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个税缴纳标准,杭州个税咨询电话
大家好,由投稿人宋松来为大家解答杭州个税缴纳标准,杭州个税咨询电话这个热门资讯。杭州个税缴纳标准,杭州个税咨询电话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杭州个税计算器
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朱文科 编辑 童蔚
新个税法第一波红包10月刚刚发放,第二波红包又要来了,此次受益最大的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夹心层”。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会同有关部门起草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10月20日起在两部门官网开始为期两周的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根据两份意见稿,2019年1月1日起,计算个税应纳税所得额,在5000元基本减除费用扣除和“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外,还可享受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以及赡养老人等六项专项附加扣除。
一个扣除社保及公积金后月收入20000元的“夹心层”,每月缴纳的个税,最多可以从此前的3120元降到730元,最大降幅为76.6%。而已婚已育、月应发工资万元以下的杭州人,基本上就不用交税了。
六项专项附加扣除
专项附加扣除是指在计算个人综合所得应纳税额时,除了起征点和“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外,还允许额外扣除的项目。
增加此项扣除后,从明年元旦起,折算到月收入的个税计算方式为:
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社保+公积金)-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然后再对照新版个税税率表计算出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征求意见稿规定的六项专项扣除分别是:
子女教育: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学前教育和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子女每年1.2万元(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其中,学前教育为年满3岁至小学入学前;学历教育覆盖小学到博士研究生。
继续教育:纳税人接受学历继续教育的支出,在学历教育期间按照每年4800元(每月400元)定额扣除;纳税人接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支出,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年度,按照每年3600元(每月300元)定额扣除。
大病医疗:纳税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在社会医疗保险管理信息系统记录的由个人负担超过1.5万元的医药费用支出部分,为大病医疗支出,可以按照每年6万元标准限额据实扣除。
首套房贷款利息:纳税人本人或配偶使用商业银行或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其配偶购买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在偿还贷款期间,可以按照每年12000元标准定额扣除。经夫妻双方约定,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扣除。
住房租金:纳税人本人及配偶在纳税人的主要工作城市没有住房,而在主要工作城市租赁住房发生的租金支出,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标准为每年1.44万元(每月1200元);其他城市按户籍人口规模分每年1.2万元(每月1000元)和每年9600元(每月800元)两档。
赡养老人:赡养60岁(含)以上父母以及其他法定赡养人的赡养支出,独生子女纳税人按照每年2.4万元(每月2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非独生子女纳税人应当与其兄弟姐妹分摊每年2.4万元的扣除额度,但每个纳税人分摊的扣除额最高不得超过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
为什么是这六项?
浙江金瑞税务师事务所副所长余海涛介绍,教育支出是家庭支出的一项重要内容,把它列入专项附加扣除,可以切实降低主要纳税群体的负担。
他解释,有两个孩子的家庭将能享受到每年24000元的定额扣除,并且父母双方可以各扣50%,也可以由一方全额扣除100%。
家庭支出的第二个大项是房贷。余海涛说,非首套房贷利息不能扣除,体现了“房住不炒”的中央精神。而实行每年12000元定额的全国一刀切,主要是为了简化征管。
就杭州来看,在本轮房价大涨之前,杭州首套房贷平均月利息并不算高,比如贷款百万,月利息大约是2500元。而近两年新购入的首套房,由于总价及贷款利率上升,平均月利息已经远远超过这一扣除标准。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贷款300万元,月息高达7100元。
贷款总额较低的杭州购房者将得到实惠,哪怕每月房贷利息不到1000元,也能按1000元扣除。
房租也类似,杭州按最高标准每年14400元(每月1200元)扣除。
统计显示,2018年杭州市区(不含富阳、临安)1-7月住房租金平均价格为62元/平方米,即每月扣除额大约可以租住20平方米,合租者受益。
家庭开支第三个大项是赡养老人。余海涛说,这个项目抓住了社会痛点,但还有不足之处,比如赡养两个及以上老人的,不加倍扣除。
月收入万元 基本上不用交税了
余海涛说,根据杭州的实际情况测算,已婚已育且需要赡养老人的纳税人,平均月扣除额大约是3000元。换言之,这部分人相当于将个税起征点从5000元提高到8000元。
按照杭州22.5%的社保及公积金缴存比例计算,已婚已育、赡养老人且月工资万元以下的杭州人,基本上就不用交税了,一年最多能省3840元。
他说,新个税法全面执行后,个税负担将显著下降。
余海涛测算,四季度是新个税法第一阶段,月工资20000元以下群体降税比例最高,超过50%;年薪百万的高收入群体,每个月最多减税2330元。
从明年1月1日起,降税幅度超过50%的群体扩大到月工资3万元,而百万年薪高收入群体月降税额上限则提升至3680元。
余海涛还表示,除了大病医疗附加扣除这一特殊情况,单个纳税人最多可以同时扣除四项,分别是子女教育、继续教育、赡养老人、租房或房贷利息。理论上的每月最高扣除额为:1000×2(子女教育)+400(继续教育)+1200(租房)+ 2000(养老)=5600元。
一句话概括就是,在杭州租房、有两个孩子、正在读在职研究生的独生子女。符合这一条件的,很可能是这两年到杭州寻找梦想的程序员、创业者或者企业高管。
这部分人群受益最大。从明年1月1日起,他们每个月可以少缴多少个税呢?
以一个扣除社保和公积金后月收入20000元的白领为例。
10月1日之前月缴个税3120元;四季度月缴个税1590元,少缴1530元,降幅为49%;2019年1月起,假如他每月专项附加扣除为5600元,则个税只有730元,比目前少860元,降幅为54%,比10月1日之前少2390元,降幅高达76.6%,一年可以少缴28680元!
其他各档收入降税额详见附表。
凭证材料需纳税人自己提交
余海涛介绍,接下来纳税人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由于六项专项扣除涉及房管、银行、公积金中心、民政、教育、企业、医院、医保等多个部门和机构,扣除所需的凭证材料需要纳税人提交给单位或税务机关审核。
凭证材料包括子女出生证明、学籍证明、房屋贷款合同、户籍证明、诊疗发票等。
提交时间是2019年1月1日开始、首次享受专项附加扣除之前,暂时来不及准备材料而延后提交的,而影响以前月份未扣除的,个人办理年度汇算的时候预计应可以按年计算补扣。
余海涛提醒,已经组建家庭的纳税人可以根据双方实际收入合理安排扣除项目。比如一方收入在万元以下的,因为本来就不需要缴税,除了保留赡养老人的扣除,可以把子女教育、房贷利息或租房等扣除项让给收入高的一方,以达到最大的节税效果。
杭州个税起征点
同一套房子,房贷利息前几年可以正常抵扣个税,这次填报2025年度信息时却通过不审核?同一家庭拥有两套房产(均为婚前买入且都属于首套房),卖掉了其中一套,另一套房贷利息还可以继续抵扣吗?
从12月1日起,2025年度个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开始确认。其中,房贷利息是其中的一个抵扣项目,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可抵扣1000元/月也即12000元/年。
不过,钱报记者近期接到多名读者反映,填报了和前几年一样的房贷信息,这次却被系统打了回来,审核未能通过。难道是抵扣规则有变?
“用于抵扣的只能是首套房(享受首套房贷利率),最长抵扣期240个月。如果是婚前各自买了一套房且都属于首套,婚后可以选择其中一套房子用于抵扣,由买入方按100%的标准予以抵扣(每年12000元),也可由夫妻双方按各自房产50%的标注予以抵扣(每年各自6000元)。”纳税服务热线12366工作人员告诉钱报记者说。
那么,为何有人按照2024年度的房贷信息去填报,个税系统审核却未予通过?“如果前几年用于抵扣的这套房子,房贷在今年已经还清了,那么这套房子就不能用于2025年度个税抵扣。此外,有的人前几年就还清了房贷或者卖了房,后几年重新更换了一套用于抵扣的房产信息,由于前几年的系统数据没那么完善可能存在没有比对出来审核予以通过的情况,现在数据完善了审核就会通不过,也不排除有这种可能性。”12366工作人员解释说。
“由于前几年置换过一套房子,所以我的房贷填报信息发生过变更,后面几年一直是按现在的这套房产信息去填报。”钱报记者核实后发现,确实是12366工作人员说的这种情况。也就是说,目前个税系统已经“堵”上了这个漏洞。
不过,如果是婚前夫妻双方各自买入一套房产(均属于首套),婚后将其中一套房产(用于个税抵扣)出售,也不意味着今后就不能抵扣个税。“按照规定同一年度不得变更扣除方式,但在下一年度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如果之前选择用老公的房子100%抵扣,这套房子卖掉后,下一年度可以改由双方各自抵扣50%。虽然老公的房子已经出售无法抵扣,但老婆的房子还可以抵扣50%也就是一年6000元。”12366工作人员说。
此外,目前房贷利息抵扣采取的是定额标准,只要有房贷利息支出,不论金额多少,都统一按照1000元/月的抵扣标准。这就意味着,如果有个税抵扣需求,没必要提前还清全部贷款,可以考虑适当留点尾款。
(来源: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杭州个税专项扣除标准
由于疫情延宕近一个月的2019年个人所得税年度汇算,终于开始了。
微博上、朋友圈都有很多人去试了,有人说成功退税——
也有人说App凌晨被挤爆了……
昨天,一部分人率先体验了这项新政策。在杭州体育场路一家公司,同一个办公室的几个同事的汇算结果大相径庭,有人要补税几十元,有人却可以退税几千元。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年度汇算怎么操作?
这些情况必须进行汇算浙江金瑞税务师事务所副所长余海涛说,个人所得税年度汇算(以下简称年度汇算)简单理解就是“查漏补缺、汇总收支、按年算账、多退少补”。每年3-6月对上一年度进行汇算,今年因为疫情,国税总局之前暂停了这项工作。
为什么要进行年度汇算?这是因为新个税法实施之后,单位每月代扣的个税只是预缴,有可能多缴,也有可能少缴,一年终了要算总账,再多退少补。
哪些情况需要年度汇算?一种是2019年多缴了个税且申请退税的,一种是2019年综合所得收入超过12万元且需要补税金额在400元以上的。
所谓综合所得,包括4类收入,分别是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其他收入如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财产租赁、财产转让、偶然所得等,不需要年度汇算。
以下三种情况不需要进行年度汇算:
需要补税但综合所得年收入不超过12万元的;
年度汇算需补税金额不超过400元的;
已预缴税额与年度应纳税额一致或不申请年度汇算退税的。
余海涛说,为了不因漏税影响个人征信,建议每个纳税人都进行年度汇算,在“个人所得税”App上进行操作,几分钟就能知道要不要退补个税。实际上,哪怕你年收入不到6万元,也可能产生退税,这是新个税法的福利。
简单几步完成汇算在进行年度汇算之前,先做好这几项准备:将“个人所得税”App升级到最新版本,登录并完善个人信息,特别是实名认证、任职受雇信息,信息不全将无法进行汇算。
打开“个人所得税”App,进入“综合所得年度汇算”,然后选择填报方式。
余海涛说,由单位代扣个税的工薪族建议选“使用已申报数据填写”,这样不必再一一填写各项涉税信息;2019年换过工作、当年入职或自由职业者,则要选“自行填写”方式,逐项填报各项收入和扣除。
以“使用已申报数据填写”为例,界面列出纳税人的各项收入及费用、免税收入和税前扣除项目,逐项对照是否准确,如有遗漏,点击相应项目可以进行修改。
专项附加扣除非常重要。纳税人有子女教育、继续教育、赡养老人、房贷、租房、大病支出等6项支出的,可以在税前收入中扣除(房租和房贷二选一)。如果此前忘记申报,年度汇算还可以补报,这是最后的减税机会。
其中大病支出只能在年度汇算时申报,本人、配偶及子女在2019年发生的医疗费用支出,扣除基本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指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在80000元限额内据实扣除。
以上项目都确认后,点击下一步就能看到汇算结果:应补税额(包括0)、应退税额。
应补税额不超过400元的,显示“享受免申报”,点击确定即可;超过400元的,按提示填写补税方式。
看到“应退税额”的纳税人,恭喜你,填写接收账户,就能拿到一笔退税。
余海涛说,产生补税或退税的情形有很多种,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种是年终奖单独或合并计税,导致汇算结果不一致。
以祝先生为例,2019年工资薪金总额240000元,年终奖36000元。如果年终奖单独计税,年终奖需缴税1080元,汇算结果应补税10元;如果将年终奖合并计税,则需补缴4555元。显然将年终奖单独计税更划算。
余海涛说,年终奖具体选哪种方式计税,纳税人不妨自己对比一下,在收入中的工资薪金界面可以更改选择。
第二种情况是各月收入极不均衡,比如上半年收入特别高,下半年收入特别低,有可能产生退税。
在下沙上班的邵先生上半年月工资超过20000元,下半年换了单位,月工资降到五六千元,汇算结果可以退税近4000元。
第三种情况是补充申报专项附加扣除,也可能产生退税。
在体育场路上班的王小姐, 2019年12月底才填写租房扣除,汇算结果可以退税1100多元。
第四种情况是有多项收入。比如除了工资薪金,还从其他单位取得过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等收入,这些收入不管有没有预缴个税,汇算时都可能产生退税或补税。
楼小姐去年8月拿到外单位一笔1080元的劳务报酬,这家单位帮她预缴了50元个税。汇算结果显示,由于年收入不到12万元,她可以退税50元。
她的同事刘小姐也拿到过外单位一笔稿酬,同样预缴了个税,由于她的年收入超过了12万元,加上这笔稿酬后,年收入的适用税率刚好升了一级,她就需要补税。
余海涛说,在“个人所得税”App首页的“收入纳税明细”可以查看有没有从外单位取得的收入,如有,在填报时增加即可。
第五种情况,也是最大的惊喜是年收入不足6万元但已经预缴了税款的纳税人,由于未达到起征额,他们可以全额退税。
余海涛提醒,所有涉税信息一定要如实填写,税务部门会进行抽查,查实虚假申报的,纳税人将受到多部门联合惩戒。一下子搞不清楚的纳税人,也不用着急,2020年6月30日之前都可以汇算。
杭州个税扣除标准2025年最新
同一套房子,房贷利息前几年可以正常抵扣个税,这次填报2025年度信息时却通过不审核?同一家庭拥有两套房产(均为婚前买入且都属于首套房),卖掉了其中一套,另一套房贷利息还可以继续抵扣吗?
从12月1日起,2025年度个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开始确认。其中,房贷利息是其中的一个抵扣项目,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可抵扣1000元/月也即12000元/年。
不过,钱报记者近期接到多名读者反映,填报了和前几年一样的房贷信息,这次却被系统打了回来,审核未能通过。难道是抵扣规则有变?
“用于抵扣的只能是首套房(享受首套房贷利率),最长抵扣期240个月。如果是婚前各自买了一套房且都属于首套,婚后可以选择其中一套房子用于抵扣,由买入方按100%的标准予以抵扣(每年12000元),也可由夫妻双方按各自房产50%的标注予以抵扣(每年各自6000元)。”纳税服务热线12366工作人员告诉钱报记者说。
那么,为何有人按照2024年度的房贷信息去填报,个税系统审核却未予通过?“如果前几年用于抵扣的这套房子,房贷在今年已经还清了,那么这套房子就不能用于2025年度个税抵扣。此外,有的人前几年就还清了房贷或者卖了房,后几年重新更换了一套用于抵扣的房产信息,由于前几年的系统数据没那么完善可能存在没有比对出来审核予以通过的情况,现在数据完善了审核就会通不过,也不排除有这种可能性。”12366工作人员解释说。
“由于前几年置换过一套房子,所以我的房贷填报信息发生过变更,后面几年一直是按现在的这套房产信息去填报。”钱报记者核实后发现,确实是12366工作人员说的这种情况。也就是说,目前个税系统已经“堵”上了这个漏洞。
不过,如果是婚前夫妻双方各自买入一套房产(均属于首套),婚后将其中一套房产(用于个税抵扣)出售,也不意味着今后就不能抵扣个税。“按照规定同一年度不得变更扣除方式,但在下一年度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如果之前选择用老公的房子100%抵扣,这套房子卖掉后,下一年度可以改由双方各自抵扣50%。虽然老公的房子已经出售无法抵扣,但老婆的房子还可以抵扣50%也就是一年6000元。”12366工作人员说。
此外,目前房贷利息抵扣采取的是定额标准,只要有房贷利息支出,不论金额多少,都统一按照1000元/月的抵扣标准。这就意味着,如果有个税抵扣需求,没必要提前还清全部贷款,可以考虑适当留点尾款。
来源:潮新闻
报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报料”一键直达;或微信添加报料客服:xxcbcsp;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如需内容合作,请拨打政企服务专席19176699651。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杭州个税缴纳标准,杭州个税咨询电话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