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损伤鉴定标准2024,人体损伤鉴定标准一览表
大家好,由投稿人周毅思来为大家解答人体损伤鉴定标准2024,人体损伤鉴定标准一览表这个热门资讯。人体损伤鉴定标准2024,人体损伤鉴定标准一览表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人体损伤鉴定标准2024年最新
人身损害赔偿是指自然人的生命、健康、身体受到不法侵害,造成伤害、残疾、死亡及精神损害,要求赔偿义务人以财产进行赔偿的侵权法律制度。
一、赔偿范围:一般伤害赔偿、因伤致残赔偿、死亡赔偿。
1、一般伤害赔偿: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具体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
2、因伤致残赔偿: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赔偿义务人也需承担,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
3、死亡赔偿:造成死亡的,赔偿义务人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等。
二、赔偿项目及计算方式
1、医疗费的赔偿数额按照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实际发生的数额,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
计算公式为:医疗费 = 挂号费 + 诊疗费 + 医药费 + 住院费 + 其他医用费用。
2、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计算公式为:误工费 = 受害人固定收入(天/月/年)×误工时间或者(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或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365 日)×误工天数。
山西省高院《关于人身损害赔偿标准的办案指引晋高法【2020】34号》(以下简称办案指引)规定:
受害人无固定收入且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误工费参照80元/天的标准计算。
3、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
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
护理人员原则上为一人,但医疗机构或者鉴定机构有明确意见的,可以参照确定护理人员人数。受害人因残疾不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的,可以根据其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护理期限,但最长不超过二十年。受害人定残后的护理,应当根据其护理依赖程度并结合配制残疾辅助器具的情况确定护理级别。
山西省高院《办案指引》规定:当事人不能证明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的,护理费参照120元/天的标准计算。
3、交通费
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
4、住院伙食补助费
可以参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予以确定。受害人确有必要到外地治疗,因客观原因不能住院,受害人本人及其陪护人员实际发生的住宿费和伙食费,其合理部分应予赔偿。
计算公式为:住院伙食补助费 = 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出差伙食补助标准(元/天)×住院天数。
山西省高院
5、营养费
根据受害人伤残情况并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一般为 20 - 40 元/天×营养期限2。
山西省高院《办案指引》规定:营养费参照50元/天的标准计算。
6、残疾赔偿金
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具体如下:
60 周岁以下: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 年×伤残系数;
60 - 75 周岁: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 - 年龄)×伤残系数;
75 周岁以上: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 年×伤残系数。
7、残疾辅助器具费
按照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标准计算。伤情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参照辅助器具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相应的合理费用标准。
8、丧葬费
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9、被扶养人生活费
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10、死亡赔偿金
残疾赔偿金或者死亡赔偿金城乡统一按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计算。具体如下:
60 周岁以下: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 年;
60 - 75 周岁: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 - 年龄);
75 周岁以上: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 年。
11、精神损害抚慰金
在医疗事故中所产生的精神损害抚慰金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患者因医疗事故死亡的,计算年限最长不超过 6 年,造成患者残疾的,计算年限最长不超过 3 年。对于一般人身损害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根据受害人的伤情确定,具体金额应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造成的后果、侵权人的经济能力、当地经济发展状况等因素综合确定。
当事人在计算人身损害各项赔偿金额时应该查清相关数据,以便于确定赔偿项目计算标准。以上内容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仅作参考,具体赔偿事宜建议咨询当地的专业律师。
人体损伤鉴定标准最新版
残疾类别有哪些?
残疾评定标准是什么?
一文读懂
↓↓↓
1
残疾分类
按不同残疾分为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或多重残疾。
视力残疾
各种原因导致双眼视力低下并且不能矫正或双眼视野缩小,以致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视力残疾包括盲及低视力。
听力残疾
各种原因导致双耳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听力障碍,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声及言语声,以致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
言语残疾
各种原因导致的不同程度的言语障碍,经治疗一年以上不愈或病程超过两年,而不能或难以进行正常的言语交流活动,以致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包括:失语、运动性构音障碍、器质性构音障碍、发声障碍、儿童言语发育迟滞、听力障碍所致的言语障碍、口吃等。
注:3岁以下不定残。
肢体残疾
人体运动系统的结构、功能损伤造成的四肢残缺或四肢、躯干麻痹(瘫痪)、畸形等导致人体运动功能不同程度丧失以及活动受限或参与的局限。
肢体残疾主要包括:
(1)上肢或下肢因伤、病或发育异常所致的缺失、畸形或功能障碍;
(2)脊柱因伤、病或发育异常所致的畸形或功能障碍;
(3)中枢、周围神经因伤、病或发育异常造成躯干或四肢的功能障碍。
智力残疾
智力显著低于一般人水平,并伴有适应行为的障碍。此类残疾是由于神经系统结构、功能障碍,使个体活动和参与受到限制,需要环境提供全面、广泛、有限和间歇的支持。
智力残疾包括在智力发育期间(18岁之前),由于各种有害因素导致的精神发育不全或智力迟滞;或者智力发育成熟以后,由于各种有害因素导致智力损害或智力明显衰退。
精神残疾
各类精神障碍持续一年以上未痊愈,由于存在认知、情感和行为障碍,以致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
多重残疾
同时存在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残疾。
2
残疾分级
各类残疾按残疾程度分为四级,残疾一级、残疾二级、残疾三级和残疾四级。残疾一级为极重度,残疾二级为重度,残疾三级为中度,残疾四级为轻度。
视力残疾分类
按视力和视野状态分级,其中盲为视力残疾一级和二级,低视力为视力残疾三级和四级。视力残均指双眼而言,若双眼视力不同,则以视力较好的一眼为准。如仅有单眼为视力残疾,而另一眼的视力达到或优于0.3,则不属于视力残疾范畴。视野以注视点为中心,视野半径小于10°者,不论其视力如何均属于盲。
视力残疾分级表
听力残疾分类
按平均听力损失,及听觉系统的结构、功能,活动和参与,环境和支持等因素分级(不配戴助听放大装置)。
注:3岁以内儿童,残疾程度一、二、三级的定为残疾人。
听力残疾一级
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极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大于90 dB HL,不能依靠听觉进行言语交流,在理解、交流等活动上极重度受限,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极严重障碍。
听力残疾二级
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81~90) dB HL之间,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重度受限,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严重障碍。
听力残疾三级
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中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61~80) dB HL之间,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中度受限,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中度障碍。
听力残疾四级
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中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41~60) dB HL之间,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轻度受限,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轻度障碍。
言语残疾分类
按各种言语残疾不同类型的口语表现和程度,脑和发音器官的结构、功能,活动和参与,环境和支持等因素分级。
言语残疾一级
脑和/或发音器官的结构、功能极重度损伤,无任何言语功能或语音清晰度小于等于10%,言语表达能力等级测试未达到一级测试水平,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极严重障碍。
言语残疾二级
脑和/或发音器官的结构、功能重度损伤,具有一定的发声及言语能力。语音清晰度在11%~25%之间,言语表达能力等级测试未达到二级测试水平,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严重障碍。
言语残疾三级
脑和/或发音器官的结构、功能中度损伤,可以进行部分言语交流。语音清晰度在26%~45%之间,言语表达能力等级测试未达到三级测试水平,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中度障碍。
言语残疾四级
脑和/或发音器官的结构、功能轻度损伤,能进行简单会话,但用较长句表达困难。语音清晰度在46%~65%之间,言语表达能力等级测试未达到四级测试水平,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轻度障碍。
肢体残疾分级
按人体运动功能丧失、活动受限、参与局限的程度分级(不配戴假肢、矫形器及其他辅助器具)。
肢体部位说明如下:
(1)全上肢:包括肩关节、肩胛骨;
(2)上臂:肘关节和肩关节之间,不包括肩关节,含肘关节;
(3)前臂:肘关节和腕关节之间,不包括肘关节,含腕关节;
(4)全下肢:包括髋关节、半骨盆;
(5)大腿:髋关节和膝关节之间,不包括髋关节,含膝关节;
(6)小腿:膝关节和踝关节之间,不包括膝关节,含踝关节;
(7)手指全缺失:掌指关节;
(8)足趾全缺失:跖趾关节。
肢体残疾一级
不能独立实现日常生活活动,并具备下列状况之一:
(1)四肢瘫:四肢运动功能重度丧失;
(2)截瘫:双下肢运动功能完全丧失;
(3)偏瘫:一侧肢体运动功能完全丧失;
(4)单全上肢和双小腿缺失;
(5)单全下肢和双前臂缺失;
(6)双上臂和单大腿(或单小腿)缺失;
(7)双全上肢或双全下肢缺失;
(8)四肢在手指掌指关节(含)和足跗跖关节(含)以上不同部位缺失;
(9)双上肢功能极重度障碍或三肢功能重度障碍。
肢体残疾二级
基本不能独立实现日常生活活动,并具备下列状况一:
(1)偏瘫或截瘫,残肢保留少许功能(不能独立行走);
(2)双上臂或双前臂缺失;
(3)双大腿缺失;
(4)单全上肢和单大腿缺失;
(5)单全下肢和单上臂缺失;
(6)三肢在手指掌指关节(含)和足跗跖关节(含)以上不同部位缺失(一级中的情况除外);
(7)二肢功能重度障碍或三肢功能中度障碍。
肢体残疾三级
能部分独立实现日常生活活动,并具备下列状况之一:
(1)双小腿缺失;
(2)单前臂及其以上缺失;
(3)单大腿及其以上缺失;
(4)双手拇指或双手拇指以外其他手指全缺失;
(5)二肢在手指掌指关节(含)和足跗跖关节(含)以上不同部位缺失(二级中的情况除外);
(6)一肢功能重度障碍或二肢功能中度障碍。
肢体残疾四级
基本能独立实现日常生活活动,并具备下列状况之一:
(1)单小腿缺失;
(2)双下肢不等长,差距大于等于50 mm;
(3)脊柱强(僵)直;
(4)脊柱畸形,后凸大于70度或侧凸大于45度;
(5)单手拇指以外其他四指全缺失;
(6)单手拇指全缺失;
(7)单足跗跖关节以上缺失;
(8)双足趾完全缺失或失去功能;
(9)侏儒症(身高小于等于1300mm的成年人);
(10)一肢功能中度障碍或两肢功能轻度障碍;
(11)类似上述的其他肢体功能障碍。
智力残疾分级
按0~6岁和7岁及以上两个年龄段发育商、智商和适应行为分级。0~6岁儿童发育商小于72的直接按发育商分级,发育商在72~75之间的按适应行为分级。7岁及以上按智商、适应行为分级;当两者的分值不在同一级时,按适应行为分级。WHO-DASⅡ分值反映的是18岁及以上各级智力残疾的活动与参与情况。
智力残疾分级表
适应行为表现:
极重度——不能与人交流、不能自理、不能参与任何活动、身体移动能力很差;需要环境提供全面的支持,全部生活由他人照料。
重度——与人交往能力差、生活方面很难达到自理、运动能力发展较差;需要环境提供广泛的支持,大部分生活由他人照料。
中度——能以简单的方式与人交流、生活能部分自理、能做简单的家务劳动、能参与一些简单的社会活动;需要环境提供有限的支持,部分生活由他人照料。
轻度——能生活自理、能承担一般的家务劳动或工作、对周围环境有较好的辨别能力、能与人交流和交往、能比较正常地参与社会活动;需要环境提供间歇的支持,一般情况下生活不需要由他人照料。
精神残疾分级
18岁及以上的精神障碍患者依据WHO-DASⅡ分值和适应行为表现分级,18岁以下精神障碍患者依据适应行为的表现分级。
精神残疾一级
WHO-DASⅡ值大于等于116分,适应行为极重度障碍;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忽视自己的生理、心理的基本要求。不与人交往,无法从事工作,不能学习新事物。需要环境提供全面、广泛的支持,生活长期、全部需他人监护。
精神残疾二级
WHO-DASⅡ值在106~115分之间,适应行为重度障碍;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基本不与人交往,只与照顾者简单交往,能理解照顾者的简单指令,有一定学习能力。监护下能从事简单劳动。能表达自己的基本需求,偶尔被动参与社交活动。需要环境提供广泛的支持,大部分生活仍需他人照料。
精神残疾三级
WHO-DASⅡ值在96~105分之间,适应行为中度障碍;生活上不能完全自理,可以与人进行简单交流,能表达自己的情感。能独立从事简单劳动,能学习新事物,但学习能力明显比一般人差。被动参与社交活动,偶尔能主动参与社交活动。需要环境提供部分的支持,即所需要的支持服务是经常性的、短时间的需求,部分生活需由他人照料。
精神残疾四级
WHO-DASⅡ值在52~95分之间,适应行为轻度障碍;生活上基本自理,但自理能力比一般人差,有时忽略个人卫生。能与人交往,能表达自己的情感,体会他人情感的能力较差,能从事一般的工作,学习新事物的能力比一般人稍差。偶尔需要环境提供支持,一般情况下生活不需要由他人照料。
多重残疾分级
按所属残疾中残疾程度最重类别的分级确定其残疾等级。
注:最终具体的评测结果以评定机构的评定结果为准。
来源:《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国家标准(GB/T 26341-2010)
编辑:龙泉驿残联
人体损伤鉴定标准一览表(2021年)
交通事故发生后,如果当事人受伤严重,可能需要进行伤残鉴定,以确定伤残等级,并作为后续索赔的重要依据。那么,交通事故伤残鉴定该如何进行?伤残鉴定标准和赔偿标准又是怎样的呢?
一、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流程
申请鉴定: 伤者治疗终结后,可以向处理交通事故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出伤残鉴定申请,或者自行委托具有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提交材料: 申请鉴定时,需要提交以下材料:
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身份证明
交通事故认定书
病历、诊断证明、手术记录、出院小结等医疗资料
其他与伤残鉴定相关的材料
缴纳费用: 根据鉴定机构的要求缴纳鉴定费用。
进行鉴定: 鉴定机构会安排专业人员进行鉴定,包括查阅病历、进行体格检查等。
出具鉴定报告: 鉴定机构会在规定时间内出具鉴定报告,明确伤残等级。
二、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标准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标准依据《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GB/T 31147-2017)进行评定,该标准将伤残等级分为十级,一级最重,十级最轻。
三、交通事故伤残赔偿标准
交通事故伤残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
其中,残疾赔偿金是最重要的赔偿项目,其计算方式为:
残疾赔偿金 = 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 伤残系数 × 赔偿年限
伤残系数根据伤残等级确定,一级伤残为100%,二级伤残为90%,以此类推,十级伤残为10%。
赔偿年限一般为20年,但60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75周岁以上的,按5年计算。
四、注意事项
伤者应选择具有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伤者应积极配合鉴定机构进行鉴定,如实提供相关材料。
如果对鉴定结果有异议,可以申请重新鉴定。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和赔偿涉及复杂的法律问题,建议当事人咨询专业律师,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真实案例:
经过数月的努力,元甲律师成功为发生交通事故受伤的王女士,与保险公司达成和解,争取到了21万元的赔偿款。与最初的赔偿方案相比,这一结果至少为王女士多争取了十几万元的赔偿款,真正实现了当事人权益的最大化。
王女士对案件的结果非常满意,她多次表达了对元甲律师团队的感激之情,特意赠送了一面锦旗。
案件回顾
2024年8月17日,一场突如其来的交通事故打破了王女士平静的生活。当天,郭先生驾驶的【冀×××】车辆行驶至北京市门头沟区某小区门口时,因操作不当与王女士发生碰撞,导致王女士严重受伤。
事故发生后,北京市公安局门头沟分局交通支队永定中队迅速介入调查,并最终认定郭先生承担事故的主要责任,王女士承担次要责任。
受伤后王女士的困境
事故导致王女士盆骨骨折,伤情严重,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王女士不仅承受着身体上的痛苦,还陷入了心理和经济上的双重压力。
由于对法律程序和赔偿事宜一无所知,王女士感到无助和迷茫。她不知道如何与保险公司沟通,更不清楚如何争取自己应得的赔偿。正是在这样的困境中,王女士找到了北京市元甲律师事务所,希望元甲律师能够帮助她维护合法权益。
律师的专业分析与高效调解
接到案件后,元甲律师迅速行动,第一时间与王女士进行了详细沟通,了解事故的经过、伤情以及她的具体诉求。通过对案件的初步分析,元甲律师发现,尽管郭先生承担主要责任,但保险公司的赔偿态度并不积极,尤其是在伤残鉴定方面,存在较大的争议。
为了确保王女士的权益最大化,元甲律师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全面收集证据:元甲律师协助王女士整理了事故现场的照片、医疗记录、诊断证明、住院费用清单等关键证据,确保每一份材料都完整、准确。
伤残鉴定的关键突破:保险公司最初委托的两家鉴定机构均未对王女士的伤情作出伤残等级认定。面对这一不利局面,元甲律师并未放弃,而是积极寻找更权威的鉴定机构,并陪同王女士进行了第三次鉴定。最终,在元甲律师的努力下,王女士的伤情被认定为伤残,为后续的赔偿争取奠定了重要基础。
与保险公司的多轮谈判:在伤残鉴定结果出来后,元甲律师与保险公司展开了多轮谈判,依据法律规定和鉴定结果,据理力争,最终说服保险公司认可了王女士的伤残等级,并同意支付21万元赔偿款。
律师提示:
通过这起案件,元甲律师也提醒大家,在遇到交通事故或其他法律纠纷时,一定要及时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以免因不了解法律程序而错失维护自身权益的机会。法律不仅是维护正义的工具,更是保护每一位公民合法权益的坚实盾牌。
案例来源:北京市元甲律师事务所,以上为元甲律所办理过的真实案例,为确保个人和商业隐私,文中所有人物的名字均使用化名。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
刑事案件中的伤情鉴定标准,是判断伤害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以及量刑轻重的关键依据。简单来说,伤情鉴定就是用医学标准来评估受伤程度,分为重伤、轻伤、轻微伤三个等级,每个等级又细分不同的严重程度。以下是通俗解释和常见案例:
一、伤情等级划分及对应法律后果
1. 重伤(一级、二级)
定义:对身体造成永久性严重损害,可能导致残疾、器官功能丧失或危及生命。
重伤一级:最严重的情况,比如植物人状态、四肢瘫痪、双眼失明等。
重伤二级:相对轻一些,但仍有重大影响,例如单眼失明、肋骨骨折6根以上、脾脏破裂需手术切除等。
法律后果:构成故意伤害罪,刑期3-10年;若手段特别残忍(如毁容),可判10年以上至死刑。
2. 轻伤(一级、二级)
定义:对身体造成明显损害,但未达到重伤程度,可能影响生活或工作。
轻伤一级:例如鼻梁骨粉碎性骨折、肋骨骨折4根以上、面部单个创口长度6厘米以上。
轻伤二级:常见的如牙齿脱落2枚以上、头皮创口累计8厘米、体表单个创口10厘米。
法律后果:构成故意伤害罪,刑期3年以下;若双方和解,可能不起诉或缓刑。
3. 轻微伤
定义:轻微损伤,通常不影响功能,恢复较快。
例子:轻微擦伤、软组织挫伤、头皮下血肿等。
法律后果:不构成犯罪,按治安案件处理,可拘留或罚款。
二、常见伤情的鉴定标准
1. 头部损伤
轻伤二级:头皮创口累计8厘米、颅骨骨折、耳膜穿孔6周未愈合。
重伤二级:颅内出血需手术、颅骨缺损面积超过30平方厘米。
2. 面部损伤
轻伤一级:面部单个创口6厘米以上、面神经损伤导致面瘫。
重伤一级:双侧眼球缺失、容貌严重毁损(如鼻子完全缺损)。
3. 胸部损伤
轻伤二级:肋骨骨折2根以上、胸腔少量积液。
重伤二级:肋骨骨折6根以上、心脏破裂需手术。
4. 四肢损伤
轻伤二级:四肢长骨骨折(如手臂、腿骨)、关节韧带断裂。
重伤二级:肢体离断(如手指缺失3根以上)、关节功能丧失50%以上。
三、鉴定流程和注意事项
1. 流程
报案与委托:报警后,公安机关开具《伤情鉴定委托书》,指定鉴定机构。
材料准备:需提供病历、CT片、受伤照片等,必要时复查。
法医检查:由专业法医进行身体检查,可能包括功能测试(如视力、听力)。
出具报告:一般15个工作日内完成,复杂案件可延长至30日。
异议处理:对结果有异议,可申请重新鉴定(通常一次),或要求鉴定人出庭解释。
2. 鉴定时间点
原发性损伤(如骨折、创口):受伤后即可鉴定。
功能障碍或并发症(如面瘫、关节活动受限):需治疗结束后(通常90天)鉴定。
容貌毁损:需损伤90天后评估瘢痕或畸形程度。
3. 机构选择
刑事案件:由公安机关指定鉴定机构,结果直接影响定罪。
民事赔偿:可自行选择有资质的社会鉴定机构,但需确保其资质合法。
四、法律后果与争议解决
1. 定罪量刑。轻伤以上构成故意伤害罪,刑期与伤情等级挂钩(轻伤3年以下,重伤3-10年)。轻微伤:仅治安处罚,可调解赔偿。
2. 争议处理
重新鉴定:对结果有异议,可向公安机关申请重新鉴定,但需书面说明理由。
专家证人:若认为鉴定有误,可申请专家出庭质证,或委托律师对鉴定程序、依据提出质疑。
五、实用建议
1. 及时固定证据:保留病历、检查报告、现场监控等,避免证据灭失。
2. 了解鉴定时机:如涉及功能障碍,需在治疗稳定后鉴定,避免误判。
3. 咨询专业律师:复杂案件(如伤情接近等级边缘、涉及多部位损伤)建议委托律师协助。
4. 和解与赔偿:轻伤案件中,积极赔偿并取得谅解,可能减轻刑罚。
总结:伤情鉴定是刑事案件中的“生命线”,直接决定案件性质和刑期。记住以下几点:
重伤:影响终身,刑期重;
轻伤:构成犯罪,但可争取轻判;
轻微伤:不坐牢,但可能拘留罚款。
若对鉴定结果有疑问,务必通过法律程序申诉,维护自身权益。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人体损伤鉴定标准2024,人体损伤鉴定标准一览表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