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借贷纠纷会牵扯到诈骗吗,律师怎样解除合同诈骗

合同纠纷 编辑:曹延

一、民事借贷纠纷会牵扯到诈骗吗

民事借贷纠纷与诈骗存在本质区别,但在特定情形下,借贷行为可能涉嫌诈骗。

民事借贷纠纷通常是因双方在借款、还款环节产生争议,本质上是平等主体间基于意思自治的经济往来。出借方与借款方往往有借款合意,借款用途多为正常经济活动,借款方有还款意愿只是可能因各种客观原因未能按时足额偿还。

而诈骗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他人财物。在借贷中,如果一方从一开始就没有还款打算,编造虚假借款理由,如虚构投资项目、资金用途等,骗取对方信任获得借款,且借款后将款项肆意挥霍、隐匿转移等,不用于约定用途也不打算归还,这种情况就可能超出民事借贷范畴,涉嫌诈骗犯罪。

判断民事借贷纠纷是否牵扯到诈骗,关键在于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以及客观行为是否符合诈骗犯罪的构成要件。要综合借款前后的各种行为表现、资金流向等多方面因素进行认定。

二、律师怎样解除合同诈骗

若要解除合同诈骗情形,需区分不同阶段采取不同措施:

-未受刑事立案前:受欺诈方可以民事途径解除合同。根据民法典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受欺诈方应尽快收集证明对方存在欺诈行为的证据,如聊天记录、邮件、交易凭证等,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或仲裁机构提交撤销合同的申请。

-已刑事立案后:此时案件进入刑事程序。一方面,刑事司法机关会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进行侦查、起诉和审判。诈骗行为若被认定,合同因违法而自始无效,无需专门民事解除。另一方面,作为被害人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等,以弥补因合同诈骗遭受的经济损失。同时,积极配合司法机关工作,提供相关证据和线索,以推动案件处理及自身权益的挽回。

三、合同诈骗罪是目的犯吗

合同诈骗罪是目的犯。目的犯,是指以特定目的作为主观构成要件要素的犯罪。

合同诈骗罪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目的。这一目的贯穿整个犯罪行为过程。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行为人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进而骗取财物。

非法占有目的是区分合同诈骗罪与民事欺诈、合同纠纷等的关键要素。若行为人只是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存在一定欺诈行为,但不具备非法占有目的,未想将对方财物据为己有,一般不构成合同诈骗罪,可能仅属于民事范畴的纠纷。

司法实践中,判断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需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包括行为人的履约能力、履约行为、对取得财物的处置情况等,以此准确认定是否构成合同诈骗罪。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民事借贷纠纷会牵扯到诈骗吗怎么办

民事纠纷借贷案件会留案底吗

民间借贷纠纷会影响贷款吗

民事借款纠纷会判刑吗

民间借贷纠纷会留案底吗

民间借贷纠纷会拘传吗

民间借贷纠纷案会不会有案底

民间借贷纠纷会被拘留吗

民间借贷纠纷可以转为诈骗吗

民事借款纠纷会转刑事吗?

怎样解除律师,让他退费呢

律师诈骗怎么处理

怎么解除和律师的协议

律师要解除合约有啥费用

如何解除律师

如何解除律师

来源:头条-合同诈骗罪是目的犯吗,合同诈骗属于什么罪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