虑;在海拔较低的团部修建“家属来队房”,定期安排符合休假条件的干部与来队家属团聚。
为确保边防官兵做好健康生育准备,军分区还要求各团卫生队普遍为已婚未育官兵进行健康检查,在休假离队前进行复检,并出具详细的医嘱和营养补充建议;定期对已婚未育官兵进行系统性“优生优育”“优教”等婚育常识普及。
有了完备的“婚育休假制度”保证,边防军人也能下山“休产假”了!上级想方设法帮助高原一线官兵实施“家庭希望工程”,给千里边防线官兵带来惊喜——去年以来,该军分区所属部队已有24名大龄军官喜添子女,24个小宝宝全部健康可爱;另有几名刚刚休假归队的官兵,也获悉妻子怀上了孩子的好消息……像张朝云一样已当上爸爸或成为“准爸爸”的官兵们纷纷表示:“扎根高原的决心更大了,争先创优的劲头更足了!”
(李蕾、张城龙)
探亲休假到底有何政策?
编余小议
边防“老大难”缘何不再难
编完这组新闻,编者心生无限感慨。生一个健康聪明、活泼可爱的宝宝,是许许多多普通夫妻的美好愿望。尤其是对于长期天各一方、“你扛起家庭重担,我坚守高原战位”的边防军人家庭来说,这更是令他们魂牵梦绕的期盼。然而,由于受驻地气候、环境、地域等因素影响,在一些边防部队,这一看似普通的事却成为困扰各级组织、部分官兵的“老大难”问题。
如何让“老大难”不再难?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随着医学技术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通过医疗检查、营养补充、技术干预、早期胎教等科学的生殖技术,完全能够提高生育质量,实现“优生优育”。先进的医学技术加上细致入微的人文关怀,无疑是解决这一难题的良策。
在这方面,新疆克孜勒苏军分区、西藏军区某团的做法值得称道。他们研究制定“高海拔问题高标准解决”的系列措施,让已婚未育边防军人落实“婚育休假制度”、下山“休产假”,并积极协调医院生殖专家教授实施医疗帮助,不仅收到了良好效果,也为解决这一难题打开了“一扇窗”。
这些做法启示我们,只有在更多元领域、更深制度层面上,对来自边防军人身边一些实际困难予以关注,设身处地为他们分忧解难,才能最终使“探亲休假难、找对象难、生健康孩子难和子女受良好教育难”等边防“老大难”问题逐一得到有效解决。
俗话说:“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相信,各级领导机关心系基层、情系官兵,为边关战友解难帮困献出一分爱,收获的必然是官兵无怨无悔、履职尽责、固边守防的十分情。
(陈小菁)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男的产假2025年新规定,男的产假工资怎么算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