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品房预售的风险有哪些
商品房预售存在多方面风险,主要如下:
一是房屋质量风险。购房者在签订预售合同时,房屋尚未建成,难以直观了解房屋实际质量状况。开发商可能因施工管理、材料选用等问题导致房屋出现质量瑕疵,而购房者后期维权成本较高。
二是交房延迟风险。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资金短缺、施工困难等,开发商可能无法按预售合同约定的时间交房。这会给购房者带来生活安排上的不便,且可能面临额外的经济损失。
三是开发商信誉风险。若开发商信誉不佳,存在资金链断裂、破产等情况,可能导致楼盘烂尾。购房者不仅无法按时获得房屋,还可能面临购房款难以追回的困境。
四是合同变更风险。在预售过程中,开发商可能因各种原因要求变更合同条款,如户型调整、面积变动等。若购房者不同意,可能引发纠纷。
五是产权风险。存在开发商将已预售房屋再次抵押或出售的可能,导致购房者无法顺利取得房屋产权。
二、预售商品房的条件有哪些
预售商品房需满足以下条件:
一是已交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是取得土地使用权的重要费用,只有足额交付并取得证书,才能确保土地使用的合法性。
二是持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该许可证是确认有关建设工程符合城市规划要求的法定凭证,意味着建设项目在规划层面获得了许可。
三是按提供预售的商品房计算,投入开发建设的资金达到工程建设总投资的25%以上,并已经确定施工进度和竣工交付日期。这是为了保障工程能够顺利进行,避免购房者面临烂尾风险。
四是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房产管理部门办理预售登记,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这是预售的关键手续,只有取得许可证明,开发商才具备合法的预售资格。
此外,不同地区可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更为具体的规定,在进行商品房预售时,开发商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保障购房者的合法权益。
三、商品房预售合同可以变更吗
商品房预售合同是可以变更的,但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并遵循相关程序。
一是双方协商一致。买卖双方基于真实的意思表示,就合同变更事项达成一致意见,如对房屋的交付时间、付款方式等条款进行修改。这种变更需以书面形式进行,明确变更的内容,双方签字或盖章确认,以确保变更的有效性和可追溯性。
二是法定变更事由。当出现不可抗力等法定情形,致使合同的履行基础发生重大变化,继续按照原合同履行将对一方当事人显失公平,此时受影响的一方可依据法律规定,请求变更合同相关内容。例如,因政策调整导致房屋建设成本大幅增加,开发商可与购房者协商变更房价条款。
不过,合同变更也受到一定限制。若变更涉及公共利益、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或损害第三人利益等,变更将不被允许。同时,变更后的合同内容不得违背公平、公正、合法的原则。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商品房预售的风险有哪些方面
●商品房预售的风险有哪些类型
●商品房预售中的法律风险
●商品房预售的风险有哪些呢
●商品房预售制度风险责任
●商品房预售风险防范
●商品房预售弊端
●商品房预售的风险有哪些类型
●商品房预售是指什么行为
●商品房预售过程中购房人的法律风险
●预售商品房的条件有哪些要求
●预售商品房时应具备什么条件
●预售商品房是什么意思?
●预售商品房购房须知
●预售 商品房
●预售商品房购买流程及手续
●预售房屋的条件是什么
●预售商品房需要什么条件
●商品房预售需要符合哪些条件?
●预售商品房购买流程
来源:临律-商品房预售合同可以变更吗,预售房合同可以更改买受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