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合格投资者的认定标准,债券合格投资者机构申请资格认定的准入条件
大家好,由投稿人邵宸桂来为大家解答债券合格投资者的认定标准,债券合格投资者机构申请资格认定的准入条件这个热门资讯。债券合格投资者的认定标准,债券合格投资者机构申请资格认定的准入条件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债券合格投资者的条件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程维妙)作为全球第二大债券市场,我国债市持续推进开放。据央行官网5月27日披露,近日与证监会、外汇局联合发布2022年第4号公告,境外机构投资者入市程序进一步简化,可投资范围扩展到交易所债券市场,且持备案证明等材料开户后便可直接投资。
第4号公告全称为“关于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有关事宜”。据央行有关负责人介绍,获准入市的境外机构投资者范围没有变化,程序进一步简化,可投资范围扩展到交易所债券市场。
具体而言,入市程序方面,境外机构投资者以法人身份入市。对于拟备案机构及已备案机构的新增产品,无需再逐只产品备案。对于已备案的产品,在银行间债券市场既可以保留现有债券账户,也可以归并至法人层面,相关金融基础设施应当提供非交易过户服务。
入市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可以持相关备案证明文件等材料申请开立证券账户后直接投资交易所债券市场,交易所市场合格境外投资者托管行资质名单可通过证监会网站查询,也可以通过互联互通方式投资交易所债券市场。两种方式均无需另行办理备案或审批手续。
近年来,我国债市开放政策不断,除简化外资备案外,还包括“债券通”开闸、取消QFII额度限制等,加上2019年4月中国债券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境外机构不断入场。截至今年4月末,我国债市余额为138.2万亿元,自2016年起稳居世界第二,共有1035家境外机构投资者进入我国债市,总持债规模为3.9万亿元,较2017年末增长了225%。
本次第4号公告出台还有一个背景:即我国债市互联互通提速。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为防止银行资金违规流入股市,相关部门停止商业银行在证券交易所从事债券交易活动。自此以后,我国债券市场被分割为银行间市场与交易所市场,两大市场间长期存在着相互独立的审批、托管、交易、清算、监管等两套体系。
两个市场各有优势,但分离状态下也出现市场定价效率不高、竞争异化等问题。近年我国不断推进债市互联互通,一个标志性事件就是2020年7月央行、证监会同意两个市场相关基础设施开展互联互通合作。今年1月,沪深交易所、外汇交易中心、中国结算、上海清算所联合发布了相关操作细则。
央行表示,按照“一套制度规则、一个债券市场”原则制定本次公告,在现行制度框架下,进一步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市场。这有利于健全多元化投资者队伍,以及扩大资本项目流入,更好地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等。
编辑 宋钰婷
校对 张彦君
债券合格投资者可以买什么债?
过去不对老百姓(行情603883,买入)直接开放的银行间债券市场,终于向个人投资者打开了大门。
2月14日,央行发布了《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柜台业务管理办法》(下称《办法》),其中明确规定:年收入不低于50万元,名下金融资产不少于300万元,具有两年以上证券投资经验的个人投资者可投资柜台业务的全部债券品种和交易品种。
原先投资券种匮乏
原先和交易所公募债券对比,银行间债市柜台业务存在一个券种相对缺乏的问题。个人只有国债、政策性金融债、铁路总公司和地方政府债可以投资。因为个人和一般企业缺乏实际交易能力,只参与买入持有收益相对有限(不能回购,从而无法加杠杆)的品种。
除了银行柜台市场,个人投资者之前投资债市的主要途径是进入交易所债券市场,但是由于大部分人只关注到了沪深两大交易所的股票市场,深度参与的也主要是股票交易,因而事实上这一市场的流动性极差,投资者真正能够参与的力度非常有限,主要还是以机构投资者为主,比如一些债券型基金和固定收益类基金在市场里进行实际操作。
“近年来我国居民理财方式逐步多元化,从单一的银行存款为主转向银行理财、信托等多资产类别,尤其是居民存款向银行理财转移的投资行为极大提高了收益率。”安信证券固定收益部分析师袁志辉表示,如今债券市场向居民投资者放开,就进一步拓宽了居民的理财通道,有利于其通过大类资产配置来进一步优化个人资产负债表结构。
此前,除了常规的记账式国债,央行一直致力于增加商业银行柜台债券业务品种。
中国的银行债券柜台业务开始于2002年。
2002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和财政部颁布了《商业银行柜台记账式国债交易管理办法》,商业银行记账式国债柜台交易业务正式起步。
在经过十余年个人投资者只能购买凭证式国债的时期后,债券投资渠道扩容。
2014年3月,央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14〕第3号》增加商业银行柜台债券业务品种。从事柜台记账式国债业务的银行,可以增加国家开发银行债券、政策性银行债券和中国铁路总公司等政府机构债券。
这意味着,普通投资者从当时起,就可以参加以上三类债券。
分析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等到正式的针对个人投资者全品类的债券推出,将可能对市场的直接融资和个人财富管理的市场起到颠覆性的影响。
收益率不如银行理财
据悉,中国债券市场分为两部分:一是证券交易所,二是银行间市场。从交易量和规模上看,都是后者为主。而后者主要由金融机构,以及部分符合条件的企业参与。
普通人参与债券交易,要么到银行买国债,持有到期限兑付本息;要么去交易所,买卖挂牌的债券。第三种办法是买银行理财产品,而银行拿这笔钱到银行间债券市场买各种债券(国债、地方债、企业债),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这是间接参与。
事实上,过去一年,中国债市非常火爆,只不过普通投资者未能从中分一杯羹。2015年末我国债券市场全年托管余额为47.9万亿元,其中银行间债券市场托管余额达43.9万亿元,已经超过了沪深股市流通市值。
袁志辉也同样表示,目前我国债券存量规模相当于股票的1.5倍,可以说,体量十分惊人。
据称,央行通过债券市场向个人投资者开放,另外一个目的就是为了吸引一大波股票散户投资于债券市场,从而达到理顺主要金融资产投资者结构的目的。
不过袁志辉也提醒,在操作层面,短期内个人投资者大规模配置柜台市场债券资产的可实现性有限。从四大行的报价来看,目前10年期的政策性金融债年化到期收益率在3.15%附近,而具有免利息税优势的10年期国债年化到期收益率只有2.85%左右,大家较为熟悉的3至6个月固定收益类银行理财预期利率在4.5%附近,5年期银行存款利率4.75%,横向比较来看,债券资产的可比收益率远不如银行理财,这会限制投资者投资债券的热情。
理财师建议,面对债券市场,投资者可以根据个人的操作能力、进入市场操作的时间、投入资金的金额等的不同,选择独立操作直接参与债券买卖,或者通过购买基金间接参与债券投资。根据投资目的的不同,个人投资者的债券投资方法可采取以下三种类型:完全消极投资(购买并持有),即投资者购买债券的目的是获取较稳定的利息收益;完全主动投资,即投资者投资债券的目的是获取市场波动所引起价格波动带来的收益;部分主动投资,即投资者购买债券的目的主要是获取利息,但同时把握价格波动的机会获取收益。
受富裕投资者青睐“现在股市持续波动,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普遍跌至5%以下,互联网金融风险事件频发,能投点债券真是好消息,有的企业债收益率能到5.6%左右。”有投资者如是说。
根据《办法》,能够被接纳的投资者必须拥有两大条件:年收入不低于50万元;金融资产不少于300万元。业界认为,这个门槛看上去有点高,把大部分低收入人群排斥在外了。
2015年7月,福布斯发布的一份《2015中国大众富裕阶层财富白皮书》显示,到2015年末,中国大众富裕阶层达1528万人,私人可投资资产总额将达到114.5万亿元。主要由股票、基金、债券等金融性资产增长所带动。福布斯中文版定义的大众富裕阶层是指:个人可投资资产在60万元至600万元之间(约10万美元至100万美元)的中国中产阶级群体。其中,个人可投资资产包括个人持有的流动性资产,如现金、存款、股票、基金、债券、保险及其他金融性理财产品,以及个人持有的投资性房产等。
股市不能投,IPO打新也没有机会了,P2P网贷行业陷阱太多,而去投资实体经济有可能“肉包子打狗”,在整个市场都缺乏合适的高收益资产的情况下,最终导致过量资金游离在外,四处追逐有限的金融资产,演化成“钱多+资产荒”。与此同时,去年央行连续6次降准降息,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把居民储蓄从银行存款里面“赶出来”。
为此,当下债券市场向普通投资者开放,被外界解读为是金融市场供给侧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既增加了低风险金融资产的供给,也是为老百姓提供了另外一个配置资产的投资机会。
据福布斯的调查,追求“中低等风险,中低等收益”,中意两年期以内的投资理财产品,成了眼下很多富裕人士的目标。所以,债券投资虽然收益较低,但其风险较少收益稳定的特点,还是会受到不少富裕投资者的青睐。
债券合格投资者和债券专业投资者
6月28日,为促进债券市场发展,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防范债券市场风险,两地交易所制定了交易所债券市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其中,监管层根据债券风险属性对个人投资者投资范围进行调整。
以深交所为例,深交所表示此次适当性办法与原有规定主要不同在于:
一是根据证监会《适当性管理办法》对合格投资者标准进行调整。根据证监会《适当性管理办法》的规定,专业投资者中的非金融机构投资者需要同时符合资产性资质和专业经历的要求。其中,资产性资质要求机构最近1年末净资产不低于2000万元且最近1年末金融资产不低于1000万元,个人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或者最近3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专业经历要求机构及个人具备一定的投资经历或工作经历。为落实证监会《适当性管理办法》的要求,本所《债券适当性办法》调整了合格投资者的标准,与证监会《适当性管理办法》中的专业投资者保持了一致。与本所原有规则相比,本所《债券适当性办法》增加了对非金融机构合格投资者的专业经历要求;同时,资产性资质要求也根据证监会《适当性管理办法》进行调整,主要为机构净资产从不低于1000万元调整为不低于2000万元,个人金融资产从不低于300万元调整为不低于500万元并设定了期限要求,与证监会《适当性管理办法》进行衔接。
二是根据债券风险属性对个人投资者投资范围进行调整。为加强对个人投资者的保护,本所《债券适当性办法》根据债券风险属性的不同,区分了不同的投资者适格标准。具体而言,债项评级低于AAA的公募公司债券(含企业债券,不含公开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及资产支持证券,调整为仅允许合格投资者中的机构投资者买入;个人投资者仍可根据是否符合合格投资者的标准,继续投资大公募公司债券及/或债项评级AAA的小公募公司债券。同时,为使本所对投资者的保护更加全面、灵活,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本所《债券适当性办法》设立了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动态调整机制。具体而言,当债项评级下调至低于AAA、发行人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出现亏损、发生债务违约或者严重违法等情形时,仅允许合格投资者中的机构投资者买入债券,加强了对个人投资者的保护。
深交所表示,2017年7月1日起,投资者应当根据本所《债券适当性办法》的规定,在其所属投资者类别所对应的债券范围内进行投资。根据本所原有规则买入的债券,如超出《债券适当性办法》规定的投资范围,投资者可以b卖出或者继续持有到期,不得再行买入。
(编辑:朱益民)
债券合格投资者权限
证券时报记者 孙璐璐
央行昨日发布《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柜台业务管理办法》。相较于以前的柜台债券业务,新规在开办机构、投资者主体、交易品种、债券类型等方面都有所放宽。央行称,新规旨在促进债券市场发展,扩大直接融资比重。
现存的柜台债券业务主要是由商业银行通过其营业网点、电子银行等渠道向企业、个人投资者分销、买卖债券,债券品种只限于国债、国家开发银行债券、政策性银行债券和中国铁路总公司等政府支持机构债券,投资者的债券交易方式为现券买卖,多以持有到期为主。
根据新规,柜台债券业务今后的开办机构不再限于商业银行,满足条件的银行间债券市场做市商或结算代理人都可申请成为开办机构。柜台债券的品种则在上述四类债券的基础上,新增地方政府债券和发行对象包括柜台业务投资者的新发行债券。
在交易品种方面,此前主要是现券买卖,此次新增质押式回购、买断式回购以及经央行认可的其他交易品种。不少业内人士表示,放开回购交易意味着柜台债券业务可以债券投资加杠杆,这将有利于提高柜台债券的流动性和投资收益。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对于新规最大的关注点在于投资者的“适当性管理”。《办法》引入“合格投资者”概念,把“年收入不低于50万元,名下金融资产不少于300万元,具有两年以上证券投资经验的个人投资者”纳为合格投资者。对于不符合条件的投资者,只能买卖发行人主体评级或债项评级较低者不低于AAA的债券,以及不能参与回购交易。简言之,新规扩大的债券类型和交易品种都是针对合格投资者,非合格投资者仍按原有柜台债券业务规定投资交易。
不过,华创证券首席债券分析师屈庆称,向个人投资者放开柜台业务全品种债券,短期内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效果,并不会带来新增资金。因为柜台业务的债券品种普遍利率偏低,对个人投资者的吸引力不足;加之个人如果要投资债券市场,并不缺乏途径,如购买债券基金、银行理财、或者券商集合产品,都可以实现投资债券市场的目的,甚至有些个人直接投资交易所债券市场。所以,新规并不会带来新增的债券市场投资资金,顶多只是会分流各个交易场所的资金。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债券合格投资者的认定标准,债券合格投资者机构申请资格认定的准入条件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