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是做什么鉴定,因公喝酒死亡是不是工伤

劳动纠纷 编辑:于中宇

一、工伤认定是做什么鉴定

工伤认定并非是做某种具体的鉴定,而是劳动行政部门依据法律授权,对职工因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是否属于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给予定性的行政确认行为。主要确认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确认劳动关系。需确定受伤职工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合法有效的劳动关系,这是认定工伤的前提条件之一。包括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以及虽未签订合同但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情形。

二是核实事故伤害情况。要明确职工受到的伤害是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导致的。例如在工作岗位上因操作机器设备受伤等。

三是判断特殊情形。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等,也需进行认定。

四是排除不得认定为工伤的情形。比如职工故意犯罪、醉酒或者吸毒、自残或者自杀等导致伤亡的,不得认定为工伤。

通过工伤认定,能确定职工的伤害是否属于工伤范畴,为后续的工伤待遇等提供依据。

二、因公喝酒死亡是不是工伤

因公喝酒死亡是否认定为工伤,需根据具体情况分析:

一是若职工因正常工作需要,参加单位组织的公务应酬,在应酬过程中因饮酒过量导致死亡,且应酬活动与工作有直接关联,属于履行工作职责的合理延伸,一般可认定为工伤。比如,为了签订重要合同,单位安排与合作方进行商务宴请,职工在此期间死亡。

二是若职工在非工作安排的情况下自行饮酒,即便饮酒行为与工作有一定关联,但并非出于履行工作职责的必要,通常不能认定为工伤。例如,职工在下班后与同事聚会饮酒死亡,这种情况就难以认定为工伤。

三是若职工明知自身身体状况不宜饮酒仍饮酒,且单位对其饮酒行为无组织、安排或强制等情形,一般也难以认定为工伤。总之,因公喝酒死亡的工伤认定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

三、未办理入职算不算工伤

未办理入职是否算工伤,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一是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如果劳动者虽未办理正式入职手续,但已实际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接受用人单位管理,且用人单位支付劳动报酬,双方形成事实劳动关系。在此情况下,劳动者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等符合工伤认定情形的,应认定为工伤。例如,某员工被用人单位通知提前上班,虽未正式办理入职,却在工作时受伤,由于已实际付出劳动,可认定工伤。

二是不存在劳动关系。若劳动者未实际提供劳动,未与用人单位形成劳动关系,比如仅参加用人单位的面试,在面试场所因自身原因摔倒受伤,这种情况一般不能认定为工伤,因为双方尚未建立起劳动权利义务关系。

综上,未办理入职能否认定工伤,关键在于是否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以及是否符合工伤认定的法定情形。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工伤认定是做什么鉴定的

工伤认定是干嘛的

工伤认定工伤鉴定

工伤认定是指

工伤认定走什么程序

工伤认定有啥用

工伤认定应由什么认定

工伤认定是干嘛的

工伤认定主要看什么

工伤认定包括什么

因公喝酒死亡是不是工伤事故

因公喝酒死亡是不是工伤赔偿

因公喝酒死亡算工伤吗

因公喝酒死亡赔偿标准

饮酒死亡可以工伤赔偿么

为单位应酬喝酒死亡工伤

因公事喝酒出现人员伤亡

喝酒死亡算不算工伤

因公应酬饮酒过量死亡算工伤吗

工作岗位饮酒死亡工伤

来源:中国法院网-未办理入职算不算工伤,没办理入职需要办理离职吗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