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损伤程度鉴定2025,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怎么鉴定

交通事故 编辑:冯悦

一、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损伤程度鉴定2025,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损伤程度鉴定

交通事故受伤人员有下列损伤或损伤后遗症可做交通事故伤残等级评定:

1、颅脑、脊髓等神经损伤致,肢体活动、感觉障碍,精神障碍或智力低下影响日常生活;

2、头面部损伤致,头面部遗留显著瘢痕或眼睑下垂畸形影响容貌,视力及听力等功能障碍,口腔损伤致牙齿脱落或张口受限,外伤性脑脊液鼻漏或耳漏,颅骨缺损;

3、颈部损伤致,颈部前侧遗留大面积瘢痕或影响颈部活动,呼吸或吞咽功能障碍;

4、胸腹部损伤致,女性乳房缺失或畸形,4根肋骨以上骨折或2根肋骨以上缺失,内脏破裂修补或切除;

5、盆部损伤致,骨盆骨折畸形愈合,盆腔内脏器损伤遗留功能障碍;

6、四肢损伤致,截肢,四肢长骨骨折,关节功能障碍;

7、脊柱损伤致,胸椎或腰椎一个椎体粉碎性骨折、胸椎或腰椎一个椎体压缩性骨折达三分之一以上、两个椎体以上压缩性骨折;

8、皮肤损伤遗留大面积瘢痕。

一、面部毁容鉴定标准

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2018年面部毁容鉴定标准具体如下:

1、面部深二度以上烧、烫伤引起瘢痕挛缩,造成口、鼻、眼睑、耳廓等其中一部位畸形致使容貌毁损和功能障碍。

2、头皮损伤致使眼睑畸形,或耳廓缺损致使面容显著变形。

3、面部损伤后留有增生性瘢痕,面积大于4平方厘米;条索状瘢痕长于5厘米,致使眼睑、鼻、口唇、面颊等部位容貌毁损和功能障碍。

4、面神经损伤造成大部或者全部面肌瘫痪。

5、颈部深二度以上烧、烫伤后致瘢痕挛缩,影响颈部活动和面容。

6、面部损伤后留有大面积细小瘢痕或者大面积色素沉着致使容貌丑陋等。

二、伤残几级最严重

1、一级伤残最严重,伤残等级一般分为十个等级,它根据人体受到损害的原因不同,适用不同的鉴定标准,就会有不同的伤残等级,且计算伤残赔偿金的方法也不同,主要有二种情形:《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一级伤残标准:

(1)极重度智能损伤;

(2)四肢瘫肌力≤3级或三肢瘫肌力≤2级;

(3)颈4以上截瘫,肌力≤2级;

(4)重度运动障碍(非肢体瘫);

(5)面部重度毁容,同时伴有表B.2中二级伤残之一者;

(6)全身重度瘢痕形成,占体表面积≥90%,伴有脊柱及四肢大关节活动功能基本丧失;

(7)双肘关节以上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

(8)双下肢高位缺失及一上肢高位缺失;

(9)双下肢及一上肢严重瘢痕畸形,活动功能丧失;

(10)双眼无光感或仅有光感但光定位不准者;

(11)肺功能重度损伤和呼吸困难Ⅳ级,需终生依赖机械通气;

(12)双肺或心肺联合移植术;

(13)小肠切除≥90%;

(14)肝切除后原位肝移植;

(15)胆道损伤原位肝移植;

(16)全胰切除;

(17)双侧肾切除或孤肾切除术后,用透析维持或同种肾移植术后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

(18)尘肺Ⅲ期伴肺功能重度损伤及/或重度低氧血症[po2<5.3kPa(40mmHg)];

(19)其他职业性肺部疾患,伴肺功能重度损伤及/或重度低氧血症〔PO2<5.3kPa(40mmHg)];

(20)放射性肺炎后,两叶以上肺纤维化伴重度低氧血症[po2<5.3kPa(40mmHg)];

(21)职业性肺癌伴肺功能重度损伤;

(22)职业性肝血管肉瘤,重度肝功能损害;

(23)肝硬化伴食道静脉破裂出血,肝功能重度损害;

(24)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内生肌酐清除率持续707}imal/L(8mg/dL)。

2、《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一级伤残标准:

(1)颅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致:植物状态;极度智力缺损(智商20以下)或精神障碍,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四肢瘫(三肢以上肌力3级以下);截瘫(肌力2级以下)伴大便和小便失禁;

(2)头面部损伤致:双侧眼球缺失;一侧眼球缺失,另一侧眼严重畸形伴盲目5级;

(3)脊柱胸段损伤致严重畸形愈合,呼吸功能严重障碍;

(4)颈部损伤致呼吸和吞咽功能严重障碍;

(5)胸部损伤致:肺叶切除或双侧胸膜广泛严重粘连或胸廓严重畸形,呼吸功能严重障碍;心功不全,心功Ⅳ级;或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Ⅲ级伴明显器质性心律失常;

(6)腹部损伤致:胃、肠、消化腺等部分切除,消化吸收功能严重障碍,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双侧肾切除或完全丧失功能,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7)肢体损伤致:三肢以上缺失(上肢在腕关节以上,下肢在踝关节以上);二肢缺失(上肢在肘关节以上,下肢在膝关节以上),另一肢丧失功能50%以上;二肢缺失(上肢在腕关节以上,下肢在踝关节以上),第三肢完全丧失功能;一肢缺失(上肢在肘关节以上,下肢在踝关节以上),第二肢完全丧失功能,第三肢丧失功能50%以上;一肢缺失(上肢在腕关节以上,下肢在踝关节以上),另二肢完全丧失功能;三肢完全丧失功能;

(8)皮肤损伤致瘢痕形成达体表面积76%以上。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

第二十三条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第二十四条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和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分别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工会组织、经办机构代表以及用人单位代表组成。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建立医疗卫生专家库。列入专家库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医疗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二)掌握劳动能力鉴定的相关知识

(三)具有良好的职业品德。

二、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怎么鉴定

一、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怎么鉴定1、交通事故做伤残鉴定的方式如下:(1)被鉴定人应携带加盖办案单位公章和办案人签字的伤残鉴定申请书;(2)携带县级以上医院的诊断证明,检查结果以及受伤初期和治疗终结后的CT、X片及诊断报告;(3)从治疗医院借阅有关手术病历和检查记录等。2、法律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四十九条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自事故现场调查结束之日起三日内委托具备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检验、鉴定。尸体检验应当在死亡之日起三日内委托。对交通肇事逃逸车辆的检验、鉴定自查获肇事嫌疑车辆之日起三日内委托。对现场调查结束之日起三日后需要检验、鉴定的,应当报经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对精神疾病的鉴定,由具有精神病鉴定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二、交通事故的赔偿标准是什么1、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收款凭证进行确定;2、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3、交通费,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4、护理费以及住宿费等。

三、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

法律分析:

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主要分:重伤,轻伤和轻微伤。

重伤:使人肢体残废、毁人容貌、丧失听觉、丧失视觉、丧失其他器官功能或者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重大伤害的损伤,包括重伤一级和重伤二级。

轻伤:使人肢体或者容貌损害,听觉、视觉或者其他器官功能部分障碍或者其他对于人身健康有中度伤害的损伤,包括轻伤一级和轻伤二级。

轻微伤:各种致伤因素所致的原发性损伤,造成组织器官结构轻微损害或者轻微功能障碍。

其具体评定标准请参考《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

法律依据:《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全文

四、交通事故伤残鉴定标准

交通事故伤残评定,一般是要等伤者康复后才可以评定的。交通事故伤残伤残鉴定是在客观检验的基础上,评价确定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程度的过程。伤残等级从一级到十级。各有不同的标准。

例如,一级 颅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

1)持续性植物生存状态;

2)精神障碍或者极重度智能减退,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3)四肢瘫(肌力3级以下)或者三肢瘫(肌力2级以下);

4)截瘫(肌力2级以下)伴重度排便功能障碍与重度排尿功能障碍。

5.1.2 颈部及胸部损伤

1)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Ⅳ级;

2)严重器质性心律失常,心功能Ⅲ级;

3)心脏移植术后,心功能Ⅲ级;

4)心肺联合移植术后;

5)肺移植术后呼吸困难(极重度)。

5.1.3 腹部损伤

1)原位肝移植术后肝衰竭晚期;

2)双肾切除术后或者孤肾切除术后,需透析治疗维持生命;肾移植术后肾衰竭。

5.1.4 脊柱、骨盆及四肢损伤

1)三肢缺失(上肢肘关节以上,下肢膝关节以上);

2)二肢缺失(上肢肘关节以上,下肢膝关节以上),第三肢各大关节功能丧失均达75%;

3)二肢缺失(上肢肘关节以上,下肢膝关节以上),第三肢任二大关节均强直固定或者功能丧失均达90%。

法律依据:《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全文

五、交通事故怎么鉴定伤情

法律分析:1、受伤人员治疗终结后,由当事人或其代理人向大队提出伤残评定申请,大队在作出初步审查后,向伤者发出《伤残评定预约通知书》。2、伤者持《伤残评定预约通知书》按规定的时间和要求到指定的地点接受检查和评定3、评定人将根据检查的结果和医院材料,在法定的三十日内对伤者作出评定的结论。

法律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第四十九条 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自事故现场调查结束之日起三日内委托具备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检验、鉴定。尸体检验应当在死亡之日起三日内委托。对交通肇事逃逸车辆的检验、鉴定自查获肇事嫌疑车辆之日起三日内委托。对现场调查结束之日起三日后需要检验、鉴定的,应当报经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对精神疾病的鉴定,由具有精神病鉴定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

第五十五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对检验报告、鉴定意见进行审核,并在收到检验报告、鉴定意见之日起五日内,将检验报告、鉴定意见复印件送达当事人,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检验、鉴定程序违法或者违反相关专业技术要求,可能影响检验报告、鉴定意见公正、客观的;(二)鉴定机构、鉴定人不具备鉴定资质和条件的;(三)检验报告、鉴定意见明显依据不足的;(四)故意作虚假鉴定的;(五)鉴定人应当回避而没有回避的;(六)检材虚假或者检材被损坏、不具备鉴定条件的;(七)其他可能影响检验报告、鉴定意见公正、客观的情形。检验报告、鉴定意见有前款规定情形之一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应当在收到检验报告、鉴定意见之日起三日内重新委托检验、鉴定。

六、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标准

法律分析:伤残等级工划分为十个等级,可根据具体交通事故受伤人员的情况确定伤残等级。

法律依据:

根据《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的相关规定,伤残等级的评定标准是:

一级伤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二级伤残:社交困难,不能独立工作,需要随时有人照看;

三级伤残:社交困难,生活不能完全独立,需要有人照看;

四级伤残:社交受限,活动、工作范围受限制;

五级伤残:交往、工作、生活能力等部分受限;

六级伤残:活动能力降低,生活中有些受限制;

七级伤残:暂时活动不受限制,但长期活动必定受到一定限制,工作时间大量减少;

八级伤残:工作连续性不强,社交受限制、活动能力部分受限;

九级伤残:工作能力下降,生活大部分被限制;

十级伤残:生活部分受限,工作能力有所下降。

本站点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道路交通受伤人员鉴定标准

道路交通受伤人员伤残程度评定

文章来源参考:【头条】2025道路交通受伤人员伤残程度评定,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我们的本网站以便快速找到!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